编程语言实现模式
本文关键词:实现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很久之前已经把这本书看过一遍了,但是一直没有实践过!于是,拿出来再复习一遍,顺便记录笔记。关于这本书有几点:
另外,你应该先知道编译的过程大概分成哪几步骤以及为什么这样划分!废话少说,来看这本书的内容。
解析输入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解析器结构如下:
在一个规则中包含很多子规则时,根据向前看符号来决定使用哪个,这个逻辑的代码描述可以用if-else来做:
当然这里也可以用switch做,在规则上定义的一些常见操作有:
这些操作的代码描述:
match// (T)* match}能利用好这三个操作大部分的规则都可以搞定了!词法分析相对语法分析了来说简单很多,Lexer会提供nextToken()来供Parser使用来不断地获取TOKEN:
直观上来看用switch进行预测,相当于构造了一个状态机吧,其中consume()方法自增下标并将下一个字符当做向前看字符(消费字符)。在仅使用一个向前看符来进行语法分析时,也就是LL(1),对于下面语法:
elements element生成的Paser如下:
match elements(); match} element(); match element很简单的语法用LL(1)是没有问题的,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其预测能力差就暴露出来了,怎么办?当然是多拿几个进行预测!可以构造环形缓冲区来存放用来预测的TOKEN,另外增加两个方法:
那么文法:
对应的程序描述就变为:
match match match match list但是LL(K)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向前看k个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向前无限个总应该可以搞定了吧?回溯解析中使用递归尝试不同的规则,在发现无法匹配时把消费掉的TOKEN吐出来:
mark release回溯解析最大的缺陷就是性能低,而其中一个原因则是做了不少重复工作,对于语法:
在尝试第一个子规则失败时会去尝试第二个,那么expr就会被匹配两次!如果能把之前匹配过的结果记住就好了(参考记忆化搜索),此时仅需要做一些很小的修改:
memoize}} match elements(); match}简单说明下上面用到的几个方法:
另外需要清楚一个细节:
推演时没有通过的try-catch逻辑在非推演时更不可能走到!
最后,在遇到上下文相关的语法时使用谓词是个不错的选择,用代码描述就是增加条件:
alt }到这里解析输入的逻辑基本上就看完了,简单来说: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在Parser产出的方法执行流上面来进行分析。
分析输入将源码结构化时一般用到两种方式:语法分析树和抽象语法树,从三个方面来看:
抽象语法树都要更优秀一些!程序实现时,我们在Parser匹配的过程中向方法中插入一些代码即可得到想要的树形结构:
// 原始的规则代码 currentNode }要比想象的简单很多,因为在LL的解析中:
解析过程就可以看做是在语法分析树上做DFS,任意当前树节点的父亲必然是前面遍历过的某个节点!
不同实现节点的方式后续树的遍历等都是有影响的,有如下方式:
类型 含义
同型AST 只有一种节点类型AST,要依据TOKEN来区分不同类型
规范异型AST 从基类AST派生不同的节点类型,子节点列表统一
不规范异型AST 可以添加不同的子节点属性,能够让代码的可读性更高
好不容易拿到树形结构了,遍历它也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回想大学用Java写二叉树遍历的时候通常是这样:
left right}}把遍历操作嵌入节点内部最明显的缺点是:逻辑散落在各节点中操作起来很麻烦,可以将遍历操作统一放到一个地方:
在实现的时候在Visitor中将this传递就可以达到遍历的目的了:
n n}}提到外面代码量并没有减少,但是这种代码很有规律,ANTLR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你的工作量!当然还有其他的方式来实现相同的目的,,这里就不Up嗦了。
遍历语法树的过程中要和两个东西打交道:
操作很简单,把子节点收集起来进行计算、处理就行了,但是符号就没那么随意,关键就是作用域:
嵌套的作用域更加容易理解,嵌套关系可以用树形结构来表示(这种作用域的特点是只有一个父节点),上面这段代码生成的作用域如下:
在遍历树的时候用一个栈来保存能访问到的作用域:
在这个过程中用到的操作有:
操作 作用
push 向栈中压入作用域
pop 作用域结束后,要将当前的作用域弹出栈
def 在当前作用域中定义符号
resolve 解析符号
面向过程的变成语言很简单,这些已经够了,但是在面向对象编程的时候就不行了:
由于继承关系的存在,在查找符号的时候不仅是要在当前类中找,而且要去父类中找,也就是说此时的父节点就不止一个了:
对于像a.x = 3这种访问对象属性的行为就不能按照上面套路来了,需要增加一个操作:
操作 作用
resolveMemeber 解析成员,只会根据superClass递归查找
到这里还没完,Java中的Class的定义可以在使用之前,那么在上面的处理属性引用时发现还没定义!直观的解决方法:
预先遍历一次来定义类型。
这里要小心处理好符号和作用域的关系。有了作用域和符号表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操作 含义
计算表达式类型 操作的返回结果
自动类型提升 根据操作的对象来决定是否需要对其中低等级的进行提升
静态类型检查 操作的对象类型是否合法
多态类型检查 面向对象中的父子关系
简单来说都是在遍历AST的时候完成的,下面来看如何运行程序~~
解释执行经过上面这些步骤我们已经知道了源码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就可以用代码来实现其逻辑(也就是解释执行),根据实现方式区分有:
这两种方式很好理解,用1+2*3的例子玩一玩就可以了,感觉这部分讲的有点Up嗦。用上面的方式执行优点简单、粗暴,缺点是耦合太强了,为了化解便有了:
用中间指令(也可以理解为原子API)作为过渡,这样以后再有其他的DSL来了,只需要将其翻译为这种中间指令就可以了。
生成输出要让自己定义的DSL可执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其翻译为现有的一种语言,和各种CC干的差不多:
比如ANTLR就是讲文法翻译为Java代码。
语法制导是最简单的方案,读入内容在解析的过程中完成输出,无法处理前向引用:
而基于规则则是专注于指定一条一条的规则,在匹配到某条规则的时候执行(输出)对应的操作:
工业界普遍流行的是模型驱动翻译,先创建AST,然后在遍历的过程中生成代码:
对于简单的DSL可以使用模板(比如Velocity)来简化输出,但是难点并不在这里。
总结这本书对于想实现DSL的人来说还是挺有作用的:例子、代码实现,但是想要学习理论的恐怕要失望了,因为这里几乎是没有的。
看到网上有人评价这本书能超过龙书,不知道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类型差别这么大如何比较的?
转载:编程语言实现模式
本文关键词:实现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34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