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用室内测定并结合林间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新发现的寄生于蛀干害虫白蜡窄吉丁的外寄生蜂——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外寄生于白蜡窄吉丁的幼虫和蛹及预蛹,是自然控制该害虫的一种重要寄生蜂,自然寄生率为13.9%左右。该蜂在天津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明显,寿命长。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卵、幼虫、茧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89±0.79)℃,(17.03±1.42)℃,(16.90±1.68)℃和(15.31±0.47)℃。有效积温分别为(33.82±4.13)日.度、(49.11±7.93)日.度、(128.88±27.87)日.度和(277.00±14.15)日.度。雌性成蜂易于低温保存,对寄主有较强的搜索力和攻击力。繁蜂寄主容易大量获得,是生物防治白蜡窄吉丁的重要理想天敌之一。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白蜡吉丁肿腿蜂 白蜡窄吉丁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人工繁殖
【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12)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和林务局项目
【分类号】:S769;Q968
【正文快照】: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Fairmaire(鞘翅目:吉丁甲科)是白蜡属(Franxinusspp.)树木的重要蛀干害虫,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较重(Weietal.,2004;赵同海等,2005),在美国则成为危害森林的头号重大外来有害生物(Haack,2002);2005年被列为北京市危险性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霞,Dick REARDON,吴云,孙江华;白蜡窄吉丁虫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与分布调查(英文)[J];昆虫学报;2004年05期
2 周祥;李世平;黄光斗;马子龙;赵松林;;椰心叶甲啮小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J];昆虫天敌;2006年01期
3 杨忠岐;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研究[J];林业科学;2000年06期
4 周祖基,杨伟,,曾垂惠,杨德敏,叶伟军;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J];林业科学;1997年05期
5 杨忠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以泽;马祺;魏仲山;;黄瓜霜霉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2 胡长效,张艳秋,杨培;麦黑斑潜叶蝇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3 王胜永,胡长效;双条杉天牛初期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4 杜开书;周祖基;杨伟;;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柳树星天牛试验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5 胡振东,袁晓燕,侯克柱;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J];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01期
6 王天书,唐燕平,刘桂华,吴丽芳,王训保,胡必英;杏毛球蚧产卵量与卵期预测预报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7 韩兵,濮厚平,王蒙,杨琴;松墨天牛卵期的预测预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8 马飞,程遐年;害虫预测预报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陈志胜;双条杉天牛产卵量与卵期预测预报的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郭宪国,顾以铭;贵州省部分鼠形动物体表革螨群落结构[J];动物学杂志;199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仵均祥;麦红吸浆虫滞育与化学物质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2 张军;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灾害预测信息系统[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飞萍;毛竹林节肢动物多样性及主要叶部害虫发生机理[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4 王联德;蜡蚧轮枝菌毒素及其对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5 傅建炜;黄曲条跳甲田间种群药剂敏感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6 李贤伟;退耕还林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7 罗于洋;柠条种子害虫对柠条种子生产的影响及其综合治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傅丽君;农药对枇杷园生态系的影响与主要害虫生态控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9 王小艺;白蜡窄吉丁的生物学及其生物防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张翌楠;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平礼;重要寄生性天敌管氏肿腿蜂的研究:胚胎发育、寄生行为及蜂种复壮[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有志;甘薯天蛾发育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虫体利用价值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童建松;桑树主要害虫的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刘辉芳;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生物学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5 申莉莉;川硬皮肿腿蜂性状鉴定及低温培育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6 方国飞;皖东栗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栗角斑蚜与其天敌的时空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2年
7 刘健;棉蚜(Aphis gossypii)对温度和光周期适应对策的进化[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孙运达;沂蒙山区杞柳害虫群落结构特征与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9 刘海军;北京地区林木外来重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高宁;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作物虫情预测预报及其MATLAB实现[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魏建荣,杨忠岐,苏智;利用生命表评价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J];昆虫学报;2003年03期
2 李建庆,张永安,张星耀,袁锋,王玉珠;虫生真菌中对松墨天牛高毒性蛋白的筛选及性质测定[J];昆虫学报;2005年01期
3 杨忠岐;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研究[J];林业科学;2000年06期
4 杨忠岐,魏建荣;寄生于美国白蛾的黑棒啮小蜂中国二新种(膜翅目:姬小蜂科)[J];林业科学;2003年05期
5 苏智,杨忠岐,魏建荣,王小艺;白蛾周氏啮小蜂转主寄主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4年04期
6 杨忠岐,王小艺,王传珍,乔秀荣,庞建军;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5年05期
7 杨忠岐;白蛾周氏啮小蜂雌性成虫内部生殖系统的解剖研究[J];林业科学;1995年01期
8 王希蒙,任国栋,马峰;花绒穴甲的分类地位及应用前景[J];西北农业学报;1996年02期
9 杨秀卿,魏建荣,杨忠岐;大连地区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J];中国生物防治;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宇;王志英;熊忠平;刘修英;张凯鹏;;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9年03期
2 王小艺,杨忠岐;白蜡窄吉丁幼虫及其天敌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3 王小艺;杨忠岐;刘桂军;刘恩山;;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羽化和产卵与寄主之间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4 刘振凯;赵瑞兴;栾庆书;赵同海;云丽丽;;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寄主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艺;白蜡窄吉丁的生物学及其生物防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辉;白蜡窄吉丁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孙龙强;白蜡窄吉丁病原真菌调查与分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路纪芳;白蜡窄吉丁自然种群变化的关键因子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41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