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家风 家校彼此抵达
不少清华附小的家长,都已和学校紧密地连为一体,参与到学校方方面面工作中。
开学第一天,家长们在校门外迎接学生。资料图片
家委会成立了“故事达人团”,每日晨读时间由一位家长为低年段孩子讲述绘本故事。资料图片
身为律师的于永超带领学生走进为大学生设计的模拟法庭。
“女儿进入清华附小之后不久,正好赶上万圣节,除了学校里组织的欢庆活动之外,家长们自发地组织了一场万圣节活动。参加活动的家庭在自己的家门口做上标志,万圣节夜晚来临的时候,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早已装扮完毕,浩浩荡荡地在清华园里‘打劫’:不给糖,就捣乱。
气氛欢乐极了。孩子是天然的纽带,几场这样的活动下来,家长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共同体。
而早在七八十年前,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园内,也有着这样的共同体。”
近代史学者陈远在其博客中这样写道。
他在文章中说,清华附小前身成志学校的学生家长,因为经常在一起切磋,导致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学术上的辉煌。而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成为成志学校天然的滋养。
这也许就是家风的影响。
而在今天的校园内,家风和家长更加密切地与学校发生着关系,影响甚至帮助着学校的发展,并和学校一起完成学生的教育过程。
9月7日是清华附小开学第一天。于永超早早来到学校,在媒体签到处负责接待记者。
开学典礼过后,他引导着媒体记者参观校园。记者有个问题,于永超也不太清楚,“这个问题我得帮你问问学校。”
“你不是学校老师吗?”记者问。“我是清华附小的家长,今天是来做义工的。”于永超微笑着说。
这位清华附小四年级(4)班的学生家长,同时也是清华附小校级家委会主席团副主席,和他一样,不少清华附小的家长,通过清华附小的班级家委会与校级家委会,都已和学校紧密地连为一体,参与到学校方方面面工作中。
家长受邀参与学校事务
2011年9月开学前,二年级(2)班学生家长于利受邀参加了一场“家委会”,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向20余位家长代表分享了学校抗震加固工程的故事。于利明显感觉到,学校在有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办学事务中去,而不希望家长只做校外的旁观者。
此后,家委会越发得到学校的重视,会上的发言者逐渐从校方负责人转为家长,并从学校组织过渡到家长自己组织。2013年9月,清华附小校级家委会正式成立。
2014年1月11日,由家长自己策划、召集、组织的第一次校级家委会会议正式召开,首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正式发布。章程中规定:设立面对面家校沟通机制,每两周举行一次。由主席团各位主席轮流当值,学校相关部门领导、教师参加,互通信息,答疑解惑,研究处理问题。同时,各委员通过申请或受邀,可以参加清华附小的相关校务会议或年级会议,有权获得本班及本年级相关信息等。
每天都有家长的身影
校方的开放姿态,加之班级和校级家委会的规范化,使家长走进学校成为一项机制。在家委会的协调下,学校的大小活动乃至日常上下学,几乎每天都有家长的身影在旁。
清华附小每天上学和放学时间,东、西两个校门都有至少4名佩戴绶带的家长义工站在校门口迎送学生。家长除了维持校门口的交通秩序,见到学生还要和老师一样,微笑、行礼,对懂礼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用行动传递学校“微笑、感谢、赞美”的三张“名片”。
在学校图书馆,每天有至少一位家长帮助图书管理员整理书籍、打扫卫生。校图书馆负责老师杨雪原说,不久前,家委会还新成立了“故事达人团”,每日由一位家长为低年段孩子讲述绘本故事,而热心做“故事妈妈”的,不少是中高年级学生家长。
为了便于提醒,于利制作了家长义工轮值表,细化到每天安排家长义工的班级、时间、地点、人次和服务要求等。家委会还向家长分发了调查表,了解家长的工作或爱好,以及日常时间安排,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家长义工活动。比如,家长中的律师组成“律师义工团”,摄影爱好者则成立“摄影达人团”,参与到学校活动乃至课程建设中,有些家长则身兼数个义工的角色。
身为律师的于永超就曾参与学校六年级毕业班的“修远课程”,让学生体会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带领学生走进为大学生设计的模拟法庭,进行演练和体验。因为经常参与活动并讲课,于永超成了孩子中的“红人”,经常获得全班同学的“簇拥”。
于永超介绍,根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过清华附小义工服务的家长已达到2300多人次,覆盖了学校所有班级。
“家委会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三年级(7)班学生家长杨海日常工作异常繁忙,全国各地四处出差的她常常会在火车上接到家委会布置的“急活”。“家委会工作也是我的工作之一。”杨海说,日常工作再忙,她还是会抽出时间、想出办法,保证家委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家委会还研究了类似“接龙报名”等方式,为活动组织提供便利。“从主席团成员获知信息,到组织班级家委会成员传播信息,最后反馈报名结果,最快一个小时就可以全部搞定。”杨海说。
对于家长义工而言,在学校层面的多数活动,并不直接对接自己子女的班级。但家长热心于公益活动的本身,已经在子女心中形成一种正向影响,“我想这可能就是我做家委会工作获得的最大的福利。”杨海说。同时,家长的参与也让他们调换位置,重新审视教师和学校工作。很多家长会更多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设性意见,而不是抱怨与指责。
去年底,清华附小特别设立“感动附小十大家长”奖项,表彰家校合作中表现突出的家长,而他们背后还有大量低调做事的家长。
家长走进校园,修为自己
家委会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辅导家长”,校长窦桂梅将其称为对家长进行再教育。窦桂梅认为,作为一代从应试教育走来的家长,他们的观念也需要跟随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步发展。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家长的资源,清华附小陆续请来各方面专家、学者在学校讲座,邀请家长参与并现场互动。
班级也通过家委会分享一些子女家庭教育中可操作的经验。三年级(8)班家长周悦说,他们班已经进行了多次“家长沙龙”,每次会确定一个主题,请一位家长开“讲座”。为了照顾到不能参加的家长,他们还专门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由家长撰写内容、编辑制作,及时将沙龙内容在公众号分享。
班主任王娜娜说,家长沙龙的题目一般都结合孩子的教育需求以及近期学校的活动。比如班级里郑哲元和李怡萌的阅读习惯很好,家长沙龙就专门组织两位孩子的家长就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开了一期讲座;学生刘瑞清的生活习惯很好,个人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是个男生,于是家长沙龙就邀请孩子家长专门讲男孩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家长沙龙的地点也很灵活,有时是在教室,有时会安排在清华园的草坪上。还有一次,学生赵一诺的母亲为家长介绍给孩子挑选书目的体会,为了方便,就把沙龙设在了自己家中。
于永超说,很多人并不理解,作为一个工作异常忙碌的律师,他为何对家委会如此上心。“有些人还认为家委会成员有功利色彩。”他说,作为家长,在无数次走进校园的过程中,对教育的新认识、对孩子的新发现、对人生的新感悟都是意外的收获。“家长在言传身教的同时,也是在修为自己。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家长修为的道场,成长孩子,成就自己。”
要问我家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觉得是:彼此抵达,共同成长。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
■ 家风遗训
父亲收藏字画儿子成为书法家
后来成为书法家的熊秉明,当时也在成志学校上学。在熊秉明眼中,父亲熊庆来生活恬淡朴素,不吸烟,不喝酒,也不许妻子打牌。在研究数学问题之外的爱好是收藏字画。偶尔在星期天,熊庆来在有兴致时也会给孩子们讲上一段《左转》或者《战国策》,年少的熊秉明,也曾被父亲带着去拜访齐白石老人。
天性自由发展是清华特有传统
1946年,9岁的浦汉明跟随父亲浦江清教授初次进入清华园,他回忆:
随着师生的逐渐复员,园中也热闹起来。除朱自清先生外,和我家同住北院的,先后还有王竹溪、余瑞璜、刘崇鋐、吕叔湘、杨业治、华罗庚、宁楻、王瑶、张青莲等各家,真可谓人才济济。可是孩子自有另外的天地,我们忙于在院中空地、土坡间做游戏、唱歌、跳舞,相互追逐,甚至分成两伙学打仗,冲冲杀杀,真好像是一个大家庭,有着众多的兄弟。
不分男女老幼,一视同仁,人的天性自由发展,这或许是清华特有的传统吧。我们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得益匪浅啊。
(以上内容摘自陈远《上个世纪清华附小的家长共同体》)
■ 合作案例
突访供餐企业 调整校服款式
清华附小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郭鸣剑还负责学校营养餐、校服定制等事务。不过与很多学校不同,清华附小的营养餐供餐单位选择,以及校服定制工作,都是家委会成员全程参与,甚至有决定权。
郭鸣剑说,学校会带着家委会成员到几个教委指定的营养餐供餐单位一一考察,最终选择大家共同认可的一家供餐单位供餐。校服的定制也是一样,是家长提出要求,进而与制作企业协商完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框定价格等,最终完成定制方案。
于永超曾参与过几次供餐单位的考察。他说,为了看到真实情况,学校与家长的所有考察都采取事前不通知的突访形式,一般会安排一整天的时间集中考察几家送餐公司。家委会成员在现场检查之后,还会就一些细节问题向企业提问,最终,所有考察人员在考察单位中进行投票,入选的送餐单位,就是综合票选第一名的企业。
在校服定制时,于利也曾经多次提出过建议。“比如要求在女生的裙装里增加安全裤;结合季节的需求,要求适当调整不同季节男生短裤的长度等等。”于利笑着说,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家长的要求确实比较多,对于厂家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
■ 观点
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
●李荫莲,全国优秀教师、哈尔滨市闽江小学原校长、清华附小顾问
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长通过信息交换而减少了彼此的不确定性,进而才能达成相互信任,实现合作。
当然,这里面需要学校有开放的胸怀,学校首先主动敞开大门是关键的因素,还要有不怕暴露问题的理性态度。家长应该是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被当成同呼吸共命运的“家人”,对待家人就不应该有隔阂。
在学校打开大门后,家长的积极参与就尤为重要,参与本身就是一个了解教育的过程,参与本身也是家长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参与才能发现问题,产生理解,由旁观者转化为当事人,很多有效建设性意见都是因为参与才能提出。
从根本上说,家长和学校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发展。在清华附小,家校合作就基本实现了这种理念上的统一——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教育是彼此的抵达。当家长与学校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互相分享,互相变换角度审视的时候,教育就实现了彼此的抵达,这个过程就是家长、教师、学校成长的过程。
D04-D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佳琳
D04-D05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李飞
本文编号:21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2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