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7 21:19
  现今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其中碳排放量迅速增加,致使温室效应日益明显,给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世界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碳源之一。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碳排放随之快速增长,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过快增加,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研究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特点,厘清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变动机理,对广东省实现低碳土地利用而言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广东省1999-2018年土地利用、人口、能源和经济数据,测算土地利用碳排放(吸收)量,分析碳排放总量和效率变动情况,然后借助LMDI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验证从短期和中长期时间尺度研究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通过情景模拟预测到2030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减排情况。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碳排放总量上看,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体上不断增加,净排放量增幅达2.21倍;林地,园地和草地为碳汇,林地起主...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
        1.3.2 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
        1.3.3 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
        1.3.4 土地利用低碳化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碳源碳汇
        2.1.2 土地利用碳排放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低碳经济理论
        2.2.4 脱钩理论
        2.2.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第三章 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时序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2 数据来源
    3.3 土地利用碳排放(吸收)计算
        3.3.1 土地利用直接碳排放(吸收)
        3.3.2 土地利用间接碳排放
    3.4 碳排放总量分析
        3.4.1 碳排放(吸收)时序特点
        3.4.2 地区碳排放(吸收)变化
    3.5 碳排放效率分析
        3.5.1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3.5.2 地均碳排放强度
        3.5.3 人均碳排放强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1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
    4.2 建设用地碳排放影响因素
        4.2.1 经济发展
        4.2.2 土地规模
        4.2.3 人口规模
        4.2.4 能源效率
        4.2.5 能源结构
    4.3 其他地类碳排放(吸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1 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5.1.1 Tapio脱钩模型
        5.1.2 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碳排放脱钩状态分析
    5.2 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EKC检验
        5.2.1 EKC模型的设定
        5.2.2 单位根检验
        5.2.3 Johansen协整检验
        5.2.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与协整方程
        5.2.5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模拟
    6.1 广东省碳减排工作现状
    6.2 建设用地碳排放IPAT情景模拟
        6.2.1 IPAT模型
        6.2.2 土地利用碳排放情景模拟
        6.2.3 模拟结果
        6.2.4 经济增长速度上限的模拟
    6.3 基于土地类型的碳排放模拟
        6.3.1 模拟方法
        6.3.2 模拟结果
    6.4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和展望
    研究主要结论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57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757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c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