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及河流入海磷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2 04:05
磷(P)是生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过量的磷输入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进而威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是中国境内主要的七条外流河,流域总面积达451.19×104 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7%,流域总人口为11.03×108,占全国总人口的79%,且处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流域内人类活动会导致大量磷素从陆地环境进入河流,并由河流携带流向邻近海域,进而影响近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本论文研究了中国七大流域的人为净磷输入量(Net Anthropogenic Phosphorus Inputs,NAPI),包括肥料磷输入(Pfert)和食品、饲料及非食品磷输入(Pim&nf)以及相应河流的总磷(TP)通量,同时,探究了河流TP通量与流域人为净磷输入、河流径流量及流域内湖泊面积占比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响应模型,旨在为中国河流磷污染控制提供依据。珠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1999-2018年期间的人为净磷输入总体呈增长趋势,...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流域人为磷输入研究进展
1.2.1 流域磷输入来源
1.2.2 流域磷输入评估方法
1.2.3 人为净磷输入模型
1.3 河流磷通量研究进展
1.4 河流磷通量与流域人为磷输入响应关系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流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流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人为净磷输入计算方法
2.3.1 磷肥施用
2.3.2 食品、非食品及饲料净磷输入
2.4 河流磷通量估算方法
2.5 分析方法
2.5.1 流域人为净磷输入的不确定性分析
2.5.2 统计分析 3 中国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1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
3.1.1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年际变化
3.1.2 不确定性结果分析
3.2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空间变化
3.3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各组分贡献及影响因素分析
3.4 人为净磷输入模型的改进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七条主要河流入海磷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七条河流入海磷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2 河流磷通量的影响因素
4.2.1 河流径流量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4.2.2 河流总磷浓度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4.2.3 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4.3 七条河流磷通量与其它河流磷通量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关系研究
5.1 七大流域人为磷输入与河流磷通量的关系
5.2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模型的建立
5.3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模型的改进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90393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流域人为磷输入研究进展
1.2.1 流域磷输入来源
1.2.2 流域磷输入评估方法
1.2.3 人为净磷输入模型
1.3 河流磷通量研究进展
1.4 河流磷通量与流域人为磷输入响应关系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流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流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人为净磷输入计算方法
2.3.1 磷肥施用
2.3.2 食品、非食品及饲料净磷输入
2.4 河流磷通量估算方法
2.5 分析方法
2.5.1 流域人为净磷输入的不确定性分析
2.5.2 统计分析 3 中国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1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
3.1.1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年际变化
3.1.2 不确定性结果分析
3.2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空间变化
3.3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各组分贡献及影响因素分析
3.4 人为净磷输入模型的改进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七条主要河流入海磷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七条河流入海磷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2 河流磷通量的影响因素
4.2.1 河流径流量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4.2.2 河流总磷浓度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4.2.3 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4.3 七条河流磷通量与其它河流磷通量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关系研究
5.1 七大流域人为磷输入与河流磷通量的关系
5.2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模型的建立
5.3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模型的改进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90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790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