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度评价的南岭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
发布时间:2023-05-14 01:45
自然度在生态学、自然资源学领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常用于判断自然生态系统退化或受干扰的程度,分析和规划自然生态保护措施。本文以南岭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和综合指数法,结合GIS、RS软件对南岭国家公园自然度进行定量评价,根据自然度评价结果划分南岭国家公园自然度等级;其次基于自然度的空间分布和南岭国家公园基本功能,提出空间功能分区方案,明确各分区的空间功能、空间位置和规模、空间资源特征以及空间自然度特征,以期为南岭国家公园后续的规划、建设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能反映南岭国家公园生态特征的植被、土壤、景观、水体水系、动物栖息地状况和干扰程度作为准则层指标;筛选天然林面积占比、植被覆盖度、枯落物层厚度、土壤剖面结构完整度、施肥和使用农药程度、距水源地距离、地形适宜性、食物丰富度、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水系人工设施建设强度等18个指标作为指标层指标,共同构建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YAAHP软件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值。将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代入准则层指标的自然度评价模型和综合自然度评价模型,计算每个研究单元内的综合自然度值。(2)借鉴国内外自然...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 创(见)新点
第2章 自然度评价和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理论解读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自然度
2.1.2 国家公园
2.1.3 空间
2.1.4 功能
2.2 自然度评价理论和研究进展
2.2.1 自然度评价理论
2.2.2 自然度评价研究进展
2.3 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理论和研究进展
2.3.1 国家公园功能空间规划理论
2.3.2 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研究进展
第3章 南岭国家公园自然度评价
3.1 南岭国家公园基本情况和自然资源解析
3.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3.1.2 自然地理
3.1.3 自然和人文资源
3.1.4 社区经济和人为活动
3.2 南岭国家公园自然度评价
3.2.1 评价流程
3.2.2 评价内容
3.2.3 评价方法
3.2.4 评价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然度评价结果的南岭国家公园空间功能划分
4.1 自然度与国家公园空间功能分析
4.2 南岭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思路
4.3 自然生态保护空间
4.3.1 空间位置和规模
4.3.2 空间功能
4.3.3 空间资源特征
4.3.4 空间自然度特征
4.4 自然教育空间
4.4.1 空间位置和规模
4.4.2 空间功能
4.4.3 空间资源特征
4.4.4 空间自然度特征
4.5 游憩展示空间
4.5.1 空间位置和规模
4.5.2 空间功能
4.5.3 空间资源特征
4.5.4 空间自然度特征
4.6 社区发展空间
4.6.1 空间位置和规模
4.6.2 空间功能
4.6.3 空间资源特征
4.6.4 空间自然度特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6940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 创(见)新点
第2章 自然度评价和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理论解读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自然度
2.1.2 国家公园
2.1.3 空间
2.1.4 功能
2.2 自然度评价理论和研究进展
2.2.1 自然度评价理论
2.2.2 自然度评价研究进展
2.3 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理论和研究进展
2.3.1 国家公园功能空间规划理论
2.3.2 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研究进展
第3章 南岭国家公园自然度评价
3.1 南岭国家公园基本情况和自然资源解析
3.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3.1.2 自然地理
3.1.3 自然和人文资源
3.1.4 社区经济和人为活动
3.2 南岭国家公园自然度评价
3.2.1 评价流程
3.2.2 评价内容
3.2.3 评价方法
3.2.4 评价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然度评价结果的南岭国家公园空间功能划分
4.1 自然度与国家公园空间功能分析
4.2 南岭国家公园空间功能规划思路
4.3 自然生态保护空间
4.3.1 空间位置和规模
4.3.2 空间功能
4.3.3 空间资源特征
4.3.4 空间自然度特征
4.4 自然教育空间
4.4.1 空间位置和规模
4.4.2 空间功能
4.4.3 空间资源特征
4.4.4 空间自然度特征
4.5 游憩展示空间
4.5.1 空间位置和规模
4.5.2 空间功能
4.5.3 空间资源特征
4.5.4 空间自然度特征
4.6 社区发展空间
4.6.1 空间位置和规模
4.6.2 空间功能
4.6.3 空间资源特征
4.6.4 空间自然度特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6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8169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