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人类活动的环鄱阳湖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发布时间:2024-12-10 22:04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地区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基础上,确保人类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活动的前提下,能够承受的人类总数及其对应的社会经济活动总量。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剧,导致一系列资源匮乏、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情形下,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研究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地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对策建议。环鄱阳湖区域作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高质量经济发展区,对江西省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对于维持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也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本文以环鄱阳湖区域作为研究区,从人类活动强度、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利用状态空间法构建顾及人类活动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评价分析2015年环鄱阳湖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环鄱阳湖区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其中,南昌市城区和上饶市城区人类活动强度相对最强,其平均人类活动强度值分别为0.488和0.536;武宁县、资溪县以...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人类活动及其定量化进展
1.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数据与研究区概况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社会经济条件
2.2.3 资源概况
2.2.4 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3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3.1 人类活动强度模型的构建
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选取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4 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评价方法
4 环鄱阳湖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
4.1 人类活动强度特征分析
4.1.1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4.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4.2 资源承载力评价
4.2.1 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4.2.2 资源承载力评价
4.3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4.3.1 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4.3.2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4.4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
5 提高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5.1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5.2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5.3 改善水土侵蚀现象
5.4 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15729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人类活动及其定量化进展
1.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数据与研究区概况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社会经济条件
2.2.3 资源概况
2.2.4 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3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3.1 人类活动强度模型的构建
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选取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4 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评价方法
4 环鄱阳湖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
4.1 人类活动强度特征分析
4.1.1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4.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4.2 资源承载力评价
4.2.1 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4.2.2 资源承载力评价
4.3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4.3.1 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4.3.2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4.4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
5 提高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5.1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5.2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5.3 改善水土侵蚀现象
5.4 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15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40157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