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骨质疏松男性患者骨折危险及唑来膦酸治疗效果观察
本文关键词: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骨质疏松男性患者骨折危险及唑来膦酸治疗效果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男性骨折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但有关男性中骨质疏松疗法对抗骨折的有效性研究数据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男性骨折危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将1 199名年龄为50~85岁的原发性或性腺功能减退症相关骨质疏松男性随机分配在基线时和第12个月时接受静脉输入唑来膦酸(5 mg)或安慰剂治疗。患者每日接受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治疗。主要终点是在24个月内新发≥1处形态测量显示椎骨骨折的参与者比例。结果在24个月内,唑来膦酸组中任何新发形态测量显示椎骨骨折的发生率为1.6%,安慰剂组为4.9%,用唑来膦酸治疗的骨折危险下降67%〔相对危险度为0.33,95%可信区间(0.16,0.70),P=0.002〕,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男性中发生中重度椎骨骨折(P=0.03)和身高缩减(P=0.002)少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男性。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较少发生临床椎骨骨折或非椎骨骨折,尽管这种差异因骨折数量少而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男性骨密度较高和骨转换标志物较少(两项比较P值均0.05)。在血清总睾酮水平低的男性中,结果相似。关于死亡(分别为2.6%和2.9%)或严重不良事件(25.3%和25.2%)发生率,唑来膦酸组与安慰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治疗与骨质疏松男性椎骨骨折危险显著下降相关。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椎骨骨折 男性 安慰剂 治疗 相对危险度 形态测量 患者 发生率
【分类号】:R683;R580
【正文快照】: 原文见:Boonen S,Reginster JY,Kaufman JM,et al.Fracture risk and zoledronic acid therapy in men with osteoporosis[J].N En-gl J Med,2012,367(18):1714-1723.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骨质疏松男性患者骨折危险及唑来膦酸治疗效果观察背景男性骨折是一个主要的健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友;;每年注射1次唑来膦酸可防治骨质疏松[J];求医问药;2010年07期
2 戴月华;张海军;;唑来膦酸加速肾功能损害引起死亡1例[J];中国药师;2006年09期
3 赵绍敏;冯艳梅;;唑来膦酸对骨细胞生长的影响及骨质疏松症治疗[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年03期
4 胡国义;增龄性骨质疏松的防治[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8年S1期
5 杨湘华;警惕骨质疏松对人类的威胁[J];食品与生活;1995年06期
6 王金柱;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J];家庭中医药;1995年04期
7 杨建文,李素勤,张晓光,,于华;机关干部骨质疏松与生活习惯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6年02期
8 熊有正;骨质疏松症[J];医疗保健器具;1996年05期
9 黄玉,詹前进;骨质疏松诊断与治疗产品介绍[J];医疗保健器具;1999年03期
10 施杞,谢林;骨质疏松与颈椎病[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明才;;骨质疏松与肾小管疾患[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雷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柏龄;杨晓曦;黎艺强;谢登辉;;一种新的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4 史秀琴;柳杰;赵云霞;苏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IGF-Ⅰ、GH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梁东春;贾志凡;左爱军;郭刚;赵学勤;张镜宇;;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立苹;张洁;;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探讨[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7 刘成林;;补钙与骨质疏松的防治[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卫法泉;;骨质疏松疼痛治疗进展[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雷晨;周晓玲;;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冀宏;刘远莉;张宇雯;马洪星;李丹;刘兴汉;;CT-OGP的融合表达及其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A];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银春林 专家指导 邓伟民;怎样及早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郝亮 (医学硕士);老人为啥易患骨头痛[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雪;别让你的骨头旱旱变‘酥”[N];长春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尚志文 胡晓震;远离骨质疏松 补钙更要加运动[N];沈阳日报;2010年
5 解放军309医院 王亮;骨质疏松为何那么多[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康南;骨质疏松别只会吃钙片[N];健康时报;2010年
7 张华;唑来膦酸可改善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治疗骨质疏松别忘了保护胃[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郭萍 特约记者 刘欣;关爱健康 先从养骨开始[N];中国老年报;2010年
10 中国骨质疏松基金会秘书长 赵燕玲;骨质疏松一分钟小测试[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娜;骨质疏松评价指标—股骨颈压缩强度指数与人类遗传学相互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2 齐尚锋;EDTA-Na_2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宝新;骨和肾组织相关信号因子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赵广民;腺病毒介导骨形态蛋白-7促进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椎体骨形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喻晶;IFN-γ对小鼠破骨细胞前体CXCR4表达的调节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鹏;联合应用重组人骨保护素和二膦酸盐抑制破骨细胞及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马宗民;各向异性骨再造理论模型及骨质疏松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罗恋梅;绝经后妇女骨标志物特点及染色体6q25.1区域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9 谭晓红;成骨细胞特异性Smad4基因剔除导致小鼠早期发生骨质疏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10 杨永良;乙酰肝素酶促进骨生成和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燕;糖皮质激素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蒲画华;补肾中药与阿法骨化醇联合应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3 林丹;不同剂量左旋精氨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4 代汉慧;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5 苏美华;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质疏松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丁颖;基质GLA蛋白与绝经女性冠状动脉钙化及骨质疏松关系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庚智文;血清瘦素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赵玮;库欣综合征合并病理性骨折临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9 梁晓;金雀异黄素对去势雄性大鼠骨密度和形态学参数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师天燕;绝经妇女代谢综合征各主要组分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骨质疏松男性患者骨折危险及唑来膦酸治疗效果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45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