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英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中英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模糊限制语 频率 摘要 学术英语写作 语料库
【摘要】:模糊限制语是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策略,它能表明作者对话语及读者的态度,给作者及读者都留下讨论的余地,在英语论文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模糊限制语研究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词汇型和非词汇型两大类别。由于词汇型模糊限制语在文中占85%,所以本文以探讨词汇型限制语为主。国外模糊限制语在模糊语言成为独立学科的几十年间一直是研究重点。国内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多集中于语义及语用方面。然而,对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的模糊限制语的实证研究寥寥无几。因此,笔者试图以Hyland(1998b)对学术语料库中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Hyland (1998b)与Varttala(2001)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为基础,以自建语料库中的摘要样本为研究对象,对英语本族语者(NES)和中国英语学习者(CEFL)英语学术摘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旨在探寻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摘要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异同,希冀为模糊语言,尤其是模糊限制语的实证研究提供素材。 通过采用Antconc 3.2.0和SPSS 15.0,对两库中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英语本族语者在书面语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频率相似;(2)就词汇型模糊限制语而言,两者都倾向于使用副词,情态动词,形容词,而较少使用动词类和名词类的模糊限制语;(3)就显著差异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形容词的使用方面与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集中体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摘要中对形容词的使用,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总量角度,都明显高于本族语者;(4)就动词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摘要写作中使用频率都最低。导致上述差距的因素可能在于模糊限制语本身的复杂性、母语迁移、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够、思维和文化与写作习惯的差异等。鉴于此,作者对模糊限制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提高英语学习者对模糊限制语的意识,最终提高他们的学术写作水平。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 频率 摘要 学术英语写作 语料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3;H1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6
- 1.1 Research rationale12-14
- 1.2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14-15
- 1.3 Layout of this study15-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9
- 2.1 Hedges study16-23
- 2.1.1 Definitions of hedges16-17
- 2.1.2 Classifications of hedges17-23
- 2.1.2.1 Classifications given by linguists abroad17-21
- 2.1.2.2 Classifications given by linguists at home21-22
- 2.1.2.3 Perspective adopted in the present study22-23
- 2.2 Abstracts study23-28
- 2.2.1 Definitions and functions of an abstract23-24
- 2.2.2 Related researches in abstract writing24-27
- 2.2.2.1 Studies on the macro-structures of RA abstracts24-25
- 2.2.2.2 Studies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RA abstracts25-26
- 2.2.2.3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RA abstracts26-27
- 2.2.3 Important role of hedges in abstract writing27-28
- 2.3 Summary28-29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29-35
- 3.1 Research purpos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29
- 3.2 Data collection29-31
- 3.2.1 Criteria of data collection30-31
- 3.2.2 Data sources31
- 3.3 Instruments31-32
- 3.4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procedures32-35
- 3.4.1 Approaches to identifying hedges32-34
- 3.4.2 Processing procedures34-35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35-60
- 4.1 Overview35-41
- 4.1.1 Overall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hedges in both corpus36-39
- 4.1.2 Most-frequently-used hedges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in both corpus39-41
- 4.2 Different distributions and frequencies of hedges in each type41-58
- 4.2.1 Modal auxiliaries41-45
- 4.2.2 Epistemic adverbs45-48
- 4.2.3 Epistemic verbs48-53
- 4.2.4 Epistemic adjectives53-56
- 4.2.5 Epistemic nouns56-58
- 4.3 Summary58-6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0-64
- 5.1 Major Findings60-61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61-62
- 5.2.1 Raising awareness of hedges61-62
- 5.2.2 Improving pragmatic competence62
- 5.3 Limitations62-63
- 5.3.1 Theoretical limitations62-63
- 5.3.2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63
-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63-64
- References64-70
- Appendix Ⅰ:List of lexical hedges employed in the two corpus70-72
- Appendix Ⅱ Sample72-73
- Acknowledgements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秋荣;董元兴;刘惠华;;基于类比语料库的模糊限制语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2 于康;;【自制语料库】第1讲 软件的下载与安装[J];日语知识;2011年08期
3 杨行;;语料库工具与英语词汇教学之light Vs.heavy[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4 陈小芳;;英语财经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红梅;;英语研究论文讨论部分中的强势语[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谷婧;;语料库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2011年08期
7 宫瑞军;;模糊限制语在外贸英语函电中的使用之初探[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8 司蓓蓓;;浅析模糊限制语的分类[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许淑玲;;语料库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梁健丽;;“英语作为通用语”语料库介评(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曙纶;;基于语料库的HSK多功能例解字典:设想与样例[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红梅;尹晓霞;李宇庄;;有关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在线自主学习的工作底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许小星;亢世勇;孙茂松;刘金凤;;语料库语义成分标注的若干问题[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宋鸿彦;刘军;姚天f ;刘全升;黄高辉;;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标注语料库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5 黄玉;李生;孟遥;丁华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英语从句识别[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明;;语料库·蓝本·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郭启新;;论语料库与英汉词典配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蔡莲红;蔡锐;吴志勇;陶建华;;语音合成语料库的设计与声学特征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孙述学;;新词语语料库建设的一些构想[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仁华;胡郁;李威;凌震华;;基于决策树的汉语大语料库合成系统[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坤宁;商务方正合作开发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周建华;数字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卢伟;文学语言的语料库研究方法[N];文艺报;2004年
4 记者 曹秀娟;省社科院两项目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山西日报;2010年
5 顾曰国;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陈劲宏;东方快车2003之新鲜体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7 李大庆;迎来光与电告别铅与火[N];科技日报;2002年
8 ;探索普通话自然连续语音之规律[N];光明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陈友梅;让电脑说人话[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10 闫宏志;全文翻译技术发展脉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凤娟;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郑志进;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认知语用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夏云;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小说常规化研究:历时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建鹏;语料库支撑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何婷婷;语料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毅;基于语料库的隐喻普遍性与变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林;基于语料库的国际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林;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话中与英语本族语者对话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王文倩;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4 张小亮;基于语料库的上海世博会英语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琦;基于语料库的海商法英语中模糊语言的分布及使用特点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张莉飞;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李佰鸿;商业广告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驰宇;基于语料库对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的模糊限制语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赤洁乔;英语社论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功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范娟;英汉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6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98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