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父亲 读音_《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的父亲?
本文关键词:曹雪芹的父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没人看过电视剧曹雪芹吗(图) (2007-06-05)
惊倒曹雪芹:看新版《红楼梦》林黛玉“选秀三强” 图 (2007-05-29)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将自己隐喻成“顽石”,将自己自幼生活在富贵荣华的地方说成是此石的“坠落之乡”,将自己的豪门富家说成是此石的“投胎之处”,顽石“投胎为人”后在这里亲自经历的一段红尘故事,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将此书说成是“满纸荒唐言”的缘由,“其中家庭闺阁琐事”,虽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但也不失为人生在世余味无穷的“一把辛酸泪”;都言道是痴人说梦,但谁有能真正地体会到文章中的言外之味呢?
这是第一回里出现的一首五言绝句,所谓文至人妙,“有言下未尝毕露,其情则已跃然者”,这对读《红楼梦》的人无疑起到了匡鼎解颐的作用。 红楼梦请韩国人做造型是论证曹雪芹是韩国人第一步(图) (2007-05-24)
殷谦:曹雪芹一生注定当不了官 (2007-05-24)
柳絮诔——仿曹雪芹《红楼梦 芙蓉诔》悼晓旭 代亲友发 (2007-05-19)
脂砚斋 —— 曹雪芹一个小小阴谋 (2007-05-01)
女孩子,你愿意嫁给曹雪芹吗? (2007-04-30)
父亲曹雪芹,母亲脂砚斋 (2007-04-29)
能把曹雪芹气活了的柳湘莲 转载 (2007-03-19)
从狭义祖籍定义看曹雪芹是沈阳人 转贴 (2007-01-24)
推翻曹雪芹,解放红楼梦 (2006-12-01)
辛弃疾的<归朝欢>和曹雪芹的<石头记> (2006-09-22)
红楼梦》选秀千万别惊动了曹雪芹 转载 (2006-09-15)
与丰润比,南昌更有理由主张曹雪芹是南昌人 (2006-09-12)
胡玫女士,如果您有勇气翻拍《红楼梦》,请不要没脸去见曹雪芹先生 请涯 (2006-08-28)
曹雪芹之父写红楼梦?青年学者称破译时间密码 (2006-06-15)
曹雪芹版逆水 EG,表当真 (2006-02-19)
交代《红楼梦》成书的经过,意味神话,这也是曹雪芹为人谦虚的体现,告诉读者这是空空道人经过“青埂峰”时从顽石上“从头至尾抄录回来”的文字,并以《石头记》的书名流传于世虽然落纸云烟,但显而易见就是曹雪芹,他在悼红轩里将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然后题写了这首诗这首看似通俗浅近,实则寓意深远手法也高显其妙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痴”、“谁解——其中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痴”、“谁解其中——味”,都显现出砥志研思、别出心裁的手法,使这首通俗易懂的诗层次分明,言之有序足可见曹雪芹的睿智,别看这首小诗,它的巧妙之处就是能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书的“导语”,使人不得不怀着浓厚的兴趣来读他的“荒唐言”和“辛酸泪”,不得不思品一下其中的味道
《红楼梦》毅然成为誉满天下的名著了在曹雪芹那个年代,小说被看做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风月笔墨,所谓的正统的知识分子是不屑为之的以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曹雪芹写一块顽石“幻形入世”是多么的荒诞不经,写大观园里的儿女之间蜂迷蝶恋、无故呻吟的情爱是多么的荒唐无稽,揭露那些蓉缨之族、鼎食之家的腐朽堕落更是荒谬绝伦!所以曹雪芹聊以解嘲地说这部书是悖言乱辞其实不然,曹雪芹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这部著作仅仅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道与世人听,以此来表明他对人生以及社会的认识,同时也寄托了他吞言咽理的感慨,《红楼梦》既是赞歌,又是悲歌,也是挽歌
其实曹雪芹的《红楼梦》是非常关注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问题的,他并没有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文学”上,也不仅仅是只追求技巧的新奇和形式的完美,也没有把叙事的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或满足于对阴暗情绪的宣泄和肉体快感的叙写有封建道学家认为这部书是“诱为不轨”、“弃礼灭义”,全然是一部“淫书”,主张烧毁禁绝;并且有人编出故事诅咒曹雪芹断子绝孙,死后得了“冥报”等等也只有那些褊狭和平庸的人才会认为《红楼梦》只是儿女情长、与他人、与政治、与道德、与苦难的历史、与沉重的现实、与茫远的未来毫无关系的消遣小说
有红学专家认为“脂砚斋”就是曹雪芹之父曹頫,并认为《红楼梦》的不是曹雪芹而是他的父亲曹頫,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尽管他旁征博引了许多文字以来证实他的这一观点,但还是站不住脚首先说,写一部红楼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别说那个年代是蘸着墨水一笔一画写成的,就是放在这个用电脑的,恐怕不经过潜心构思和精心酝酿,再细心创作的话也写不了这样一部著作,反之,如果你没有十年的时间去用心创作,写出这样一部著作也是天方夜谭试想,当时曹雪芹之父曹頫继任江宁织造,又是钟鼎之家的主人,如此整天有忙不完的公事和家事,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写这么大的一部小说?如果“脂砚斋”是曹雪芹之父曹頫,那怎么可能在《红楼梦》上写下“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样的批语呢?“芹为泪尽而逝”,这里的“芹”明确指出就是曹雪芹
也只有曹雪芹,在家贫如洗中以泪和墨写下了这部巨著作这首诗同时也反映了他有所顾虑,他似乎预料到有人会嘲笑他愚痴果然不其然,二百多年来人们对这部巨著及其曹雪芹的议论众多非一,有人欣赏其生花妙笔者,有人赞叹其博学多才,也有人艳羡书中的歌舞繁华,更有人以宝玉或笺玉自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其实曹雪芹真正所面对的迫切问题,,是那个的人的生存境况他把《红楼梦》这部小说当做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不难看出他关心和同情弱者以及那些不幸的人们其实曹雪芹把《红楼梦》当做帮助人们获得拯救和摆脱苦难的伟大的伦理行为他在《红楼梦》中无畏地追求真理,大胆地抨击罪恶,执著地探寻生活的意义遗憾的是,在他那个和我们的,《红楼梦》中所反映的这些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常常被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当做一种失效的纪律和陈腐的教条还是鲁迅先生说的好:“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在殷谦看来《红楼梦》是一部“大小说”曹雪芹除了写宝黛之间的爱情,有力地抨击封建统治下的愚昧落后,执拗地表达对***、***和***的仇恨和敌意,不但如此,曹雪芹还很在乎多义的象征、叙述的技巧以及含混的隐喻的价值,并将它们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红楼梦》里有可怕的真相和解放的力量,有给人以尊严感的道德力量和高贵气质,他的《红楼梦》因这些伟大的力量和品质而伟大,也将因这些伟大的力量和品质而不朽曹雪芹为别人而不是为自己,为真理而不是为荣利在一些无聊的才子佳人借文学之名逃避责任,甚至编造谎言和拍马逢迎的,曹雪芹勇敢地选择了与人密切相关的,直言不讳地把文学当做讲出真话方式
事实上为他人而创作,追求真理和抵抗邪恶以及直面苦难,正是曹雪芹为文的精神,也是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之所以显得伟大和高贵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红楼梦》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尺度在《红楼梦》这一巨著的衡照下,那些阿附权贵的文学和只图自己受活的文学显得尤其委琐和卑贱,尤其对当时的和我们的那些被欲望劫持,被时尚裹挟以及被市场绑架的作家们来讲,《红楼梦》意味着方向和出路,也只有像曹雪芹那样勇敢地生活和无畏地创作,才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文学显得高贵而伟大
真正是“都云痴,谁解其中味?”
2007年6月18日晚于北京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的父亲?》
地址:
上一贴:给煮酒写手们的一点建议 下一贴:求证:上海松江县曾被倭寇屠城,10***死?
本文关键词:曹雪芹的父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xinhan/20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