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革命样板戏】八个样板戏
《奇袭白虎团》:“首长”最满意的一部
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的故事,来自于朝鲜战场上的真实事迹。
1953年6月,中朝方面与美李军已基本达成停战协议的框架。然而李承晚伪军“王牌”部队首都师却气焰嚣张,不断越过“三八”线向我方挑衅。7月13日,志愿军向美李军阵地发起进攻,203师负责攻歼号称“白虎团”的首都师第一团。
师党委决定:由担任主攻任务的607团组成一支奇袭小分队,在我军发起总攻时,直插“白虎团”团部,然后大部队再全线发起进攻。小分队队长由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担任,他挑选了十名智勇双全的侦察员,化妆成敌伪军,在总攻炮火的掩护下,直奔李伪军“白虎团”团部。14日凌晨2时前后,“白虎团 ”团部被奇袭小分队彻底捣毁,敌团长被击毙,5000多人被歼。
这件事被203师的通讯干事王程远知道后,,他将胜利的喜讯编成“号外”,其中就有一篇题为《侦察英雄杨育才,化装奇袭创奇迹》的报道。王后来又对阵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多名战斗英雄进行了采访,在停战——周年的时候他完成了2万多字的报告文学,以《奇袭》为题在《解放军报》上发表。回国后,王程远调入《志愿军英雄传》编辑组。经过三个多月的修改,6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奇袭白虎团》被收编在《志愿军英雄传》第三辑中,并在195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1957年5月,长春电影制片厂约请王程远把《奇袭白虎团》改编成电影剧本。1961年,故事影片《奇袭》在全国放映。
其实早在朝鲜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就已经将杨育才的事迹创作为京剧《奇袭白虎团》,但最初的剧本很粗糙,在演唱形式上也基本上是传统戏的表演程式。志愿军京剧团回国后,与胶东军分区娃娃兵剧团合并,改为山东省京剧团,他们对此剧又进行了细致的修改,演出阵容也有所加强。
1964年,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剧组被江青请进了中南海,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这是来自江青故乡的剧团。江青觉得这出戏很有潜力,于是亲自插手,调整演员班子,并将其列为第二批搬上银幕的重点剧目之一。
1971年初,《奇袭白虎团》剧组住进了长影,这部戏最后确定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导演苏里和《战火中的青春》导演王炎联合执导。
在已经拍摄的几部样板戏影片中,《奇袭白虎团》可以说是剧组最融洽,拍摄最顺利,“首长”最满意的一部。作为样板团的山东省京剧团,没有一般大剧团的那种霸气,摄制组也很谦逊,所以拍摄之中,遇到问题都是两家商量着来解决,一些画面的拍摄完全可以贯彻导演的意图,让表演服从于电影化的需要。比如在拍摄第一场“战斗友谊”时,为了表现严伟才和战士们与阿妈妮告别时的心情,镜头先从阿妈妮与张顺和握手唱“别亲人说不出千言万语”的中景,摇向严伟才的半身,随着他唱“鸭绿江,白头山,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情。紧接着,在“告别乡亲赴前线”的音乐中,镜头很快拉成全景:前景是严伟才气吞山河的亮相,后景是战士们整装待发的群像,表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的气概。最后,全景又推成严伟才与阿妈妮深情握手的半身,并缓缓地退出画面。这样的拍摄,可以说是很成功地运用了电影语言揭示人物内心活动与外部动作的变化。导演设计的诸如此类的拍摄方案,都得到了样板团的认可。
《奇袭白虎团》在拍摄的氛围上还比较令人满意,但“好事多磨”,影片在拍摄之初,由于扮演严伟才的演员患肝炎住了将近一年的医院,拍摄工作只能顺延,直到1972年9月拍摄任务才完成,而这时候全国已经有8部样板戏被搬上了银幕。《奇袭白虎团》可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更多>>
本文编号:21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xinhan/2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