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投稿 >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10-24 20:29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时间:2012-1-13 23:30:04 来源:】【在线投稿】 浏览次

[导读]因为有前一节课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学生很容易接受。课堂中把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类比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动量守恒定律和的

  1.教材分析

  在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就变得水到渠成。因此本堂课先是在前堂课的基础上由老师介绍物理前辈就是在追寻不变量的努力中,逐渐明确了动量的概念,并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探索与争论,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的条件,练习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很自然本节的学习可以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进行类比,通过类比建立起知识的增长点。具体类比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公式表示、应用目的。

  3.教法分析

  通过总结前节学习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类比教学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上述能力的提高来进行。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理论的应用和理论的价值。

  5.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与总结]前一节通过同学们从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得出: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速度的乘积之和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今天我还要告诉大家,科学前辈在追寻“不变量”的过程,逐渐意识到物理学中还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动量,并定义这个物理量的矢量。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动量的定义。具体有定义文字表述、公式表示、方向定义、单位。

  [例题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 m/s 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如图二所示),

  求:(1)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各是多少?

  (2)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

  分析:动量是矢量,虽然碰撞前后钢球速度的大小没有变化,都是6m/s,但速度的方向变化了,所以动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求得钢球动量的变化量,先要确定碰撞前和碰撞后钢球的动量。碰撞前后钢球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选定坐标的方向为矢量正方向。

  解:略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系统、内力和外力概念。

  师:请一个同学举例说明什么系统?什么叫内力?什么叫外力?

  生:两个同学站在冰面上做互推游戏。如果我们要研究互推后两个人的速度大小,可以把两人看成一个系统。两人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两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为外力。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例题2:在列车编组站里,一辆m1=1.8×104kg的货车在平直轨道上以V1=2m/s的速度运动,碰上一辆m2=2.2×104kg的静止的货车,它们碰撞后结合在一起继续运动。求:货车碰撞后运动的速度。

  [要求]学生练习后,先做好的学生将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老师依据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目的让学生学会判断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会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运动方向。

  例题3:甲、乙两位同学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甲推了乙一下,,结果两人相反方向滑去。甲推乙前,他们的总动量为零。甲推乙后,他们都有了动量,总动量还等于零吗?已知甲的质量为50kg、乙的质量为45kg,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之比是多少?

  [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因为动量是矢量,正是因为是矢量,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人的总动量才能为零。再要求学生列方程求解,并注意矢量的方向。

  6.教学反思

  因为有前一节课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学生很容易接受。课堂中把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类比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动量守恒定律和的简单应用要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老师要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有效点评。

  • 上一篇: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教学设计
  • 下一篇: 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 【】【】



    本文编号:22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xinhan/22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