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科院2017年工作报告》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院直各部门:
现将院长杨剑波在院2017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传达学习,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2017年2月17日
安徽省农科院2017年工作报告
院长杨剑波
2017年2月14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院党政领导班子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做好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政治保障,积极开展现代院所建设,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
1.科研立项稳中有进。主动适应国家科技立项制度改革,积极开展项目培育和凝练,努力开拓研究新领域。全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省重大科技攻关等各类科研项目3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产学研结合协同攻关项目比例明显提升,项目的结构和质量进一步优化。全年新增科研合同经费1.86亿元,有力保障了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产出再创佳绩。围绕产业科技需求,加大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全年共获得省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科技奖励成果丰硕。加强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全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38个,通过审(鉴、认)定农作物新品种57个;获授权专利120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66件,位列全省科研机构第二位。主持制(修)订安徽省地方标准27项。发表学术论文386篇,其中SCI/EI收录70篇,影响因子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工作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5.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人才立院、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对14个先期建设的院级创新团队实行考核验收,90%以上达到优秀水平。注重发挥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作用,成立青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青年工作会议,制定《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的若干意见》,关心关爱青年成长成才。努力破解长期困扰我院职称晋升难的问题,38位科技骨干成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积极引进新生力量,新增海外博士后1名、博士9名、硕士9名,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利用继续教育基地平台,成功举办国家级高级研修培训1次,省级研修培训5次,700人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提高了专业技能,被人社厅授予“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考核评估优秀单位”称号。一年来,院人才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前不久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我院科技专家陈凤祥受到隆重表彰,并荣获“安徽省第二届突出贡献人才奖”,我院荣获两项省平台引才工作首批资助奖补;魏鹏程同志获得农业部首批“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资助项目;曹承富同志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一批中青年专家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事业发展的中坚。
6.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认真组织实施引智、推广及出国培训项目,与英国洛桑研究所、比利时瓦隆农业研究中心、加拿大猪遗传改良中心等开展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的合作研究,与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院达成第二个五年合作共识,充分利用“水稻分子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开展新一轮的深化合作。我院全年共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32人次来皖开展学术交流,选派42人次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充分利用各类合作交流平台,宣传和推介我院优秀科技成果。组织承办“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积极参加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通过展览展示、科普互动、产学研对接等形式,展示我院发展新形象。首个科技援疆项目圆满完成,援藏项目也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共举办28场博士报告会,学术交流愈加活跃。
(二)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1.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积极开展砂姜黑土治理、秸秆还田等地力提升的技术示范,配套推广耕地保育、养分高效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指导病虫害绿色防控,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田间地头。积极引领种植结构调整,为果菜茶等特色产业和农牧渔循环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推广新品种、示范新技术、引入新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一批鲜食玉米、果桑等新品种受到市场青睐;“林—果—禽”、“草—畜—渔”等生态种养模式受到农民广泛欢迎;梯田油菜花海、油菜—向日葵轮作等观赏种植模式促进了皖南休闲观光农业的繁荣,为开发农业新业态、拓展农业新功能做出了积极贡献。
2.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深入推进科技服务“双百行动”,全年共派出科技人员1563人次,对接服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102家,举办各类种养殖技术培训353场,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等85717份,帮助培训人员30402人次,累计示范推广新品种155个,新技术202项,推广面积达1400万亩,不断提升对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同时促进了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全年有20个新品种与企业合作开发,既增强了种业企业的竞争力,也增加了研究所知识产权收益。
3.切实做好科技防灾减灾工作。针对2016年全省遭遇的严重洪涝灾害,动员和组织科技专家335人次深入12市68县区,帮助防灾救灾,指导农作物补种改种、渔业生产恢复、畜牧养殖场消毒及疫病防控等,及时做好病虫灾害监测预警服务。
编制“安徽灾区当前农业生产建议”等技术指导文件60余份,有针对性地提出18项农业抗灾减灾的技术措施,通过网络视频、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加强技术宣传和技术辐射。免费提供优良品种,指导农民繁育蔬菜苗500万株,帮助受灾养殖场近300家,受到灾区农民的欢迎和称赞。农民日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
4.扎实做好科技扶贫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部署,通过项目扶持、技术服务、包村结对等多种形式,帮助太湖桃铺村脱贫致富。以特色种养、光伏发电为主要抓手,安排扶贫项目资金125万元,重点支持贷羊还羊、水果蔬菜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全院捐款31.7万元,援建光伏电站1座。建立干部包户“双挂钩机制”,切实落实“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至2016年底,我院72户包扶对象已有39户摘掉贫困帽子,实现了精准脱贫。
本文编号:1274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kzz/127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