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里克之所以成为库布里克,绝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本文选题:库布里克之所以成为库布里克 + 绝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斯坦利·库布里克是公认的影史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一生拍摄了13部长片、3部短片和若干未实现的项目。从《光荣之路》起,通通都是杰作,对后世的电影影响深远。除了导演的身份,他也是一个真正的影迷。
有哪些电影也对他产生过影响呢?我这次列的这几部影片,的确是属于他抄的(或受启发)的范畴。我们可以对照Jan Harlan梳理的那份库布里克最爱的67部影片的榜单(详见左下角“阅读原文”),来看待他与这些影片之间潜移默化的联系。
1、诺斯费拉图 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1922)
和德国表现主义
在影片《闪灵》的结尾处,温迪拿着刀子步上楼梯,她的影子映射在铺满蓝光的墙上,呈现出伸出手的姿态,这个动作与1922年茂瑙的经典作品《诺斯雷拉图》中的经典镜头非常相像。
库布里克曾说起过,在为《闪灵》设计酒店内景时曾刻意规避传统哥特恐怖片的意向。然而,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他似乎又乐于接受拍摄这样具有哥特风格的场面。
《诺斯费拉图》
《闪灵》
2、幽灵马车 Krkarlen (1921)
如果用《闪灵》的一个标志性镜头代表全片,那无疑是杰克·尼克尔森用斧头将门劈了个口子,电影海报甚至也沿用了他将脑袋放在门洞的形象。不过库布里克并不是第一个使用这个概念的导演。
同样的动作可以追溯到20年代早期的瑞典导演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的默片《幽灵马车》,斯约斯特洛姆对一些影迷可能相对陌生,他也是伯格曼《野草莓》的男主角,这两部影片都在库布里克最爱的67部电影榜单之中。
片中有一场戏说酗酒的父亲(由斯约斯特洛姆本人饰演)用斧头劈门,去找他的妻子和孩子。几个摄影机的取景角度和动作都被复制了。既然是库布里克最爱的电影之一,他能从这部影片中获得一些灵感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可以对比看一下)
《幽灵马车》VS《闪灵》
3、残花泪 Broken Blossoms or The Yellow Man and the Girl (1919)
当门被劈开之后,温迪的反应据说有参考格里菲斯的默片《残花泪》一片。这部影片中也有一场戏说酗酒的父亲拿斧头劈储藏室的门,由丽莲·吉许扮演的女儿里面吓得惊慌失措。这部影片比《幽灵马车》还要早两年。
《残花泪》
《闪灵》
4、幽灵号恐怖车 The Car (1977)
《幽灵号恐怖车》是上世纪70年代众多以车为主体的恐怖片,如《飞车杀机》、《克里斯汀魅力》相似的大开杀戒的车。
库布里克在《闪灵》片头,沿用了《幽灵号恐怖车》的片头音乐,并且两部电影开头都以一辆车在山野及环山路上行驶开局。
5、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1961)
阿伦·雷乃是法国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其职业生涯持续了六十多年,留下了宝贵的电影遗产,启发了如今的许多导演。《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观众或惊讶于它那优雅的黑白摄影,或沮丧于模糊的讲述。对库布里克来说,它有一定积极作用,,如《闪灵》中看到的那样,也有令人费解的故事情节和令人生畏的摄影机运动。
正如法国新浪电影中普遍存在的那样,它通常缺乏典型故事片的核心叙事基础。整部电影都发生在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城堡中,它被改造成了上层社会的奢华酒店,并随着长时间的摄影机跟踪长镜头移动,就像我们在《闪灵》中看到的那样。
后来,在酒店的一些社交活动中,男主角遇到了在去年遇到过的一个女人,并承诺在今年重聚——但她坚持他认错了人。然而,她的态度逐渐改变,两人发展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这个故事通过晦涩的闪回来迷惑观众,缺乏任何逻辑的连续性或意义,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使观众对留白部分产生想象。留下余地。所有的角色都是无名的,在剧本中分别被称为X、A和M。
这家酒店与《闪灵》中的酒店冥冥之中有着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孤立的庄园,在那里,一件重要的事困扰着主角,两者也都被描绘成无尽的迷宫。此外,叙述酒店的声音也出现在《闪灵》之中。
这些电影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一个模糊的边界,而雷乃的摄影机追踪运动似乎也激发了《闪灵》中酒店的稳定运动。
另外,很巧合的一点是,库布里克的另一部作品《光荣之路》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里的宫殿是同一座——慕尼黑的施莱斯海姆新宫(Schleissheim Palace)。当然,这两部比起来的话,《光荣之路》拍摄要早。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光荣之路》
6、波长 Wavelength (1967)
《波长》是一部长达45分钟的短片,是最有名的一部结构式影片,是先锋电影的里程碑,它把“实验”一词带到了纯粹的意义上。加拿大导演麦可·史诺的几部影片,都反射性地展现一些移动景框的拍摄手法。《波长》即以伸缩镜头展示感知和效果,暗示了另一种永恒的距离。这显然是引起了库布里克的注意,就像在《闪灵》中看到的一样——影片结尾,摄影机在一幅特定的照片上拍摄了一组影像,这张照片在岁月的洗礼中引发了更多的疑问。
《波长》
《闪灵》
7、凶兆 The Omen (1976)
理查德·唐纳的《凶兆》也是一部影响后世的经典恐怖片,后来还有多部续集和翻拍。片中戴米戴米在骑着儿童轮车在走廊穿梭那场戏,启发了库布里克。在《闪灵》中,安排丹尼也骑着儿童轮车,在酒店的走廊和房间内穿梭,并且很好的利用了追踪镜头的拍法。
《凶兆》
《闪灵》
8、人间的条件 (1959-1961)
《人间的条件》是小林正树执导的三部曲电影,是反映日本在中国东北(满洲)日本殖民者的电影,通过一个日本和平主义者在二战期间试图在极权主义政权下生存的故事,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战争给双方的影响做了反思。
第二部《永恒的路》主场景发生在一个军事基地——日本关东军的故乡,看过影片的朋友很难不联想到《全金属外壳》中训练教官哈特曼与士兵之间的关系,甚至连场景都惊人的相似。库布里克曾表示他从具有和平主义的电影导演中汲取了拍这部影片的魔力。这并不令人意外,小林正树在日本电影中也拥有崇高地位,他能为库布里克产生影响不足为奇。
首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开场的战斗,不管它对于情节有何意义,都能看到某种参考。尽管在《全金属外壳》中士兵使用的是海军陆战队在训练中经常使用的棍棒,而不是像小林正树电影中使用的长步枪一样的木棒,但两者的相像程度可见一斑。在兵营中,宿舍楼里的场景也有很多共同点。包括教官对新兵心理的折磨及毫无缘由的身体虐待,是两部片的共同特征。它们也都有一个受尽凌辱的士兵,只不过一个是身材肥大,一个是身材弱小。
《全金属外壳》
对军队的描绘也是非常明显的,大多数士兵都是受害者,而不是嗜血的战争机器,军队牺牲了男性的自尊来控制学员之间的气氛。关于这方面,《全金属外壳》比《永恒的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一名士兵在组装他的枪,这在两部影片中都可以看的到。
值得注意的是,两部影片中,主角似乎都是最终的受害者。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感痛苦。两部电影都质疑了逃离的必要性,角色在忠诚和被遗弃的思想之间不断地平衡。为了防止剧透,更多的相似请各位看官直接对比琢磨吧。
《人间的证明》
《全金属外壳》
9、山丘 The Hill (1965)
西德尼·吕美特的《山丘》的剧本原本是雷·罗比和R·S·艾伦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本《转折点》(Breakig Point),不过这部电视片并未拍成,后来被改为电影剧本《山丘》。故事讲的是二战期间的一处北非兵营,残暴的指挥官强迫命令一群战俘在由沙石堆积而成的60英尺高地上演练冲锋上阵,其中一人带领大家对抗残暴。20年后,《全金属外壳》的前半段故事也是在这个剧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哈里·安德鲁斯扮演的指挥官同《全金属外壳》中的教官一样的残暴。
《山丘》
《全金属外壳》
10、西线无战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我们经常在观看某部军中电影时,只要一看到严厉的教官、受气的新兵就会想到《全金属外壳》,比如《血战钢锯岭》中文斯·沃恩扮演的教官。殊不知,《全金属外壳》也是参考了多部影片。新兵集训、教官不满新兵,包括让他们唱歌也是《西线无战事》就有的情节。同时,片中的战役,士兵在壕沟里的戏码也对同样一战背景的《光荣之路》产生了影响。
《西线无战事》
《全金属外壳》
《西线无战事》
《光荣之路》
11、部族 Tribes (1970)
这部讲述海军陆战队新征召入伍的嬉皮士兵拒绝接受军方的行事方式,与训练教官相对抗的故事。《全金属外壳》开头照搬了《部族》的开头——新兵理发。
《部族》
《全金属外壳》
12、蔷薇的葬礼 (1969)
在日本的新浪潮电影中,性,毒品和暴力并不罕见。在松本俊夫的《蔷薇的葬礼》中,就可以看到东京地下的同性恋场景。影片的灵感有参考自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和雷奈等人——使用跳接、拼贴、快进、闪回、静态图片、仿纪录片的方式。
故事讲一名叫艾迪的迷人的异装癖者,他同夜总会的经理不和,与经理的男人,也就是俱乐部的老板有一腿。艾迪总是处于一种很压抑的状态之下,在不断的闪回中他的童年往事逐渐清晰。影片根随这个角色的痛苦与不幸,描绘了他与其他异装癖者之间的关系。
本片缺乏线性结构,讽刺的是,在许多新浪潮电影中,通过使用纪录片片段和一些滑稽的片段,以及引用老电影,使得影片的结构更加强大。例如,酒吧里的老板娘经常对镜说话,据说这是取自《白雪公主》的皇后。《发条橙》也参考了《蔷薇的葬礼》的镜头,例如,在购物中心的场景中,有一段长长的追踪镜头,松本在这里使用了特定的阳具隐喻。然后,这群人在街上走着,角色穿过人群时,他们还在舔着他们的白色冰淇淋甜筒。
《蔷薇的葬礼》
《发条橙》
另一个很明显的类比是亚历克斯和疯女人之间笨拙的打斗,有些人称之为“暴力艺术”。在《蔷薇的葬礼》中,艾迪和蕾达夫人之间也有一场类似的打斗,他们也戴上了艺术画廊的面具,来掩盖他们的暴力。这些在《发条橙》中都能找到相通之处。
在《蔷薇的葬礼》中,有一场戏说两个人在办公室找东西,这时速度被加快了。这一技巧也被运用到《发条橙》中,这一点是得到库布里克本人亲口证实的。
《蔷薇的葬礼》
《发条橙》
还有亚历克斯的假睫毛,在开场戏中显得格外突出。艾迪也有一双假睫毛,这当然也是他能够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异装癖的绝佳装扮。两部影片视觉上的更多相似之处请对比下琢磨琢磨吧。
《蔷薇的葬礼》
《发条橙》
13、黑胶Vinyl (1965)
安迪·沃霍尔其实是第一位改编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The Clocking Orange)的导演,只不过观众可能根本看不出《黑胶》是改自这本小说,毕竟这是沃霍尔导演的,以三段长镜头剪辑而成,倾向于一种原始的实验电影。
库布里克在对这本反乌托邦小说进行改编时,一直都在进行细致的研究,他肯定看过沃霍尔的作品。并且使用了一个类似的开场,开头亚历克斯“库布里克凝视”的面部特写,同《黑胶》开场维克多的特写镜头一样。
《发条橙》
男演员马尔科姆·麦克道尔恶作剧式的表演凸显了他作为演员的天赋,而杰拉德·马兰加的非职业演出只能留在《黑胶》中,在库布里克的版本公映后被彻底遗忘。
《黑胶》
14、前往金星的第一艘太空飞船 Der schweigende Stern (1960)
据说库布里克在看了西德拍摄的科幻片《前往金星的第一艘太空飞船》开头关于科学家讲解行星轨道,启发《2001:太空漫游》开篇太阳从地球后面浮现出来的经典镜头。
《前往金星的第一艘太空飞船》
《2001:太空漫游》
15、马克斯·奥菲尔斯的电影
马克斯·奥菲尔斯的《轮舞》也是库布里克最爱榜单中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维也纳的一系列事件的经典电影。它根据奥地利作家阿图尔·施尼茨勒创作于1897年的小说的改编,通过一位叙述者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维也纳的爱情故事。
在奥菲尔斯的电影版中,每个角色都与情节前一段的角色有所关联——妓女、士兵、女佣、孩子、已婚妇女、她的丈夫、年轻女孩、诗人、女演员、公爵。就这样,叙述者就象征着“生命的圆舞曲”,正对应《轮舞》的片名。
施尼茨勒还写过《梦幻故事》,后来成为《大开眼戒》的灵感。除了对奥地利戏剧有着相同的品味,奥菲尔斯也是对库布里克最早产生影响的到呀之一,根据库布里克的说法,他让库布里克意识到了摄影机运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1957Ian的反战戏剧《光荣之路》中,使用的尝试加的跟踪长镜头。特别是跟踪长镜头的运用,如1957年的反战电影《光荣之路》。据说库布里克改变了场景去拍摄这种长镜头,这本不是原始剧本中的构想,他是为了纪念那天去世的奥菲斯(1957年03月25日)。
《轮舞》
本文编号:2111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211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