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新疆红花采收部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14 14:41
【目的】研究新疆玛纳斯县周边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不同采收部位籽粒品种的影响,为红花种质资源选择、良种繁育等育种手段提供一定理论支撑。【方法】选用新疆红花主栽品种新红花4号作为试验材料,设1.5×10~4、1.6×10~4、1.8×10~4、2.0×10~4、2.2×10~4株/667m~25个播种密度,3次重复,15个小区处理。在水肥等生长条件均同的情况下,测定不同密度条件下红花籽粒产量与不同部位的分枝数、花球数、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厚度、千粒重、籽粒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等性状指标,分析种植密度对新疆红花采收部位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部位籽粒性状存在差异,下部采收红花的千粒重、籽粒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等指标均要大于中部和顶端采收的红花籽粒,而顶端采收指标略高于中部采收。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品质与红花不同部位分枝数量,花球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采收部位籽粒品质及产量形成影响,当种植密度达到2.0×10~4株/667m~2时,红花顶部、中部、下部籽粒千粒重与产量最高,整体品质优势显著。【结论】新红花4号在玛纳斯县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0×10 ~4株/667m~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籽粒产量的影响
2.2 5种种植密度下不同采收部位产量形成
2.3 不同采收部位籽粒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
2.4 不同种植密度下分枝花球数量与籽粒品质的相关性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采收部位籽粒品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宁夏红花新品种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 温学萍,金波,赵玮,李惠芸,剡成虎,刘振军,马仁彪. 宁夏农林科技. 2017(10)
[2]伊犁河谷红花品种密度播期试验研究[J]. 周慧君,彭云承,程小波,艾合买提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0)
[3]新疆地区药用红花的高光谱特征研究[J]. 刘金欣,郭徵,李耿,岳建伟,卢恒,周骁腾,孟繁蕴,张怡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09)
[4]药用植物红花新疆产地适应性数值分析[J]. 王果平,帕丽达,李晓瑾,石明辉,何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23)
[5]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王秀珍,周相军,王丽.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8)
[6]种植密度和灌溉次数对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宋魁,谭勇,龚昌禄,张立.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07)
[7]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刘超,王林,赵小磊,陈蕴,安维,龚立雄,张修学.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04)
[8]红花2005’走红[J]. 李世全.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06)
硕士论文
[1]密度和采收方法对卫红花产量品质的影响[D]. 邹小双.河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3066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籽粒产量的影响
2.2 5种种植密度下不同采收部位产量形成
2.3 不同采收部位籽粒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
2.4 不同种植密度下分枝花球数量与籽粒品质的相关性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采收部位籽粒品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宁夏红花新品种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 温学萍,金波,赵玮,李惠芸,剡成虎,刘振军,马仁彪. 宁夏农林科技. 2017(10)
[2]伊犁河谷红花品种密度播期试验研究[J]. 周慧君,彭云承,程小波,艾合买提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0)
[3]新疆地区药用红花的高光谱特征研究[J]. 刘金欣,郭徵,李耿,岳建伟,卢恒,周骁腾,孟繁蕴,张怡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09)
[4]药用植物红花新疆产地适应性数值分析[J]. 王果平,帕丽达,李晓瑾,石明辉,何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23)
[5]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王秀珍,周相军,王丽.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8)
[6]种植密度和灌溉次数对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宋魁,谭勇,龚昌禄,张立.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07)
[7]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刘超,王林,赵小磊,陈蕴,安维,龚立雄,张修学.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04)
[8]红花2005’走红[J]. 李世全.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06)
硕士论文
[1]密度和采收方法对卫红花产量品质的影响[D]. 邹小双.河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30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73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