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浅析皮特金研究“代表”概念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6-09-09 07:21

  论文摘要 《代表的概念》是在皮特金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代表”概念。皮特金主要运用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并梳理了政治思想史中的代表观,考察了代表的词源学,对代表的概念这一复杂问题作了出色的阐释。因此,关注皮特金研究“代表”概念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研究方法对进行其他政治概念的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 皮特金 代表 概念

  “代表”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也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词汇。在政治学中,虽然代表不是政治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但却是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制度史中的关键理念与制度。同时也是当代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中频繁使用的概念。如果对此概念似是而非,将影响对政治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解。不过,因其具有复杂性,对代表的概念作出色的分析并非易事,皮特金迎难而上,以《代表的概念》这一经典著作,在代表研究领域贡献卓著,荣获了有政治学诺贝尔奖之称的2003年度“约翰·斯凯特奖”。
  目前,中西方学界对皮特金的代表理论研究较多,但是还缺乏对皮特金研究“代表”概念的方法的关注。实际上,《代表的概念》是在皮特金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因而关注皮特金研究“代表”概念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方法对进行其他政治概念的分析也具有借鉴意义。下文将阐明皮特金用以分析代表的概念的三大方法,分别是词源学考察、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政治思想史研究。

  一、 考察代表的词源学

  词源学的考察为代表的概念分析提供了基础。根据代表的词源,其含义是再次呈现。结合其使用情况,这种呈现是非直接的。皮特金由此用一句话界定了代表的基本含义,足够广泛地包含它在不同背景下的各种用法:“在代表中,某种实际上不在场的事物在非严格的字面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在场的。”
  皮特金在《代表的概念》附论中,进一步考察了源出于拉丁语的代表一词,如何历经演变而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概念。由此阐明了“代表,尤其是人对人的代表,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概念。”并说明了在何种历史契机下,代表开始与民主联系在一起。
  具体而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代表都主要用于描述无生命物。十六世纪末期,与现代代表观含义相同的“代表”一词才首次出现。伴随着议员、议会的出现,代表的词汇谱系日益丰富完善起来,形成了今天的代表含义。在代表一词的发展过程中,其授权方面的意义可能比“代行为”的意义出现时间更早。而随着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代表与民主的密切关系开始深入人心。

  二、用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分析代表的概念

  皮特金关注的是作为一个观念、概念、语词的“代表”,即皮特金的研究主要是“一项概念性的分析”、“一项语词研究”。在皮特金所处的时代,代表概念极为混乱,因而皮特金为达到澄清代表概念的理论目标,选择用日常语言哲学的一些方法对代表的概念进行分析。“语言哲学的方法和假设是全面渗透在我的工作中,对我的各种目的都有不同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皮特金主要借鉴的是牛津派日常语言哲学的领袖人物、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奥斯汀的相关理论。
  皮特金在导论中就表明,她将这样使用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来分析代表概念:
  第一,仔细关注日常生活中对“代表”这个词汇的使用,因为这时人们不会对代表的概念故弄玄虚。
  第二,关注“representation” 这个词和以“represent-”为词根的整个词汇谱系。
  第三,关注这些词语与其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
  理论界极少把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引入到政治学研究领域,因而皮特金使用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研究代表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性。尽管皮特金的研究兴趣主要是政治代表,所做的是一项政治理论领域的研究,但是皮特金在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指导下,有了宽广的研究视野,对代表的概念研究已经超出了政治的背景,对所有使用这一词汇谱系的人类生活领域都进行了观察。她认为“我们就需要对代表一词的所有用法以及它所能使用的所有背景,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澄清。但据我所知,还未有前人从事过这样的系统研究。”
  从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出发,皮特金作了两大研究假设,这统摄了她对代表概念的研究。
  第一个研究假设是,尽管代表一词在不同背景下会以不同方式进行使用,但这些不同背景和方式是可以区分的,代表一词具有可辨认的含义。于是,皮特金根据词源学的知识得出了代表的概念。
  第二个研究假设是,通过弄清代表一词在不同背景下以不同方式进行使用的各种情况,可以全面地理解代表的概念,并解释关于代表概念的已有分歧。正如皮特金所言“通过阐明我们已经拥有的关于这个词是如何使用的知识,这一方法将揭开代表的含义,而这是任何一个单一的定义都不能够做到的。而且,了解这个词如何使用,是了解这个词是什么的一个关键部分。”
  皮特金在专著中运用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生动清晰地阐明了代表像什么、是什么、做什么,进而对代表的概念有了较全面的把握。
  在第一章中,皮特金从霍布斯对代表的界定入手,区分开演员在舞台上表现(represent)一个角色与授予权威的代表以被代表者名义行事(representation)的不同,表明代表的概念可能与被代表者的授权有关。第四章中,皮特金以具象艺术(representational art)为类比对象,说明代表并非要与原物极度相似,代表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复制与呈现。第五章中,皮特金比较了代表与象征,阐明了象征符号的两大功能——进行象征(symbolizing)和进行代表(representing)之间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皮特金用日常语言哲学对代表的类比词进行辨析,分析代他人行为的代表应当如何行为、其角色如何规定、其义务有哪些。总结日常生活中的代表类比词的使用,皮特金发现,人们用了许多不同的词来类比代表这个词,在某些语境下或者以某种方式使用时,与代表的含义相似,但并不相同。因而以这些类比词中的任何一个界定代表都会以略有不同的方式扭曲代表含义。皮特金研究这些代表的类比词,是为了澄清代表的概念不是什么。她的研究方法是根据这些类比词对代表的含义的相似性将之分类成四个主要的群组,然后研究每个群组中的词语在用于表示代表的相似含义时的确切含义。第一组词是最直接地强调代表中的行为要素的词,如代理一词。第二组词是以照顾他人或为他人利益着想的词,如托管一词。第三类词包含代替他人或站在他人立场上的意思,如代替一词。第四类词有派遣之意。皮特金经分析指出,这些类比词没有一种可以充当代表概念的等价物,因为在代他人行为意义上的代表,不是简单的代理、代替、托管、派遣。从第七章开始,皮特金主要运用政治思想史的资源,考察了遵命与独立之争中的代表。

  三、研究政治思想史中的代表观

  皮特金指出,《代表的概念》不仅仅是单纯的概念性分析,还试图对政治思想史进行研究,追溯政治理论大家们对代表的处理。因为“代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技术性的、政治性的词语,政治理论家是关于它的最持久和最重要的谈论者。语言哲学所能揭示出的关于代表概念的任何东西要在政治理论上变得有意义,就必须都用到政治理论家们的观点和问题上去。
  在《代表的概念》一书中,皮特金大量利用了政治思想史中涉及到“代表”的理论资源。在代表概念讨论的开端,皮特金探究了使用英文对代表进行第一次广泛而系统讨论的霍布斯著作中的相关论述。霍布斯强调了代表要基于他人的授权,并以他人的名义行动。授权是成为代表的关键。然而,霍布斯的定义引发了对代表的困惑—— “一个人没有代表他所应代表的人的这种事根本就不存在”。接着,皮特金又梳理了许多政治理论家和政治科学家的相似观点,总结出代表的授权观。
  在论述描绘行代表时,皮特金总结了许多比例主义者的代表观,如托马斯 黑尔和密尔。在论述象征性代表时,皮特金对法西斯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清楚指明了象征性代表的危害。
  综合了政治理论大家们关于代表之于选民的遵命与独立之争的讨论,皮特金勾勒出了一个从极端遵命到极端独立的代表理论的图谱,在二者之间有较大的可供选择的余地。所谓遵命即是代表遵从选民们的委托,对选民们的利益与意见亦步亦趋。委托论与独立论之争是代表理论中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委托论强调代表应当做选民希望他做的事情,如果代表的行为与选民的需求无关,那么这些选民事实上就没有被代表。皮特金以英美自由主义者为例阐明了这种代表观。麦迪逊认为可以通过让不同代表们对各自选民们的利益的代表,达到平衡国家中的各种党派集团的目的。功利主义者边沁、密尔,主张每个人都是个人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应当让代表们遵从选民们的意见。委托论走到极端将难以实现代表,因为每个人的利益都具有主观性,代表难以代表这些分散的、主观性的利益。比如,卢梭认为个人的意见、渴望、意志非常主观,只能由个体去界定,议会的代表是不可能的,没有理由假定代表者的意志与被代表者的意志是一致的。在现代,一些多元主义者也碰到了这种难题,认为没有人可以代表他人。
  独立论强调代表不应当被变幻莫测的选民意愿所左右,代表在国家立法机关和公共利益中具有独特作用,皮特金以伯克的政治理论为例阐明了这种主张。
  伯克认为,代表应当为选民的利益而行动,但这种利益不是主观的,而是有待代表通过自身智慧与经验发现的客观利益,因此代表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种代表观推向极端,,代表也将不复存在,因为代表没有回应选民。委托论与独立论都涉及到忠实的代表的价值以及这种代表的可能性的问题。不过,在委托论与独立论之间还存有范围很宽的可能立场,这些代表观的可能立场取决于“对被代表者是什么、对利益、福祉或意愿的性质、对代表者和选民的相对能力,以及对代表者所必须处理的问题的性质”所持有不同看法。

  四、结论

  在皮特金所处的20世纪60时代,民主已是大势所趋,代议制民主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代表则是频繁使用的活跃的政治概念。但当时对代表概念的认识是混乱不清的。皮特金致力于全面分析代表的概念,澄清以往代表理论中的困惑。她主要运用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并梳理了政治思想史中的代表观,考察了代表的词源学,对代表的概念这一复杂问题作出了全面的阐释,为此后代表理论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编号:111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111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