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_国际产业转移助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发布时间:2016-11-23 19:04

  本文关键词: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随后李克强总理在各种场合不断提及要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目标一经提出,立即举国关注,全球瞩目。什么是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升级,动力从何而来,结构如何调整,产业如何布局,制度变革应怎样跟进,宏观调控怎么健康实现?对此,国内学者、官员纷纷建言献策。中国经济升级版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单纯追求、有色、煤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生了4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最近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由此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

  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无愧成为世界发展史的第二次“世界工厂”。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美国在确立了全球经济和产业技术领先地位后,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引进并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美国则在此轮国际产业转移过程顺利完成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科技革命推动发达国家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美、德、日等国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轻纺工业大量向外转移。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积极把握这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轻纺工业,启动了真正意义“外围”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美、德、日等国转移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积极主动地完成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和转换,牢牢占据着产业链高端部分。

  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在这一阶段,美、日、德等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将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亚洲新兴经济体承接了美、日、德等国转移出来的重化工和微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并且把部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带动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中国内地地区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除了对东亚“四小龙”产业的承接,中国内地地区还以其广大的市场吸引了日本、美国和欧洲大量投资,中国内地地区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国际地位。同时美国和欧洲、日本完成了他们的产业升级。

  其次从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特征和现状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导致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1。国际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满足东道国的本土市场消费需求。2。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重要性日益提高。 3。研发中心伴随着生产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4。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5。围绕发挥能源和原材料优势的国际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加强。6。围绕获取技术和科研成果的产业转移日益突出。同时我国目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是1、我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2、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大量的、优质低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比较成本优势。3、我国拥有消费各个层次产品的巨大的内销市场,这个内销市场也是吸引国际产业转入的一个巨大优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的、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即使中国劳动力成本高于周边竞争性国家,但是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生产活动也很难完全转移出去。5、我国目前政局相对稳定,从具有承接国际产业的政治基础,6、我国目前具有丰富的外汇储备,并且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巨大的引力

  此外,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日趋活跃,成为中国产业外移方式的新亮点,集群式走出去不断推进,民营及地方企业异军突起,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正在形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额几乎每年以翻几番的速度增长。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额达到了历史性的652亿美元,较2011年增54%,而2008年这一数字还只是103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达255亿美元,在交易数量上中国民营企业将引领海外并购市场,但就交易金额而言,国有企业仍然占主导地位。根据已披露的交易数据分析,国有企业积极锁定原材料、能源和资源型的投资目标。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高科技、消费类行业则更具有吸引力。同时我国已经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能过剩的产业转移到其他新型经济体,解决了中国目前土地、人力资源、环境、能源制约中国经济升级发展的瓶颈,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将对中国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是具有难得的市场机会,加快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发展,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结合模式必将支撑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蓝图,也必将能支撑实现“中国梦”。

(责任编辑:DF104)


  本文关键词: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188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