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文学翻译及世界文学地图重造一“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探讨

发布时间:2016-05-13 10:30

绪论

在《道德经》中,老子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墉,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3。尽管老子表达的是认识论上的无为思想,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读者确实可以“不出户”,借助翻译来认识“他/她世界”的文学。即是说,翻译是架构自我与“他/她世界”的一座桥梁,这是因为人类因语言的多样性不得不借助翻译才能走进彼此的世界。古今中外,人们对翻译的认识概莫如此!《圣经》记载了人类因语言的多样性而不得不重建“巴别塔”(theTowerofBabel)一翻译起源的故事。记载华夏文明的《礼记》中也有关于华夏各民族因各地语言差异借助翻译进行交往的记录。由此可见,在人类关于翻译的最初记载中,翻译扮演的是居间媒介的角色一跨越语言的疆界,沟通人类的心灵。翻译是为着沟通的预设也就似乎合乎逻辑地引向文化对话的命题。于是,一直以来,将翻译沟通与文化对话互为因果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更愿意相信文字的交往是“致力于促使人类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友好的伟大事业。”5古今中外名家也就有形象地将翻译喻为“媒婆”的传统“。尽管言者对翻译多持鄙薄态度,但在他们看来翻译促成的毕竟是一桩“喜事”。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学,其跨越语言文化疆界、在译入语文化落户扎根的迁徙也常常被形容为文学的异国联姻。例如,苏曼殊所辑汉译英诗集就以《文学因缘》命名’。在这里,文学翻译被乐观地想像为文化“两情相悦”的见证。
.........

第一章谁在翻译?一影响“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的因素

第一节国际政治新格局与世界文学秩序的重构
阿诺德•凯特尔认为,遭遇美国帝国主义文化渗透的现代英国文学已发生了“美国化”的转变,因此,现代英国文学已走向反动、颓废的道路。2《世界文学》1959年2月号刊载苏联学者伊娃萧娃的文章《殖民主义的崩溃和英国文学》,介绍了现代英国文学中“揭发英国殖民主义罪恶”3的作家与作品。1950年代末期英国在全球范围的殖民体系开始土崩瓦解。曾经饱受殖民欺凌而今已迎来解放的中国对于各被压迫的民族的解放运动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此时,中英关系在英国殖民地埃及与印度上的问题发生严重冲突。因此,这篇文章的刊载在时间上不能说只是一种历史巧合而已!19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文学的地位发生了相应变化,其在此前中国文艺界规划的世界文学秩序中“王者当道”的光环在“打倒修正主义”的声音中渐渐褪去。然而,这一变化并没有给被打入“冷宫”的西方文学任何翻身的机会。中西政治格局的坚冰依然如故,文学的交往自然也无法迎来她的春天。取代苏联文学地位的是亚、非、拉文学。作为文化“他者”的英美文学依然在“十七年”构建的世界文学秩序边缘徘徊,并且在1960年代国内“阶级斗争”高涨,整个社会渐渐走向自闭的新形势下被逐渐抛弃。

第二节国家权力话语对英美文学翻译的赞助与制约
1950年代初翻译计划化、组织化的具体实施首先是通过建立一个统一、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协调新中国翻译工作的开展。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成立的时候就设立“翻译局”,足见国家对翻译工作的重视。在翻译局的组织指导下,1951年,第一届全国翻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翻译局局长沈志远在会上作了《为翻译工作的计划化和提高质量而奋斗》的报告,强调新中国翻译计划化的重要性。1951年,申伏在《翻译的计划化》一文中也指出,“今日翻译要好,要满意,要效率高,第一必须建立组织,编制计划,彼此联系,互相配合,集体执行。一个口号就是翻译的计划化。在翻译上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茅盾作了《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的报告。茅盾指出,“文学翻译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主管机关和各有关方面,同意拟订计划,组织力量,有方法、有步骤的来进行。”’在翻译局的领导下,这些会议和文章为1950年代翻译工作的展开作了重要的指示。


第三章如何翻译?一“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改写策略举隅..116

第一节语词翻译的历史玄机.......117

第二节从“译者”代言到译者隐退:注解、内容提要、序跋......124

第四章“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的经典化与边缘化......158

第一节《牛蛇》的经典之路.........159

结语..........198

第四章“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的经典化与边缘化


第一节《牛蛇》在“十七年”的经典之路
从英国到中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牛蛇》穿越时空隧道的旅行犹如蝴蝶经过了蛹的幻化。《牛蛇》在中国“十七年”间的“来世”超越了其在本土平庸的“前生”。此种命运的巨变早己超越了文本的力量所能说明的。从翻译到传播,“十七年”对《牛蛇》的革命图解反映了文本在时间与空间的旅行过程中改写者对文本的操纵。这种披着“苏联茧子”‘的操纵遮蔽了读者基于文本自身质素的深度反应。“十七年”的革命图解与历史潜流中的边缘阅读、当代解读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揭示了《牛蛇》文本内部丰富的实质。一言释之,《牛蛇》在“十七年”间万众瞩目的经典化历程既反映了那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的“操盘”,也揭示了人性不曾泯灭的读者的叛逆!

第二节法斯特作品翻译变奏曲
与此同时,评论界、文学史也参与了其“进步”形象的建构。当然,中国知识界关于法斯特的“进步”的认识全部来自苏联对他的“包装”。“(他的作品已被美国政府宣布为违禁品)在苏联,他的主要名著都被翻成俄文而且受到热烈欢迎。”‘《翻译月刊》1950年第3卷第2期刊登苏联学者M.罗曼诺夫的文章《美国进步文学问题》这样介绍法斯特:“这个有才气的作家,是一个最出众的和平战士。很赞美他的历史小说,因为在小说中,他揭露了官吏所臆造来遮掩美国历史的神话。他的最佳的作品,暴露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从开始到十九世纪下半纪的真正意义。”’《文艺报》1951年第3卷第12期和第4卷第2期分别刊载了译自《苏联文学报》的文章《霍华德•法斯特的‘个别事件’》和《进步文学的创作纲领一评法斯特新著<文学与现实>》。《译文》1954年9月号则登载了苏联评论家E.C.罗曼诺娃的长篇论文《霍华德.法斯特》全面介绍法斯特的创作及“进步”思想。罗曼诺娃这样说道:“美国杰出的作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法斯特,在领导争取和平与自由的美国文化工作者中间,是站在最前列的人们之一。”3《译文》1955年7月号登载的莫蒂廖娃的文章《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文学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重点介绍了法斯特的“进步性”。1956年的《英国文学史教学大纲》甚至将法斯特作为“现代美国文学”的重要作家纳入教学大纲
..........

结语

同样,从对英国文学的世界性旅行的考察来看,英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也呈现不同的模式。英国文学厚重的历史底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深厚的人文关怀不断地召唤着世界各国学者为她修史立论。根据王佐良、周环良关于英国文学史的研究,这些反映不同国家文学诉求和艺术品位的文学史模式大致可分为:英美模式,法德模式和苏联模式。英美传统和法德传统更为相似:具有学术性和可读性,但系统性不强,而苏联传统则恰恰相反,系统性强但政治性多于文学性‘。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学史体现了各国不同的英国文学视域,直接反映了英国文学在各国的翻译传播模式。因此,如果把原语文化中的英美文学比喻为一面折射着英美作家精神世界的镜子,那么世界性视野所架构起来的英美文学图景就是折射着世界各国文化复杂多样精神世界的多棱镜。英美文学在中国100多年的旅行中通过翻译方式建构起来的英美文学世界则是这个多棱镜中的一个切面。它折射着百年中国独特的精神视野,展示了一个“中国化”的英美文学图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化”的英美文学图景的构建方式是中国语境中世界文学图景构建的一个缩影。查明建认为,“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内,对大部分作家来说,世界文学语境实际上是根据中国的文学文化需要作了选择、剔除的一种自我选择的‘中国化’的语境,即翻译文学营造的世界文学语境,它与自在状态的世界文学语境在广度上要狭小。译介总是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排斥相异的东西,即进行‘文化过滤’。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4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44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