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简论对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06-27 21:25

  论文摘要 体能状况是警察实战能力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警察队伍的实战能力,各公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在校公安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公安院校中体能训练课程的开展状况,认为针对不同个体实施分层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改进现有的体能训练方法,完善体能训练体系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体能训练效果。

  论文关键词 公安院校 体能训练 分层教学

  目前,大部分公安院校都没有专项的体能训练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都是沿用军事院校、体育院校的训练大纲,聘请部队教官或者体育教练指导训练。体育院校的体能训练遵循的是竞技体育的规律,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相关运动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军事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提升战士在野外的单兵以及配合作战能力,二者的体能训练目的和方法都与警察体能训练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根据未来警察职业的需要,研究公安院校自己的体能训练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公安院校体能训练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公安院校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
  公安院校的体能训练有两个较为显著的问题:(1)体能训练课时不足,无法完整地将教学计划的内容传授给学员;(2)部分院校倾向于用擒拿、散打等战术素养的训练课程替代体能训练。甚至有部分学员相信战术、技能训练可以替代专门的体能训练。他们的问题在于未能深刻认识到体能对于技战术的掌握和运用的保障功能,没有良好的体能作为支撑,再高超的技战术也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公安院校体能训练方法的盲目移植
  在公安院校的教员队伍中,大部分来源于体育院校或是部队训练人员。在体能训练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员会不由自主地将原有的竞技体育或军事素养体能训练的方法移植过来,存在着与警察工作特点相偏离和脱节问题。比如力量训练,主要的练习方法依然是几个常用的杠铃姿势,长期进行这种形式的训练,会导致学员在负重能力上升的同时,灵敏协调能力下降。在速度训练中,主要的训练内容包括起跑、加速跑、冲刺跑等,这基本是沿袭竞技体育短跑项目的训练方法,与未来警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反应速度、变向速度等要素大相径庭。
  (三)公安院校学员体能训练量不达标
  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阶段性提高体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循环往复的坚持训练,才能最终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反之,如果缺乏系统的,一定量的体能训练,那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据一些公安院校的教员反映,部分院校偏重公安理论基础的学习,对体能训练不够重视。在课时十分有限的前提下,仅够传授一些基础的训练方法,而没有多余的时间组织训练。训练量的匮乏导致许多学员的体能状况不进反退,甚至体育不能达标。
  (四)公安院校体能训练手段单一,缺少娱乐性
  在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程中,由于受到器材和场地的限制,训练手段比较单一,甚至有部分学员反映训练手段在一个学年甚至整个在校期间都基本没有变化。相比于各种球类项目,体能训练本来就比较枯燥,缺少娱乐性。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训练手段过于单调,很容易使学员产生厌倦感,机体产生疲劳。

  二、 公安院校体能训练的相关因素

  (一)学员因素
  公安院校的学员在入学时身体素质有所差异,有的比较全面,有的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个人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的基础,其差异性使得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方法很难兼顾每个个体,再加上每个学员对于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同,态度迥异,使得体能训练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教员因素
  体能训练既包括学员的练习,也包括教员的训导。部分学员在入学以前很少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对公安学校的体能训练所知甚少,他们在体能训练课中的练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员的组训能力。因此,负责公安学校体能训练的教员需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养(包括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过硬的专业技术),要能够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与内容,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引导学员全身心地投入体能训练,同时也要注重训练疲劳后的恢复。
  (三)学校因素
  要想实现体能训练的预期目标,除了教员与学员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物质环境条件也是不可或缺的。公安学校的体能训练相关的物质环境包括宽阔的场地、配置齐全的专业器材、教材的使用、课时的安排等内容,它们是学员提高训练效果的根本保证,值得校方高度重视。



  三、 对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实施分层教学

  (一)体能训练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程中开展分层教学,就是从公安院校学员素质差异性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以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为目标,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改变以往体能训练课“要我练”的模式 ,自觉意识到“主动练”的重要性和意义,自发地投身体能训练。
  (二)体能训练分层教学开展的途径
  在公安院校实施分层教学之前,教员需要对学员进行一个专项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学员平时的训练状况判断学生所处的层次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体能训练开展的过程中,教员也要随时追踪不同个体训练状况的变化,定期的进行阶段性检测,做到根据动态信息及时调整学员的层次级别,提高其训练积极性,保证训练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员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目标,使学员能够按照符合自身能力的教学进度进行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
  此外,教员要致力于构建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一视同仁,针对各自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学员树立信心,防止成绩优异的学员出现骄傲自满、成绩不理想的学员出现灰心丧气的现象。
  在阶段性教育任务结束后,教员要及时做好各种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为下一个阶段性任务的开展做好准备。
  (三)体能训练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在体能训练课程中开展分层教育,不仅有助于调动不同层次水平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于教员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施分层教育,教员的备课、授课、指导、布局等教学任务量明显增加,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员的主动性得以调动,业务水平也得以提升。
  因此,在公安院校的体能训练课程中实施分层教育能使教员、学员都从中获益。

  四、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的发展对策

  (一)深化对体能训练的认识
  在公安院校的体能训练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体能训练绝不仅仅是为了体能达标(或者合格),更重要的是提升学员的软实力,为将来投身于公安事业做好准备。警察软实力是警察队伍的精神境界、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养、实战技能(包括体能)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人民警察队伍的公共形象 。要想获得公众的认可,警察队伍必须展现出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以及预防和打击犯罪能力,而这些能力与警察自身的体能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体能状况使得警察能够适应各种恶劣、复杂的环境,并能够有效减少在危险状况下的受伤和牺牲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公安院校中开展体能训练是提升未来警察队伍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二)改进体能训练方法,完善体能训练模式
  目前在公安院校中开展体能训练的模式主要包括力量训练、技能训练。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这些训练方法和模式大多来源于军事院校或者体育院校,缺乏系统性。部分动作由于难度较高隐藏了很大的风险性,很容易造成身体受伤,影响学员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制定统一的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程大纲和教材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在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程大纲中应当指明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模式和方法。(1)提出一个包涵体能训练课程的时间安排、教材使用、教员配备、训练阶段性目标等内容的稳定模式(比如将体能训练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以达到不影响其他理论类课程学习的目的)。(2)在早晨安排与体能训练相关的例行练习,其内容涵盖警标达标的各项测试内容。在低负荷训练恢复体能的同时,优化学员的纪律作风,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3)在格斗等技战术课程中穿插身体素质的练习。良好的技战术素养是警察所必备的能力,然而其发挥程度是建立在体能基础之上的。因此,格斗练习与体能训练交互进行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改善公安院校体能训练相关设施条件,丰富学员体能训练方式
  目前公安院校的体能训练设施主要针对格斗、射击等技能训练,专门用于体能训练的设施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比如在力量训练方面,除了基础的哑铃、杠铃等器械,还应该进一步补充卧推训练架、挺举训练台、力量训练台等设备,丰富学员体能训练方式,增加体能训练乐趣。
  (四)完善公安院校体能训练教员、学员考核体制
  为了使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能够行之有效的开展,我们应当完善教员、学员考核体制。(1)体能训练教员的专业知识、教学主动性将直接影响着体能训练的效果。一方面,院校应当有计划、分批次地对教员队伍进行专门化培养,提高其体能训练方面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不定期地对教员的教学方式及效果进行检测评估,激发他们的教学主动性。(2)公安院校的部分学员在校期间对体能训练重视性不够,很少参与导致无法通过毕业考试。可以适当增加阶段性体能测试,使体能状况不佳的学生产生危机感,自觉主动地重视体能训练。

  五、结语

  体能是警察发挥格斗等技战术能力的基础,公安院校的学员是未来警察队伍的有生力量。因此,公安院校和训练课程教员都必须高度重视学员的体能训练,结合自身特点,有的放矢的实施分层教学,帮助学员以健康的体魄和满腔的热情投身公安事业。



本文编号:62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62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