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表达到集体运动:"朱令事件"中的网络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13:45
1994年,我国与国际互联网对接,正式成为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信息投入创造了条件,二十余年间,越来越多的公民连接互联网进入网络社区成为了网民。而利用互联网参与各类热门事件,俨然己变成了当今社会的常态。饱含争议的朱令中毒案件就在这一情况下高调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汇聚各方舆论的特殊场域。在这场带着救援心态的围观中,网友的参与行为从最初级的信息传播、个体表达,升级到网络请愿、在线捐款等集体行动,并最终形成定期探望,完成了线上到线下的交接。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3年至2014年中,网友在朱令事件中的参与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网友在该事件中的参与程度渐次深入,同情、愤怒、黑色幽默情绪贯穿始末;分散各地的网友拥有高度一致的参与目标,对网络失范行为持宽容态度;此外,网友的参与还表现出期待协商和反官方倾向并存的特征。为了解网友参与行为从个体表达升级到集体行动的原因,以网友登录白宫网站为朱令签名请愿这一事件为例,发现动员在这其中起到巨大作用。参与主体趋同、极端化、集体无意识等多重心理促成了在线动员的成功,外部而言,官方、民间、海外舆论场合作竞争,提供了强劲的动员市场,而国家自上而下的示好暗示了网络参与的良好前景,为动员的开展提供了政策环境的保障。尽管参与主体还面临着激进话语亚群权力扩张、强制性传播泛滥、网络救助监管缺位等困境,但是不得不承认,网络参与正越来越发挥正面作用,尤其是在朱令这种与广大网友“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事件中,越来越多的热心网友参与其中,丰富了民间救助的形式。而网友对此案的关注,更形成一股监督力量,打破了公共空间的话语垄断。比起压制和应付,对于这股新兴力量,我们应当鼓励和引导,使其朝着理性有序的轨道行进。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关于促进公众有序网络参与、提高参与效率的若干建议:采取适度情感行为,提高组织化程度;延伸参与周期,培养具有广泛认同感的活跃用户;摆脱媒体治理依赖,与政府开展良性互动等。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
页数:61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具有争议性质的朱令事件
二、朱令事件相关文献、报道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深度访谈法
第一章 朱令事件中的网络参与概况及特征
第一节 2013—2014年朱令事件中的网络参与情况回顾
一、事件潜在阶段:同类案件发生,当事人同学旧事重提
二、事件发作阶段:网络舆论井喷,集体行动爆发
三、事件蔓延阶段:三个舆论场互动交锋,北京警方正面回应
四、事件衰退阶段:线上参与转为线下志愿活动
第二节 朱令事件中的网络参与特征
一、参与程度渐次深入,浓烈情感贯穿始末
二、参与目标高度一致,宽容看待失范行为
三、参与态度两极分化,期待协商和反官方并存
第二章 从社会动员视角探析集体行动爆发原因
第一节 “白宫请愿”动员过程
第二节 网络动员成形原因探析
一、作为个体和集体的网民多重心理促成在线动员
二、民间、官方、海外舆论场提供观点市场
三、政策环境影响动员效果
第三章 朱令事件中的网络参与效应
第一节 网络参与的正面建构
一、整合民间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爱心接力
二、强化监督意识,打破公共空间话语垄断
第二节 网络参与的负面效应
一、激进话语亚群权力扩张导致参与主体污名化
二、互联网强制性传播泛滥导致公众认知钝化
三、组织者身份尴尬导致互联网救助监管缺位
第四章 关于促进公众有序网络参与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提升公众网络参与效率建议
一、采取适度情感行为,提高组织化程度
二、延伸参与周期,培养具有广泛认同感的活跃用户
三、摆脱媒体治理依赖,与政府开展良性互动
第二节 公众的选择:网络参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结语
附录A:朱令事件中的网络参与状况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期刊论文
[1]话语转译与意义勾连:网络集体行动的多元逻辑——以“南京梧桐树事件”为例[J]. 石义彬,林颖,吴鼎铭. 当代传播. 2014(06)
[2]网络集体行动发生的理论脉络探析[J]. 胡海涵. 领导科学. 2014(11)
[3]从意义建构到共识达成——关于网络集体行动的一个解释模型[J]. 白淑英,崔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4]集体行动与集体行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分析[J]. 朱志玲. 理论月刊. 2013(10)
[5]谣言、传播媒介与集体行动——对三起恐慌性谣言的案例分析[J]. 郭小安,董天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09)
[6]污名化:“网络暴力”的风险效应及其现实隐喻——以“李刚门”事件为分析个案[J]. 姜方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2(05)
[7]网络集群的自组织特征——以“南京梧桐树事件”的微博维权为个案[J]. 曹阳,樊弋滋,彭兰.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8]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以2008年网络事件为例[J]. 李婷玉.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9]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J]. 张乐,童星. 社会科学研究. 2010(06)
[10]资源动员理论及其研究维度[J]. 石大建,李向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博士论文
[1]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 陈华.中共中央党校 2011
[2]新媒介与中国公民参与[D]. 严利华.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公益组织应用新媒体进行社会动员的研究[D]. 岳魁.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134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1341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