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本文关键词:组织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原标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更加注重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指向。江西是革命老区,是群众路线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光荣传统,也有着在赢得群众广泛信任和支持下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当前,全省广大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要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宗旨意识淡化、责任意识弱化、服务能力不足等倾向性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理念
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为群众服务的直接责任,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理念,要始终牢记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始终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主要原因还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意识,丢弃了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使一些地方的干群关系变成“油水关系”、“蛙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党的各级组织都要从讲党性的高度出发,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树立群众第一的理念。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和关切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做好工作的原动力,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一根本标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群众之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成效。党员干部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才会被群众当亲人,党员干部和群众才能“鱼水情深”、“血肉相连”、“水乳交融”,基层党组织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战斗力。
做强服务队伍,拓展服务载体
基层党组织扎根基层、直面群众,肩负着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直接责任。但是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缺乏干事创业的能力和劲头,安于现状,面对贫穷落后局面和复杂棘手问题束手无策,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诚意和能力,使群众敬而远之;也有的虽然愿意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但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时常常显得有心无力,不善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往往使群众对党的利民惠民政策知之甚少,容易陷入不理解、不领情的尴尬境地,使党的正确主张难以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也难以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不足直接关系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水平和成效。
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我们工作的价值追求和衡量标准,把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既要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好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能力强的党组织带头人,又要继续有计划地选派有能力、有干劲、能吃苦、能开拓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基层挂职,特别是到村级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既要加大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力度,把一大批优秀青年、先进分子吸引到服务群众的队伍中来,又要用好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立志于本土创业推动家乡发展的“热心人”和“能人”。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素质提升机制,探索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基层干部按需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要推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社会载体加快发展。基层党组织要善于依靠社会服务载体延伸服务触角,以党组织为“点”,带动社会服务载体这个“面”,逐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各种为民服务载体为补充的立体化为民服务网络体系。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不能靠少数党员干部“唱独角戏”,还要靠“两新”组织等载体延伸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之手,如通过创建村民理事会、专业合作社、党员中心户等组织或形式,抓生产发展、促社会服务等重点事项,充分调动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加大基层投入,提高服务能力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服务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以工作的实际成效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然而,目前大多数乡村的基本现状是财力不足、运转困难,不仅制约了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针对这种现状,2012年我省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大了对基层组织在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对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应当成为一种常态,即持续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输血”力度,并使之制度化。首先,应当加大对基层特别是村级财政的支持力度,让基层真正有能力管好群众期盼的事、有钱办群众想办的事、有场所让群众参与议事。其次,逐步提高村组干部的待遇,扩大村干部纳入基本保险体系的覆盖面,让基层干部能全身心投入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第三,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拓展优秀基层干部的上升空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激活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正能量。第四,建章立制规范好服务群众的工作程序,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刀刃上,堵住资金使用上的“黑洞”,取信于民。
创新工作方法,提供满意服务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给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党员干部服务思维滞后,安于现状,对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茫然待之,容易造成群众工作的盲区和盲目化;一些党员干部服务方式简单落后,如对互联网的使用不熟悉,在信息化时代这显然已经落伍,容易造成群众工作的低效化;一些党员干部服务内容陈旧,不仅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满意,还容易造成误解甚至激化矛盾。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生产、工作、生活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为基层着想、为基层服务的工作力度,形成上下同心合力、多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用乡情乡语解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重要战略决策;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现代传媒手段了解舆情,借助移动短信、QQ 群、微博等媒介,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密切与群众的关系;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居联建、跨区域联建等新模式,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方面形成强大的合力;积极探索“群众信息服务站”、“群众说事室”、“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模式,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诉求受理、困难救助、无偿代理等全方位服务。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抓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新时期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需要,应该成为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还应该成为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新内容和新起点,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的新共识和新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更加紧密地依靠群众,更加广泛地团结群众,更加勤勉地造福群众。
(作者系省社科院党组书记、研究员)
本文关键词:组织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13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