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作者博士论文英文摘要的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英作者博士论文英文摘要的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
【摘要】:摘要在学术文章中扮演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阅读摘要,读者可以对文章的价值有一个初步的结论。本文对中国作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写的博士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了对比,试图在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方面,找出其相似点和差异性,并尝试分析产生相似点和差异性的原因。 本文共选了120篇工程类和语言学类博士论文英文摘要,每一篇的小句总数目控制在15-35之间。共建立了4个语料库,每个语料库中30篇英文摘要,分别是:工程类中国作者写的英文摘要;工程类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写的英文摘要;语言学类中国作者写的英文摘要;语言学类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写的英文摘要。120篇英文摘要中,60篇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写的摘要从PQDD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选择,60篇中国作者所写的摘要从中国博硕论文数据库中选择。 本文在韩礼德(2000)主位理论的基础上对主位结构中的主位类型以及标记性主位进行了研究,把所有的主位分成了简单主位和复项主位。在复项主位中,又特别指出并统计了语篇主位和人际主位。同时,本文还对4个语料库中的标记性主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主位推进模式上,本文采用了黄国文(1988)提出的模式类型,,即平行型,连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并列型,衍生型。 通过研究发现,在4个语料库中,简单主位比复项主位更受青睐;非标记性主位要多于标记性主位;平行型,连续型,集中型主位推进模式是最频繁使用的三种主位推进模式。因此总体上在主位类型选择,标记性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使用上,中英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工程类英文摘要中,中国作者使用的标记性主位要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使用的标记性主位多;在工程类和语言学类英文摘要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采用的连续型主位推进模式要比中国作者采用的多;在工程类英文摘要中,中国作者采用的交叉型主位推进模式要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采用的多。 因此本研究认为,简单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应是英文摘要写作的首选,但语篇主位是必要的,它能在语篇组织上起到连贯衔接的作用。同时在主位推进模式上应该多加思索。虽然不能绝对地说某一种主位推进模式要比另一种好,不同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时候一种不恰当的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会让读者感到迷惑,甚至不能吸引读者继续读完摘要。因此为了能够让读者,尤其是母语为英语的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中国作者应用英语来思维,并努力选择合适的主位以及主位推进模式使文章达到统一性和连贯性。
【关键词】:对比研究 英文摘要 主位结构 主位推进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3
- 1.1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11-12
- 1.2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resent thesis12-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24
- 2.1 Studies on abstracts13-14
- 2.2 Studies on thematic structure14-18
- 2.3 Studies on TP patterns18-21
- 2.4 Summary21-24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24-33
- 3.1 Research questions24-25
- 3.2 Data collection25
- 3.3 Measurement of thematic structure25-29
- 3.3.1 Identification of themes and their markedness25-27
- 3.3.2 Classification of themes27-29
- 3.4 Measurement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s29-32
- 3.5 Data analysis32-33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33-49
- 4.1 Differences of thematic structure33-41
- 4.1.1 The preferred type of theme in each corpus33-36
- 4.1.2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36-38
- 4.1.3 Markedness of themes in English abstracts38-39
- 4.1.4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39-41
- 4.2 Difference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s41-47
- 4.2.1 The preferred 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s in each corpus41-43
- 4.2.2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43-47
- 4.3 Summary of results47-49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49-52
- 5.1 Major Findings49-50
- 5.2 Implications50
- 5.3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50-52
- References52-55
- Appendix Ⅰ55-58
- Appendix Ⅱ58-61
- Appendix Ⅲ61-63
- Appendix Ⅳ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学术期刊英文摘要语篇建构模式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李国庆;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老人与海》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7期
3 曹慧玲;;英语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连贯[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年01期
4 王春娥;;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宋晓舟;;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与四级语篇分析——功能语篇分析对CET-4阅读文章的启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1期
6 乐思伟;;主位推进模式与翻译[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素芬;;主位推进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8 王旭华;;《热血、汗水和眼泪》的主位分析[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9 李孟君;;英语广告语篇的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陈雁;及物性、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类[J];邯郸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舟;;化妆品广告的语篇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郑建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布什每周电台演讲主位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卢普庭;;利用主位推进模式提高学生语篇阅读理解能力[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建华;;从主位推进模式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华;;从主位结构角度对比分析英语语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书勤;;主述位结构理论在英汉民歌对比中的应用——对英汉两首同题材民歌的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莉;;浅析主位述位结构及其对翻译的指导[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峰;顾兆平;;谈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陈鲳;;提高撰写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水平[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师 王传涛;嘘,咱是国际大都市,请说“ENGLISH”[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吴昌红;如今“博士不博大学不大”[N];新华日报;2004年
3 林行止;OK从何而来[N];东方早报;2011年
4 王文才;E-Learning,时代企业培训管理新方式[N];国际商报;2001年
5 牛虹;如此“过关教练”[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 李凌翌 缪琴;聚变能讲台上的23分钟 实验室里的两年心血[N];成都日报;2006年
7 北京体育大学外语系主任、教授 田慧邋董磊 整理;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N];经济日报;2008年
8 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 田春林;校长,你心中的论文姓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陈志瑞 《外交评论》执行主编;一点感悟,十分感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尹闻;科技论文这样写[N];中国测绘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华;对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者在英语学术论文中主位结构使用状况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有诚;[D];复旦大学;2012年
3 延宏;社会文化与语用认知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张克;人IgE抗体生成和调节机理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5 Muhammad Shahbaz;[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之构建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程冰;英语学习中的辨音与发音关系及语音训练新方法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蕾;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医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王显志;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马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认知策略培训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琳;英语学术期刊英文摘要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毅华;中英作者博士论文英文摘要的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韩利姣;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胡婕妤;一项关于主位推进模式在汉英交替口译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赵婧;英汉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主位推进模式[D];外交学院;2010年
6 梁萍;四类英语新闻报道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吴苗露;中英新闻访谈中的主位选择及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索妮;政治与娱乐新闻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鸿;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贾志芳;中外医药企业简介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9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96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