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黑龙江省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政府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1 15:4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背景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当前世界正处在复杂多变的时期,金融危机余威犹在,国际格局亦在发生转变,一方面,新兴经济体表现强劲,东亚国家崛起;另一方面,多边贸易机制正向区域内经济体制转化,当前,东西方学者和政治家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亚洲各国先人一步,在20 世纪末期就已先后开展以“丝绸之路”为概念的国际合作,比如韩俄联手提出力推“钢铁丝绸之路”;印度也提出了自己的“联通中亚政策”;美国也在 2011 年提出过“新丝绸之路”计划  ;直到 2013 年,中国中央政府审时度,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的战略格局和新思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和扩展。由此以欧亚地区区域合作为议题的大国博弈渐次升级。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独特的时代因素。首先,中国经济到了面临重大改革的关键阶段,相应要求对外开放格局和贸易伙伴跟随发生变化,影响国内改革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矛盾也渐渐显露出来。二是双边、多边贸易机制成为国际合作的主流,国际合作全球化要求中国加速融入国际社会关系中,因此如何激发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力、发展活力和合作潜力,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投资格局,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1]三是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争取的消费市场和贸易伙伴,但同时也酝酿着险峻的能源危机,作为能源进口大国,尤其原油严重依赖进口一直掣肘中国,现今马六甲海峡是原油唯一的运输渠道,突破马六甲困境扭转我国能源危机形势对现在的中国十分重要。

中国的丝绸之路计划在历史上和地缘上都具有直接优势,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上海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日益国际化和多样化,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有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复兴丝绸之路的动机持警惕和怀疑的态度,甚至“中国威胁论”尘嚣再起,正是因为中国实力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随之加大,因而备受争议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一带一路”的内涵和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背景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展开政府行为的背景

“一带一路”自提出之后,不仅被列入十八大三中全会的重要决议,而且是中国领导人全力推动的顶层设计对外战略,现今已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部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提案,以长期的开发计划的合作和国境地域合作的备忘录签署作为沿线国家“合作计划的确立”。这意味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一朝一夕可实现的,也不仅仅是中国“西向发展”的经济计划,它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倡议性战略。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央政府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开发以达到世界性战略的决策;是进一步开放中国内陆地区、营造有利中间环境的对策计划。从战略的形成到付诸实践的过程,政府行为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从 2013 年 9 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后,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其研究涵盖了地区安全、区域发展、对外贸易、交通物流、能源合作、宗教文化等方面。目前国内对此课题的研究正在不断的拓展、加深,但是以地方为主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硕博论文却寥寥无几。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带是伴随着近代工业,源于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逐渐形成的。美国学者 S Degeer(1927)在"工业四边形"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带”的概念;法国学者 Jean Gottmann(1983)提出巨型城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用于描述美国东北部沿主要交通干线连绵分布的大城市集合体。之后,德国学者 Werner  Sombart(1978)提出了生长轴理论,主要观点围绕在交通通道对推动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

目前关于经济带的外文文献,尚且较为空缺。斯洛伐克的 Lucia Husenikva(2014)认为,要从安全、经济和地缘政治三个方面去分析丝纲么路经济带建设。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2015)认为,通过建设连接中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经济的方式为国际社会做出有中国特色的规则,对于法国而言,自身在照明、发电、酒店等方面是世界一流的,法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从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上海合作组织前祕书长伊玛纳利耶夫(2014)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否会对中亚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地区一体化产生影响,中国不仅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也要采取实际措施消除中亚国家对该计划的疑虑。

2)地方政府及行为研究

美国学者  Edin·Maria(2003)指出地方政府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政治激励是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的关键,以此引出激励理论对地方政府行的研究模式。Tony·Saich(2003)通过政治社会学理论说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对地方政府行为带来的影响。Stephen  Bailey(1999)认为:强调公共性和公益事业的地方政府的行动,是地方政府,提供给本地人的公共服务,一般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满足其服务地市场的公共产品开发型服务,比如与民生相关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在地方城市管理上,主要表现在树立城市品牌观念、共同利益相关者建立协商参与城市管理机制,地区定居者塑造城市的吸引价值和文化主张等等。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一带一路”的概念

1)丝绸之路的沿袭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通过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朝逐渐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国家政权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往来联系,向西的贸易由此展开。古代丝绸之路陆路通道由西汉张骞开辟,起始于长安,长约七千余公里。穿过中原经过西北最终连接波斯、大石及古罗马帝国等;海上丝绸之路宋代开始同行并在明朝发扬光大,它从东南沿海出发,途径中南半岛、南海诸国,最终抵达东非和欧洲。丝绸之路将古代东方和西方连接在一起,开始有了沟通和交流,“丝绸之路”的由来是因为丝绸是中国古代的上等珍品,丝制品在所运输货物中影响力最大且受到广泛欢迎,在民间口口相传这条通道为丝绸之路,正式的书面记载要追溯到 19 世纪中后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第一次书面化留下了“丝绸之路”的概念。丝绸之路承载的历史意义不仅是繁盛的古代中国经济和宗教文化,也代表了一种兼容并包的和平与合作的理念。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基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升级版。所包含沿线三十几个国家以及近二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市场规模和容量在当今世界区域合作领域里也是空前的,在通道、能源还是通信和文化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在新丝绸之路几乎中要扮演主要角色,以“五通”为原则建立并加强沿途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对城市交通设施和生产要素,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交通运输通道,发展交通干线,以区域合作一体化为运行机制,以经济发展促进沿线各国政治、国防、文化等的交流合作。

2)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

  “一带一路”并不是类似欧盟、东盟的联盟机制,它代表了一种共同发展的理念和倡议,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依据当前的双多边机制,合作建设协助贸易、投资和其他项目,旨在寻求利益契合点,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随着中国不断深化与世界的经贸关系,尤其是与中国相连的中亚、远东地区以及“亚欧大陆桥”直通的欧洲腹地[18],本着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原则,“一带一路”战略主要作用在资源分配中的市场战略,鼓励企业成为基建、通信、资源、金融等领域的主体,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兼顾有序、公平和效率,以政策和法律为市场和企业保驾护航,实现沿线国家共同谋求发展。

3)龙江丝路带的概念

承接古代丝绸之路,黑龙江在历史长河中也拥有一条冰雪丝绸之路,它是连接黑龙江地区与中原的水陆大通道,作为典型的平原河川,宽广的河流和河川平原与大海在一起结合后,达成的水路和陆路的两条通道。漫漫历史长河中,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所涉地区大致为中国北方、蒙古以及远东地区;海上可通日本、韩国、朝鲜。可惜由于地处偏远,土广人稀,加之气候苦寒,文化相对落后,黑龙江也留下了“有史少文”的缺憾,不过仍有史料可证:先秦典籍中就留下过“肃慎氏之贡矢”的记载;之后的《竹书纪年》、《大戴礼记》、《史记》等很多提到: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商务指向交通线,为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的存在提高了充分的证据甚至它的起始年代可能远远早于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在这一广阔的地域内,同样丝绸是这条通道的主要商品,故此又被称为东北亚丝绸之路。

黑龙江省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政府行为研究

.....................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协同论

政府协同论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条件,政府从自身特质出发发挥其协同组织的特质以实现政府效率,在其行为中表现为制定正确的战略、依照战略作为以及对其政策法规担负责任,运用宏观调控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以此实现推动社会进步。由于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特质,可以弥补市场自发性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非平衡性。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分配是政府重要的职能之一,然而在社会生活中,公共产品管理部门众多和公共服务所涉及的子系统及发育程度的差异往往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上体现滞后性,实现公平效率呈现非平衡态。从时间的角度看,政府行为的非平衡态是难以打破的,但是我们力图追求相对稳定的平衡趋势,建立各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协同机制来促进政府系统的优化和政府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说,正是这种非平衡线促进了政府主体各组织部门之间的动态联系和协同作用。

2)非线性。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在政府管理中体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政府系统内,多层次、多种类的子系统间不能实行单纯的扁平化管理。政府通过调节子系统间的非线性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管理的职能。

3)开放性。政府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不能闭门造车,它的出现是以服务市场和社会为目的的,所以其行为必须体现开放的与市场系统进行信息沟通、交流,适时改变政策和制定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4)涨落性。政府系统存在涨落。由于政府行为常常表现为不同时期状态并不平衡,检验政策效应是动态评估的过程,政府在调整政策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动是表现出很大的弹性,所以政府行为的效率体现在政府系统中具有涨落的随机性。

5)协同性。政府系统间一方面通过竞争开发地区独树一帜的功能特性,同时又通过合作来实现更大领域的、个体所不能及的活动。以这种方式推动政府政策效应的实现和政府行为的高效,进而发挥政府的协同作用以补充和完善市场机制。政府行为所有特征的存在都是为了推动政府系统走向有序的可能,只有系统内各子系统达到协同,才能形成有序结构。

.........................


3  政府建设龙江丝路带的现状分析 .......... 15

3.1  政府建设龙江丝路带取得的成就 ...................... 15

3.1.1  布局规划 ........... 15

4  国内外政府行为的经验与启示 .......................... 24

4.1  国外跨国合作领域中政府行为的经验 .............. 24

4.1.1  欧盟的发展经验 ................. 24

5  优化龙江丝路带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 29

5.1  提高政府行为的有效性 ........................ 29

5.1.1  全面推进改革步伐 ..................... 29


5  优化龙江丝路带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5.1 提高政府行为的有效性

5.1.1 全面推进改革步伐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黑龙江省已经发展到最严峻的时期——衰退期,地方政府想要顺利过渡到再生阶段,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必须要坚定的脱离资源依赖,大力推广生态工业改革,走向产业结构布局合理的再生型资源城市,完成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独特的城市品牌特色。

通过政府行为引导黑龙江工业进行改革,跟随龙江丝路带的建设布局黑龙江生态产业格局。首先,组建龙江智库加快推进油城、林城、煤城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投资和政策鼓励等方式建立产业链发展模式;其次,制定明确的法律来完成政府的监督行为,严格监督产业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的问题,积极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转型,立即终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而需要时间去转变的大型产业园区、对生态环境影响较次一级的产业予以限制;第三,建设绿色龙江丝路经济带,明确县市区各级政府的主体地位和监管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制定上报生态目标责任书,成立稽查小组按照责任书的承诺检查其落实和执行情况,以切实保证产业格局调整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鼓励企业和民间一起参与到建设中,由政府统一管理,谁投入谁拥有后期的利润回收,加强各方参与的积极性;第四,进一步建立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合作关系,以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共同治理和管理丝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生态环境,以保证生态功能区的良好功能,形成一个生态安全格局,使生态调节主导优先、功能互补、产业结构健康的新型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


6  结语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政府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方法与注意的问题。以发展龙江丝路带过程中政府行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发展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列出黑龙江政府为推动龙江丝路带发展选择的行为,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主要研究结论有如下几点: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从提出至今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黑龙江积极行动,迅速而准确的制定规划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正是政府行为正向性的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互联互通上,已取得了初步成就。但现阶段的发展以及未来会面临的困难,政府行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不足、地方政府间战略定位相似、缺乏有力度的平台等问题,究其原因根源在与政府引导体制改革的力度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以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针对这些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探讨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的发展经验,着重学习 GMS 中云南政府在次区域合作中的作为,最后从加强政府统筹能力、优化龙江丝路带的产业结构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献言献策。

黑龙江陆海丝路经济带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其构想理念很有战略高度,但具体落实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积极努力配合。本文对黑龙江政府发展龙江丝路带的行为进行详细的剖析研究,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加速建成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更深刻的是为黑龙江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本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黑龙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完善建议,于此同时,也将为我国同类其他省份发展丝路经济带提供借鉴意义。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利用自身优势和强项抓住机遇,同时借助国际新形势和格局,强化短板,弥补不足,提高黑龙江省的综合实力,最终助力我省实现东北振兴,龙江腾飞。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3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3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