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耦合协同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实证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创新密集和标准领先的竞争时代,创新技术专利化、专利技术标准化、技术标准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化的耦合已成为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自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导致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开始下滑,产销增速 10 年来首次降到 10%以下。当然,产业国际竞争力受多重要素影响决定,固然技术创新与标准只是其中的两个影响要素,但其重要性已日渐凸显。因此,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耦合协同视角探讨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路径的问题,不仅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也可进一步厘清国际竞争力构成的变化,梳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的理论基础与协同机理,探索二者在提高国际竞争力中的耦合协同效应,寻求适合我国现阶段提升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措施,这对于准确把握现代出口竞争优势转型方向,提高产业政策决策水平,加快培育技术与标准竞争优势具有极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1.2 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旨在运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以及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技术创新及标准化活动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影响,汽车制造业既是各国出口金额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发生领域,而且各国对其技术标准所做要求有所差异,所以,对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及标准化活动与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一方面,,能够在理论上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深入到二者间产生的互动效应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关注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现状,乃至其他不同产业内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情况;同时,本研究对于发展我国贸易、建立并完善经济增长机制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选择从汽车制造业这一产业层面入手,一方面,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协同耦合关系为具体研究对象,从联动发展的视角分析二者的匹配问题;另一方面,结合一国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水平及其协同耦合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有关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及标准化水平对国际竞争力作用机制的观点和证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技术创新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贸易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研究也愈发重视,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计量与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某一产业中的专利数量与该产品的进出口数量,或是研发经费投入与显示性优势指数,来验证两者间是否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如 Guan J,Man.(2003)用 Likert-type 规模就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指出核心创新资产本身并不能导致出口可持续增长,相反,补充创新资产不仅使一个公司的技术资产渗透到整个能力集成过程,也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Harris R,Moffat J.(2011)考虑到技术创新不能直接观测,先应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其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协整检验来检验模型,最后得出研发投入不是简单地提高生产新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知识资产的建立,从而帮助它突破壁垒开拓国际市场的结论。
(2)案例分析。从企业、产业不同层面出发,既有微观层次,也有宏观层次的分析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如,Sharma.S 和 Henriques.(2005)I从利害关系人的角度出发,认为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学者也逐渐发现了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对其展开研究,其方向主要集中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
(1)就企业层面而言,国内学者多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研究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袁家凤(2004)以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激励、创新机制、创新模式为切入点,指出技术创新是国际竞争力的源泉,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吕贵宝(2016)提出企业对技术创新做出精准、科学评价有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魏云(2016)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专业机械设备、技术人才、技术知识产权已成为组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2)就产业层面而言,国内学者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实证研究。王芬(2014)评价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通过与个别发达国家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最明显的因素即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论。戴万亮、李庆满(2016)将分 4 个层次分析并评价了 2013 年我国 31 个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苏秦、王洁(2016)以航空业为例,运用案例研究,分析美国航空业的发展历程与规律。结果发现,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组织形态演化,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竞争力。于明远(2016)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科技创新、品牌构建、企业规模和成长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发现现阶段影响并制约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技术创新、人口红利、制造业结构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
第 2 章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日益重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技术创新通过提高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生产效率竞争力,整体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标准化通过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调节国际市场秩序,使我国产业竞争力更上一个层次。同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相互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协同效应,通过这种协同互动加速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效应。
2.1 技术创新、标准、协同及竞争力理论阐述
2.1.1 创新理论基础
创新理论最早由熊彼特提出,“创新”是他全部经济学理论的一条主线,是他经济理论方法体系中的最重要因素。他指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经济体系从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创造性的毁灭过程”就是“创新”活动引起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由于创新性的毁灭从而导致的“创新”活动带来了丰厚的额外利润,而这又导致了为分享这种额外利润而引起的“模仿”浪潮,最终导致每个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适应”性变动,即创新和技术在各产业间的扩张和蔓延。熊彼特并没有给技术创新下严格的定义,他认为“创新”不仅是一个技术概念,也不仅是指单纯的技术上的新发明,而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它包括下述五种情况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发掘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如建立垄断地位或打破垄断地位。总而言之,创新就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或者是“对从事活动方法方面的这种历史的不可逆转的变化”。但他始终是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的独立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以至社会变迁的影响作用,并没有对技术创新本身进行专门的研究。迄今为止,创新的概念提出已有多年的时间,虽然其被学术界广为研究,但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
2.1.2 标准化理论基础
标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之前大多数标准表现为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技术要求。紧随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标准也时刻发生着变化,标准相关的内容也变得日益丰富。本文研究的标准化主要是指技术标准化。
对于标准的定义有很多,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标准化工作者长期致力于对“什么是标准”做出一个科学、全面、准确的回答。以下三个观点是各学者们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标准的界说。Gaillard 在《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中指出: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者基准、物体、动作、程序、责任、方式、权限等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采用言语、图样、文件等及其他表现方法做出的统一规定。Sanders 在《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中指出:标准是由公众普遍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批准的各个标准化工作成果。根据国际标准定义,ISO/IEC 认为它是公众普遍认可的组织机构编制认可的文件。对活动或者活动最终结果制订了准则、导则及特性值,用以统一和重复使用,从而获取在相关范畴内的最优秩序的效益。标准化是制定相关频繁通用条款的活动,目的是在一定领域内获得最优秩序, 针对实际生活中已经和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
....................
2.2 技术创新、标准化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机理与表现
2.2.1 技术创新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机理与表现
(1)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价格竞争力
我国在劳动力、环境、资源等方面具有相对较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资源及自身劳动价值的观念有所改变,这些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在逐渐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超越,取而代之的则是逐年上涨的各项生产成本。由波特钻石模型可知,当企业面临某产业中现有企业、新进入企业、替代品、买方和卖方的竞争时,成本最小化和产品差别化是其可采取的两大重要策略,而这两者都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对处于垄断竞争状态的产业而言,其生产的产品虽有些许差别但主要功能基本相近,对于这种相似的产品市场,价格自然成为了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而企业只有通过降低制造成本来降低产品价格,才能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在科技瞬息万变的今天,一方面,由技术创新带来的准时生产系统可以使企业实现零库存生产,不但节约了修建仓库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成本;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还可以节约劳动力及资本投入,通过优化产品的加工工艺,实现设备使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获得品质竞争力
近些年来,由于受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我国向国际出口的多是基础加工产品或来料加工产品,这些产品大多不具备品质竞争优势,而是以价格取胜,导致现阶段我国自主品牌缺失,始终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底端。如果说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是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外在因素的话,那么品质竞争力就是产品固有的、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是产业竞争力最根本的基础。技术创新可以改善产品品质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功能、使用年限还是造型设计。首先,工艺创新,即制造设备的换代、生产模式的精简及重组,能够制造出技术更先进、品质更好、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其次,材料创新,即开发和应用更先进、环保的新材料,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最后,设计创新,即产品的功能、造型等的改进也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提高产品品质。
(3)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效益竞争力
一方面,由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工艺的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因为工艺创新能够淘汰落后的生产方法和设备,带来生产模式和生产工具的革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从手工工具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如今的网络智能时代,劳动工具的变革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的标志,而劳动工具和生产设备每一次质的飞跃,又都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另一方面,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力越来越体现在智力的高低上,因为人的体力是有限的,而智力却是无限的。而技术创新能够赋予劳动者更先进的工作能力及更高的自身素质,提高他们的智力素质和生产技能,使得他们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自然也就提高了整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第 3 章 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进程 ·················· 18
3.1 我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概况 ····················· 18
3.1.1 我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 18
第 4 章 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关系评价 ··················· 37
4.1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程度评价模型 ····················· 37
4.1.1 耦合度函数 ····················· 37
第 5 章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46
5.1 分析方法的选取 ·················· 46
第6章 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视角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协同效应是指我国汽车制造业通过对技术创新、标准化有关的部门以及相关协会,技术创新、标准化相关环节,专利及标准要素的功能性耦合,使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整体产能远远超出以上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要素的功能总和。这种价值增值能够大大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近十年来我国汽车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标准化间协同耦合度虽呈持续稳定上升的基本态势,但总体仍处于较弱阶段,对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加速效应还没有得以真正形成。基于这种现状,本章从三个层面构建了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协同耦合模型(详见图 6.1):
6.1 实现专利战略与标准化战略的协同
6.1.1 将专利战略与标准化战略融入汽车新产品研发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应当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在分析当前有关汽车产品技术发展的国际专利现状及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企业的汽车产品专利工作、汽车制造业标准化工作及汽车技术研发工作协同发展。在创新型汽车产品的研发初期,首先,通过技术预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可以把握国际汽车制造业整体的技术发展方向及标准形成趋势;其后,调整本公司的研发工作,使之与技术发展方向及标准化趋势保持一致;之后,将可以标准化的汽车产品专利及时转化成汽车制造业中的标准;最后,通过采用该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是国际标准,促进本企业在汽车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标准化与技术创新二者之间协同耦合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在理论演绎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首先提出了本研究的背景与出发点,在仔细研习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剖析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各自分别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标准化与技术创新二者间的相互协同耦合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机理;之后,通过将技术创新及标准化分别细分为投入与产出两项,再分别用 5 项三级指标详细反应我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体系现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之间的协同耦合程度;然后,构建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及其耦合度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出每一指标对国际竞争力的贡献度。最后,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结论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具体结论如下:
7.1.1 理论研究结论
本文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研究标准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技术创新主要通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来提升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2)标准化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带来规模经济以及规范国际市场秩序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3)研究了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耦合互动模式,标准的更迭、所含范围的扩大及内容的规范化均源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信息、方向及成果的产业化又来自于标准,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反复的协同耦合机制。
(4)“技术-专利--标准”的协同耦合有助于持续性的产业扩张,协助产业在市场上获得技术领先优势,不断提升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在轮番往复之中形成加速效应。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3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