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9 06:55

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摘    要


整合和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发展,乃至于整个国家发展刻不容缓的事情。创造科技条件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点。并且在优化和整合科技条件方面,已经有很多国家先行一步。对这些国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科技平台这一途径已经成为解决国家或地区科技条件优化的重要内容。科技平台不仅仅能够将较多的科技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与方法进行聚集,还可以让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科技资源相互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创造出单个或某几个科技资源所无法具备的资源,从内部使得研发实现溢出效应,并逐渐以此为基础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科技平台的模式还可以利用提供科技资源成员之间的互补性,避免研究的重复性,加快新技术扩散的速度与广度,从而实现技术的共享[1]。除此之外,科技平台还可以使得具有共同竞争对手的成员实现技术的共享和资金的合作,从而增加其研发技术的实力,有效对付其竞争对手。总之,科技平台不仅带来对该领域资源的整合,更带来对于资源实现共享形式的变革。

本文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两种组织模式进行比对分析,分别分析了实体组织模式和虚拟组织模各自的特点以及应用。结果发现,在纵向科研项目开发方面,这两种模式平台存在的差异较小,实体组织模式只高出小部分;实体组织模式所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技术咨询服务以及进行技术成果的推广和举办学术会议等;对进行横向科研项目开发而言,虚拟组织模式有更多地使用率,提供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而且在技术检测服务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两种模式的经费来源存在差异,实体组织模式不仅有省级财政的拨款,还有地方财政的配套支持,但是虚拟组织模式,经费只有省级财政的拨款,需要建设单位进行自筹。在收入来源方面,两种模式也存在差异,实体组织模式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纵向科研经费,而对于虚拟组织模式,除了只有纵向科研经费,技术服务以及横向经费的收入也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所在。
在进行组织模式的选择时,是一个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综合考虑结果。首先,政府的影响因素是尤为重要的影响选择因素。第二,成员之间资源互补性是一个重要的影响选择因素,资源互补性越高,越可能选择采用虚拟组织模式。第三,对于虚拟组织模式的运行来说,信息网络平台越完善,对其顺利运行就越有利。第四,系统性的研发项目一般趋于使用实体组织模式,而至于独立性的研发项目,则趋于使用虚拟组织模式。第五,虚拟组织模式和实体组织模式,如果是在完全契约的前提下,都是合适的。总的来说,成员之间越相似,那么会更多地选择采用实体组织模式,不过其设计利益分配机制难度则会越高,越会倾向于选择采用实体组织模式,而对于设计难度越低,则虚拟组织模式也可以适用。第六,一般技术成熟的行业通常都趋于选择使用实体组织模式,而对于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行业,则通常趋于选择使用虚拟组织模式。第七,虚拟组织模式一般可以满足对于共性的技术服务需求和个性的技术研发需求,而对于共性的技术研发需求,实体组织模式则表现更为突出。
本文利用创新系统失灵理论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用户,其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需求的强烈程度存在差异。同时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并以浙江省新药创制服务平台为例,对其运行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新药创制服务平台属于优秀的水平。
本文还对影响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规模,R&D投入、人力资本、开放性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会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四个维度的变量对产业集群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对共建单位的促进作用均对产业集群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对共建单位的促进作用对企业创新均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绩效;产业聚集;企业创新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提出 1
1.1.1研究背景 1
1.1.2问题的提出 4
1.1.3研究意义 4
1.2研究方法和内容 5
1.2.1研究内容 5
1.2.2研究方法 6
1.3研究技术路线 6
1.4本文创新点 7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8
2.1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8
2.1.1平台 8
2.1.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8
2.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相关理论 10
2.2.1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10
2.2.2成本交易理论 11
2.2.3三螺旋理论 11
2.3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2.3.1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运行现状研究 12
2.3.1.1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12
2.3.1.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组织模式研究 13
2.3.1.3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影响因素研究 14
2.3.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绩效的研究 14
2.3.3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化研究现状 15
2.3.4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满意度研究现状 16
2.3.5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对产业集群和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现状 16
第三章 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17
3.1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17
3.1.1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整体现状 17
3.1.2我国各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18
3.1.2.1华北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18
3.1.2.2东北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23
3.1.2.3华东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25
3.1.2.4中南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34
3.1.2.5西南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38
3.1.2.6西北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43
3.1.3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总结 48
3.1.3.2地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相同点 51
3.1.3.3地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51
3.2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职能定位 56
3.2.1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角色 56
3.2.2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定位 58
3.2.3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分类 59
3.2.3.1平台功能分类 59
3.2.3.2服务功能的分类 60
3.2.4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建形式 61
3.3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模式 64
3.3.1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实体组织模式 64
3.3.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虚拟组织模式 66
3.3.3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模式对比 71
3.4影响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 76
3.4.1影响因素提取 77
3.4.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模式选择概念模型 83
3.4.3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84
3.5本章小结 88
第四章 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 90
4.1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用户及其需求分析 90
4.1.1需求分析方法—创新系统失灵理论 90
4.1.2调研概况 93
4.1.3调查对象特征 93
4.1.4问卷信效度 94
4.1.5平台各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94
4.1.6不同用户需求差异性分析 95
4.2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满意度分析 96
4.2.1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 96
4.2.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满意度评价指标筛选 102
4.2.2.1指标筛选方法及数据处理 102
4.2.2.2指标筛选 103
4.3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绩效 111
4.3.1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方法 111
4.3.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14
4.3.3指标筛选 115
4.3.4权重确定 126
4.3.5案例分析 129
4.4影响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绩效的因素 134
4.4.1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135
4.4.2变量选择 142
4.4.3数据处理 142
4.4.4变量相关性分析 143
4.4.5模型回归 143
4.4.6回归结果讨论 144
4.5本章小结 146
第五章 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影响研究 150
5.1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150
5.1.1理论分析 150
5.1.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影响的研究方法 153
5.1.3产业集群评价体系构建 154
5.1.3.1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54
5.1.3.2指标体系建立 155
5.1.3.3指标分析与度量 160
5.1.4数据处理 161
5.1.5产业集群评价 162
5.1.5.1变量相关性分析 162
5.1.5.2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162
5.1.5.3共同度分析 165
5.1.5.4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转 166
5.1.5.5旋转后的因子截荷矩阵 167
5.1.5.6综合因子得分函数 169
5.1.6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影响回归 170
5.1.6.1研究假设 170
5.1.6.2数据收集 171
5.1.6.3回归分析 171
5.1.7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172
5.2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172
5.2.1理论分析 172
5.2.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方法 173
5.2.3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174
5.2.3.1指标构建原则 174
5.2.3.2评价指标体系 174
5.2.3.3指标分析与度量 176
5.2.4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178
5.2.4.1变量相关性分析 178
5.2.4.2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182
5.2.4.3共同度分析 182
5.2.4.4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转 184
5.2.4.5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185
5.2.5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企业创新影响回归 189
5.2.5.1研究假设 189
5.2.5.2数据收集 189
5.2.5.3回归分析 189
5.2.6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企业创新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190
5.3本章小结 191
第六章 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案例研究 192
6.1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192
6.1.1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概况 192
6.1.2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特点 194
6.2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 197
6.2.1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概况 197
6.2.2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整合资源 198
6.2.3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服务内容与模式 199
6.2.4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组织管理架构 200
6.2.5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运行服务机制 200
6.2.6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创新与服务成效 201
6.3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202
6.3.1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概况 202
6.3.2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典型做法 204
6.3.3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创新性 207
第七章 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10
7.1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建设策略 213
7.1.1加大政策扶持 213
7.1.2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214
7.1.3促进产学研结合 214
7.1.4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215
7.1.5加强技术引进与研发力度 216
7.1.6提升组织管理水平 217
7.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责权利建设策略 217
7.2.1政府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职责定位建议 218
7.2.1.1分层分级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218
7.2.1.2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组织认定为主,培育组建为辅”的方式 219
7.2.1.3加强创新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方式 219
7.2.2产学研建设单位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职责定位建议 220
7.2.2.1产学研中各自在平台中的定位 220
7.2.2.2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职责定位 221
7.2.2.3建议相关单位开展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坚持的原则思路 222
7.3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机制建设策略 223
7.3.1激励机制 224
7.3.2信任机制 224
7.3.3服务机制 226
7.3.4协调机制 226
7.3.5考核机制 227
7.3.6利益分配机制 227
7.4本章小结 228
第八章 总结 229
8.1本文主要结论 229
8.2研究展望 232

参考文献 233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的社会已经进入瞬息万变的时代,无论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发展,都进入到深入改革的阶段。随着全球对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逐渐重视,创新资源也随之变得更为紧缺,该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关注。在创新资源紧张的前提下,市场的竞争也随之加剧,同时,客户的需求也处于持续的变化中,这就需要大大缩短产品的商业化周期。虽然这种外部环境促进企业逐渐重视其产品的开发时间与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研发风险,但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科技创新资源有限,且分散程度较高,从而使得企业在开发新成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为其自身开发产品能力的限制、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因素而出现各种发展制约,增加企业发展与经营的代价,使得企业面临较多的市场风险,进而循环影响企业的各种研发活动。
由此可见,整合和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发展,乃至于整个国家发展刻不容缓的事情。创造科技条件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点。并且在优化和整合科技条件方面,已经有很多国家先行一步。对这些国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科技平台这一途径已经成为解决国家或地区科技条件优化的重要内容。科技平台不仅仅能够将较多的科技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与方法进行聚集,还可以让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科技资源相互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创造出单个或某几个科技资源所无法具备的资源,从内部使得研发实现溢出效应,并逐渐以此为基础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科技平台的模式还可以利用提供科技资源成员之间的互补性,避免研究的重复性,加快新技术扩散的速度与广度,从而实现技术的共享[1]。除此之外,科技平台还可以使得具有共同竞争对手的成员实现技术的共享和资金的合作,从而增加其研发技术的实力,有效对付其竞争对手。总之,科技平台不仅带来对该领域资源的整合,更带来对于资源实现共享形式的变革。
“平台”的概念最早是被应用于工业生产及计算机方面,伴随着应用的扩大,其已被用于多个领域,受到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1999年 “创新平台”被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这标志着 “平台”的概念被引入到科技政策领域。在其提出后, “创新平台”逐渐被很多国家使用,很多科技政策也随之出台[2]。当前,虽然世界各国对于“创新平台”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在实际操作中也各有不通过,但是都承认“创新平台”对于提升国家或者区域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在积极的推进“创新平台”的建设。
在国外平台建设方面,欧盟的技术平台建设可以说最具有特色。欧盟的平台在建设时,一直贯穿其中的宗旨就是技术平台要作为科研和产业界的之间联系的链条,从而帮助解决产业所面临的技术含量低的问题,帮助解决高技术产业部门专业技能缺乏的问题,能够在对于欧盟的经济实力的增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欧盟技术平台,往往是由大企业牵头,政府等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其中,采取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策略,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欧盟委员会仅仅是扮演者推动指导的角色。欧盟技术平台,具有针对性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其所针对的领域往往是能够对于欧盟产生巨大的经济或者社会影响的领域,可以说是一种公私合作研发的新的模式[3]。在英国,进行创新平台的建设,采取通过技术战略委员会进行指导,对于研究机构、资金以及企业等各种资源进行集中,来解决英国所面临的社会与竞技挑战,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推进者的角色。荷兰的创新平台,整体表现为一个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并且这个科技政策咨询机构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在于帮助荷兰政府在科技政策、科技项目等方面提供策略建议咨询。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荷兰又进一步推进了区域创新平台以及产业创新平台,用于创新项目推动区域以及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属于创新平台的进一步细分,局域更强的功能定位。美国在技术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用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于保证信息的畅通,保证信息获得共享[4]。此外,在德国以及印度等国家,都建设有不同模式的平台。虽然平台模式的不同,但是这些平台在很大程度上都对于创新资源进行了集中,为创新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低是一个重大问题,有些单位在科研设备购置、高端技术人员引进、大型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这些设备等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与之相反的,有些中小企业因为无力购置科研设备,技术人员缺乏,即使在面对市场上极具前景的项目时,也只能可遇不可得。以MODIS卫星接收系统的购置与使用为例,在美国,该系统总数为16套,英国只有1套,法国、德国等都只有1套,这些国家通过共享的方式来满足整个国家各个机构与单位在该设备上的需求。而我国则有17套MODIS卫星接收系统,其中8套集中在北京,不仅如此,我国各个机构和部门还计划购买80套MODIS卫星接收系统。然而,我国对于该系统的利用率却极低,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这种现象在我国不仅仅表现在MODIS卫星接收系统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资源也处于极低的利用率中,有些甚至还不到25%[5]。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上百万的科学仪器,而这些仪器一年被使用的时间只有几次,有些甚至几年才使用一次。我国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耗费巨资建立了五六千个科学数据库,虽然这些数据库的规模大小不一,质量与类别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些数据库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科学数据仍处于资料中,并未进行整理与建库,有些甚至因为人事变动等原因,已经无法进行有效完整的整理。对于科学数据库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让其不能够实现有效的共享,从而让资源被浪费。
为了提高我们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的整合与优化,我国于2002年开始实施“平台战略”。 在针对我国资源存在的相对分散,并且不同地区分布不均,且对于资源利用率较低,重复建设等问题,科技部提出了“科技大平台”的想法。同国外相关的平台建设相比,我国的平台具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定位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强调科技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在2005年,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颁布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标志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正式启动,随后,在2006年,国家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成立,主要负责给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相关组建工作提供支持。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众多对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如2009年国务院的《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推动了我国科技基础平台的建设,当前,我国已经有23个基础条件平台通过了国家的认证,并且有2个重点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而地方在开展平台的构建工作上,北上广等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总的来说,我国的平台建设是自上而下的,是由政府主导的,主要是把大学和各种研究机构进行集中,并且主要是事业单位在执行运行的工作。
经过十年的持续探索持续建设,我国的科技平台组建已经获得一些成果。而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中,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我国科技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很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只有60%左右,但与原来的20%—30%的利用率相比,,已经具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一五”以来,地方科技平台的搭建工作,在我国各地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以《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执行思路,开展包括科技文献等在内的六个方向的组建工作,进行相同领域、相同种类的资源的集中以及优化,推动了地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组建;同时为促进产业的实现兴盛,实现区域的不断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对于各种创新资源进行集中优化,把科研教育生产紧密结合,搭建并且推动了一批能够为产业提供技术创新相关服务的平台的建设,搭建了能够有助于解决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问题获得解决提供支持的网络化体系。各地依靠积极努力的推动,不断的推动着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组建工作的开展,这种重视以及支持的力度,也让其变成了各个地方在进行科技平台的搭建时的重中之重。浙江、上海、广东、安徽等省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指出进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能够后有利于增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可以说是这种能力获得提高的关键因素。如浙江省委、省政府就提出“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推动升级”的总体思路。在很多地方采取财政、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的方式,加强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指导,共同推进该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手段,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抓手和促进区域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大多数省市已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例如,在上海,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先后组建了数十家为重点产业提供帮助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在广州,政府积极支持了为行业提供帮助的平台的组建工作,先后建设完成行业共性创新平台20家。无论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设计完善,还在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浙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截止到2008年底前,完成了33个平台的搭建,这些平台所负责的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超过了2200项,所涉及的经费方面,接近12.5亿元;与企业进行合作,或者帮助企业攻克技术方面的问题超过4200项,所涉及的横向经费达到了6.47医院;并且在完成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拟定方面,达到了474项,在专利的申请方面,所申请的专利有773项得到了授权达;积极的参与到国家以及行业的各种标准的制定中去,涉及到474项相关的标准制定;在专利的申请方面,获得授权的专利达到了773项;到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474项,获授权专利773项;服务范围覆盖22600多家组织;在给予各种检测方面的支持,超过105万次,获得相关收益约6.7亿元;所举办的2245场技术咨询2245场中,让15.94万人得到过相关的帮助,并且给予了企业在进行员工的培训方面给予了重大的支持,所培训的人次达到了11.62万人次;通过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服务,推进企业实现产值增长194亿元,在利润和税收方面增加25亿元。

第八章 总结


8.1本文主要结论

(1)本研究分析研究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当下的功能定位情况。依照功能属性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自身科研创新和提供技术服务两类。而依照服务需求维度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共性需求服务和个性需求服务两类。依照平台功能定位来进行分类,又可以分为三类,在这三类中各自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部分是通过政府进行牵头,开展相关的建设,在功能方面,主要负责提供以技术检测为主的技术服务以及负责制定技术标准;公共科技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大部分是通过高校、科研所或者企业进行牵头,开展相关的建设,各个主体在研发创新以及技术服务功能方面都具有优势;而区域创新平台的功能则存在于上述两种平台之间。此外,依据平台的牵头单位的性质的差异,我们能够将平台划分四大类:由政府进行牵头的平台,隶属于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其职能上,绝大部分是负责提供以技术检测为重点的技术服务和负责拟定技术标准;由高校、科研所进行牵头建设的平台,能够在专利以及纵向科研项目等创新方面提供服务具有优势,此外提供技术服务方面也具有优势;以区域创新平台进行牵头建设的平台,相对政府牵头进行建设的平台,在自身创新功能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同另两类平台相比,则稍差,这一类型的平台,倾向于提供咨询。人才培训和学术会议开展等方面的技术服务;由政府引导进行建设的平台,大部分是开展纵向、横向方面的科研,进行人才培训工作以及推广技术成果服务。
(2)本文还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两种组织模式进行比对分析,分别分析了这两种组织模式各自的特点以及应用。其中实体组织模式是通过股权的方式进行合作的形式,而虚拟组织模式则是绝大多数平台所使用的组织模式,致使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平台当前还处于建设初期,各个成员之间并没有形成较好的紧密程度。基于对国内大多数平台的分析研究结果,可以归结出:第一,在纵向科研项目开发方面,这两种模式平台存在的差异较小,实体组织模式只高出小部分;实体组织模式所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技术咨询服务以及进行技术成果的推广和举办学术会议等;对进行横向科研项目开发而言,虚拟组织模式有更多地使用率,提供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而且在技术检测服务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第二,两种模式的经费来源存在差异,实体组织模式不仅有省级财政的拨款,还有地方财政的配套支持,但是虚拟组织模式,经费只有省级财政的拨款,需要建设单位进行自筹。第三,在收入来源方面,两种模式也存在差异,实体组织模式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纵向科研经费,而对于虚拟组织模式,除了只有纵向科研经费,技术服务以及横向经费的收入也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所在。第四,所占的比重与平台稳定性成线性相关的关系,固定人员数量越多,所占的比例越大,那么平台就越稳定,就比较趋于选择使用实体组织模式,而流动人员越多,所占的比例越大,那么平台就越灵活,则比较趋于选择使用虚拟组织模式。
在进行组织模式的选择时,是一个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综合考虑结果,选择的路径也存在差异。在本章论述中,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理论为依照,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实际特点相联系,并且结合分析前两章的内容,从功能目标的方面(功能目标包括资源整合、创新服务以及重大技术研发),来对选择平台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只有能够有效的促进达到目标的组织模式才是最佳的模式,并进一步指出:首先,政府的影响因素是尤为重要的影响选择因素,影响的程度越高(尤其是地方政府),那么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就越趋于选择使用实体组织模式。第二,成员之间资源互补性是一个重要的影响选择因素,资源互补性越高,越可能选择采用虚拟组织模式。第三,对于虚拟组织模式的运行来说,信息网络平台越完善,对其顺利运行就越有利。第四,系统性的研发项目一般趋于使用实体组织模式,而至于独立性的研发项目,则趋于使用虚拟组织模式。第五,虚拟组织模式和实体组织模式,如果是在完全契约的前提下,都是合适的,不过如果是在不完全契约的情况下时,分配利益则会有所差别。总体而言,成员间的特点越是接近,平台所选择采用的组织模式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成员之间越相似,那么会更多地选择采用实体组织模式,不过其设计利益分配机制难度则会越高,越会倾向于选择采用实体组织模式,而对于设计难度越低,则虚拟组织模式也可以适用。第六,一般技术成熟的行业通常都趋于选择使用实体组织模式,而对于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行业,则通常趋于选择使用虚拟组织模式。第七,虚拟组织模式一般可以满足对于共性的技术服务需求和个性的技术研发需求,而对于共性的技术研发需求,实体组织模式则表现更为突出。
(3)本文利用创新系统失灵理论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用户,其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需求的强烈程度存在差异。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其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需求最高的模块是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对于政府用户而言,其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需求最高的模块是信息服务、技术成果推广和人才培养;对于高校用户而言,其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需求最高的功能模块是检测服务、技术诊断以及信息服务;对于科研院所用户而言,其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需求最高的功能模块是项目合作研发或委托研发、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技术诊断;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其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需求最高的功能模块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设计服务和检测服务。
(4)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服务、管理水平以及对共建单位的促进这四个维度,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绩效。同时,利用该方法获得的层次比重,以浙江省新药创制服务平台为例,对其运行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新药创制服务平台属于优秀的水平。这展示出该平台不仅是在科技、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处于较佳的水平,而且在对于共建单位的促进方面也同样是处于较佳的水平。这不仅能够对于浙江省的医药产业的升级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全国的医药产业的升级,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该平台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集中,如将浙江省内药学、药效学以及毒理学这三个方面的优势资源进行了集中,能够较好的开展新药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在推动了新药的研制快速向前,并且在质量以及成本的节省方面,也提供了很大的保障。此外,平台通过同企业进行合作,为企业在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积极支持。平台所成立的各个部门,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对于平台保持健康较好的运转,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该平台在这四个方面的推进还是存在这差异的,其中对于科技创新方面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对于共建单位的促进作用,第三则是对于服务创新方面,而在最后的则是管理创新的作用方面。这意味着,该平台在服务及管理创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才能够真正有效的保持平台的健康持续的额发展。
(5)本文还对影响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规模,R&D投入、人力资本、开放性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会对科技创新平台获得什么样的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人力资本、R&D投入、开放性以及政府支持力度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余则呈现出显著的负先关关系。这表明,要有效的让平台获得更高的绩效,不仅可以依靠在人力资本方面加大投入,让平台总的相关运营人员所拥有的高级职称所占的比例更高,采取各种有利的措施,让高素质的研发人才,从其他的科研机构中转投向平台中来;还可以依靠,加大在R&D方面的投入;此外,还能够依靠提高平台的开放性,让其更加便利更加迅速的同周边的其他平台、高校和科研所进行沟通合作;政府的支持力度也是一个有效的依靠手段,依靠政府制定各种积极的政策进行引导,以及在资金方面给予扶持,都能够有效的推动平台获得更高的绩效。而在规模方面,并不是说规模越大,平台就会获得更高的绩效,而是会获得更差的绩效,也就意味着,让规模一味的扩大,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是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资源的情况,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并且保持一定的大小。
(6)本文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四个维度的变量对产业集群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产业集群有正向影响,但其影响未能达到显著水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对产业集群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水平对产业集群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共建单位的促进作用对产业集群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通过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四个维度的变量对企业创新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水平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共建单位的促进作用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
8.2研究展望

本文基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相关基础,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用户及其需求、满意度、运行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对产业聚集和企业创新的影响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文未能更为深入得对我国各个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的具体特色和优势进行分析与研究,因此,后续的研究可以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 曹徐升. 基于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服务研究 [D] 硕士, 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陈建安, 王建彤 and 徐刚. 专业镇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以中山市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2): 51-58.
[3] 陈静. 面向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D] 博士, 西南交通大学.2011.
[4] 陈晓芳. 广东省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D] 硕士, 华南理工大学.2010.
[5] 陈延艺. 加快晋江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 福建轻纺. 2010, (05): 49-51.
[6] Aldrich, H. E. and T. Sasaki. R&D Consort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 Research Policy. 1995, 24(2): 301-316.
[7] 陈云菲. 我国基本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D] 硕士, 浙江财经学院.2010.
[8] Freeman, C.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J]. 1987.
[9] Amit, R. and P. J. Schoemaker.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1): 33-46.
[10] Lundvall, B.-Å.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M], Anthem Press.2010.
[11] Asheim, B. T. and A. Isakse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Sticky’and Global ‘Ubiquitous’ Knowledge[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 27(1): 77-86.
[12]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 99-120.
[13] Benfratello, L. and A. Sembenelli. 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Firm Level Performance[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4): 493-507.
[14] G, N. B. K. Building an Innovation Platform[J]. European Bussiness Forum. 2007, (8): 11-12.
[15] Consoli, D. and P. P. Patrucco. 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the Governance of Knowledge: Evidence from Italy and the Uk[J]. Econ. Innov. New Techn. 2008, 17(7-8): 699-716.
[16] Das, T. K. and B.-S. Teng. Resource and Risk Management in the Strategic Alliance Making Proces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8, 24(1): 21-42.
[17] 严隽琪. 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完善创新支持体系, 北京: 国家科技部. 2004.
[18] 王军.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J]. 全国贯彻落实. 2004, 2010.
[19] 吴永忠. 科技创新趋势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20(9): 73-76.
[20] Nagarajan, A. and W. Mitchell. Evolutionary Diffus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thods Used to Acquire Encompassing, Complementary, and Incremental Techn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thotripsy Industry[J]. 1998.
[21] Liu, X. and S. White. Comparing Innovation Systems: A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to China’s Transitional Context[J]. Research policy. 2001, 30(7): 1091-1114.
[22] Carayannis, E. G. and J. Alexander (2001).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ssues of Pre-Competitive R&D Consortia: Insight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Sematech.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01. PICMET'01. Port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3] 王雪原, 王宏起 and 刘丽萍. 产学研联盟模式及选择策略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 (11): 64-67.
[24] 朱桂龙 and 彭有福.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 软科学. 2003, 17(4): 49-52.
[25] 王英俊 and 丁堃. “官产学研” 型虚拟研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管理对策[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25(4): 40-43.
[26] 李立 and 王嘉鋆.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二维机制的矛盾及其功能协调[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05): 142-143.
[27] 李明. 基于共性技术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1): 78-81.
[28] 杜厚维 and 郑金娥. 基于组织特性的合作研发组织模式的选择[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 23(4): 78-82.
[29] 周静珍, 万玉刚 and 高静.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3): 70-72.
[30] Malerba, F. 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2): 247-264.
[31] Yang, X., M. Taylor and C. Stoltenberg.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and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on R&D Strategic Alliance Performance: A Unified Approach[J].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999, 10(1): 105-121.
[32] Paulson, S. K. Research Notes: Organizational Size,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Replication of Study of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among Small Retail Fir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0, 23(2): 341-347.
[33] Kotter, J. P. John P. Kotter on What Leaders Really Do [M], 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9.
[34] Sloane, E. B., M. J. Liberatore, R. L. Nydick, W. Luo and Q. Chung.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s a Clinical Engineering Tool to Facilitate an Iterative, Multidisciplinary, Microeconomic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J].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03, 30(10): 1447-1465.
[35] Grant, R. M.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 Strategy: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02, 135.
[36] Smith, K. G., S. J. Carroll and S. J. Ashford. Intra-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Toward a Research Agenda[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1): 7-23.
[37] Sakakibara, M. and D.-S. Cho. Cooperative R&D in Japan and Korea: A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Policy[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5): 673-692.
[38] Daniel, H. Z., D. J. Hempel and N. Srinivasan. A Model of Value Assessment in Collaborative R&D Program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2, 31(8): 653-664.
[39] Mathews, J. A. The Origins and Dynamics of Taiwan’s R&D Consortia[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4): 633-651.
[40] Sakakibara, M. Evaluating Government-Sponsored R&D Consortia in Japan: Who Benefits and How?[J]. Research Policy. 1997, 26(4): 447-473.
[41] 赵继新 and 楚江江.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1, (02): 1-7+18.
[42] 李磊 and 党寒东. 陕西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想与设计[J]. 图书馆论丛. 2007, (2): 42-44.
[43] 刘彦丽 and 梁南燕. 服务绩效评估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 (5).
[44] 林盛杰 and 张家皋. 谈 “产学研合作” 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0, 22(5): 28-31.
[45] 关毅 and 周欣荣. 产学研联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 科技与管理. 2002, (04): 104-105+108.
[46] 蒋晗晖 and 陈湛匀. 从 “创新” 到 “三重螺旋”: 一个产学研理论发展的脉络[J]. 商场现代化. 2006, (11Z): 396-396.
[47] 叶飞 and 徐学军. 动态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J]. 中国软科学. 2000, (9): 117-119.
[48] 张丙库. 中央级科研院所综合评价系统 [D], 北京工业大学.2001.
[49] 冯昊. 科研团队绩效理论与模型建构 [D], 山西大学.2007.
[50] 王立英. 山东省科技中介服务能力研究 [D] [D], 山东大学.2008.
[51] 李正卫, 吴晓璐 and 李孝缪. 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和内部关系对其运行绩效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J]. 技术经济. 2013, (10): 42-48.
[52] 周丹晨.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原理与实施技术研究 [D] 博士, 四川大学.2004.
[53] 王嘉鋆.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满意度评价研究 [D] 硕士, 青岛科技大学.2009.
[54] 李利. 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虚拟耦合平台研究 [D] 博士, 山东大学.2012.
[55] 钱平凡.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研究[J]. 经济纵横. 2004, (3): 20-24.
[56] 姜萤. 科技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对区域性传统白酒产业发展的作用[J]. 酿酒科技. 2011, (1): 105-108.
[57] 吕霞. 科技平台建设助推乌海市产业高端化率先发展[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6): 26-27.
[58] 马靖忠. 借鉴国际经验实现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 2011, (08): 207-209.
[59] 方皓. 试论网络营销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D] 硕士, 华东师范大学.2010.
[60] 付鲜凤 and 梅强. 基于dea的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效率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22): 66-69+75.
[61] 顾寄南, 张永锋 and 李医民. Soa在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08, (11): 44-45+55.
[62] 桂萍. 国内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7): 103-104.
[63] 郭伟 and 张谦. 陕西省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政策探讨[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1): 24-27.
[64] 洪进, 汤书昆 and 刘仲林. 虚拟 R&D 组织的基本模式研究[J]. 科研管理. 2004, 25(1): 43-48.
[65] 胡勇. 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与协同创新[J]. 中国科技产业. 2012, (02): 46-52.
[66] 黄虹. 构建江西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体系[J]. 科技广场. 2010, (07): 227-229.
[67] 刘波, 杨艳红 and 袁欲彬. 江苏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和框架设计[J]. 江苏科技信息. 2007, (11): 37-39.
[68] 刘蕾.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广策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09): 188-190.
[69] 苗前军.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有效驱动[J]. 地理信息世界. 2010, (01): 6-11.
[70] 慕朝师. 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的必要性——以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综合性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为例[J]. 学术论坛. 2008, (08): 141-146.
[71] Miotti, L. and F. Sachwald. Co-Operative R&D: Why and with Whom?: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Analysis[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8): 1481-1499.
[72] Winter, S. G. The Satisficing Principle in Capability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0-11): 981-996.
[73] 徐冠华. 实施科学数据共享 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J]. 辽宁科技参考. 2003, (5): 24-26.
[74] 谢芸. 浅谈公共服务平台的双向获益性[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5): 215-216.
[75] 应佩佩. 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主体的选择[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9): 153-155.
[76] 张明. 关于构建孵化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思考[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2, (23): 12-13+28.
[77] 周燕. 基于呼叫平台技术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D] 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2013.
[78] 朱震震. 建筑工程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D] 硕士, 南京理工大学.2008.
[79] 王玫.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D] 硕士, 安徽大学.2012.
[80] 王卿鹏, 王华昌 and 李建军. 基于saas和soa的模具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研究[J]. 模具工业. 2012, (02): 20-24.
[81] 王冀宁 and 陈庭强. 如何打造南京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J]. 江苏科技信息. 2011, (01): 4-7.
[82] 汪世碧. 基于生物医药孵化器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D] 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2013.
[83] Partovi, F. Y., J. Burton and A. Banerjee.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90, 10(3): 5-19.
[84] 池仁勇.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6): 105-108.
[85] 唐清泉 and 甄丽明. 透视技术创新投入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一个文献综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11): 75-80.
[86] Pavitt, K. The Objectives of Technology Policy[J].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1987, 14(4): 182-188.
[87] 舒尔茨 and 吴珠华. 论人力资本投资 [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88] 贝克尔 and 小民. 人力资本: 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9] Cassiman, B. and R. Veugelers. In Search of Complementarity in Innovation Strategy: Internal R&D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 68-82.
[90] Ahuja, G. and R. Katila. Where Do Resources Come From? The Role of Idiosyncratic Situa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8‐9): 887-907.
[91] 田也壮 and 方淑芬. 组织边界及部门间边界机理研究 ①[J]. 系统工程学报. 2000, 15(4).
[92] 刘海建. 企业组织结构的刚性特征及对战略变革的影响[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28(3): 126-132.
[93] Arrow, K. J. The Basic Economics of Arms Reduction[J]. Peace Economics, Peac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00, 6(3).
[94] Lundvall, B.-Å., K. Joseph, C. Chaminade and J. Vang. Handbook of Innovation System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Building Domestic Capabilities in a Global Setting [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11.
[95] 迈克尔 and 波特. 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 哈佛商业评论. 1998, 6: 77-90.
[96] Hertog, J. T. R. and Pimden. Cluster Analysis & Cluster-Based Policy in Oecd-Countries[J]. OECD Report. 1998.




本文编号:117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7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