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现状 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9 06:58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基础保障产业,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展现。伴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也逐步的被推上了日程,党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构建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我国十二五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准是决定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质量的重要性评价因素,就我国当代农业现代化现状来看,我国较多地方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进而来说优化提升我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是优化改善我国农业现代化现状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优化改善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经济提升的基础保障。山东省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同时其农业机械化水准在我国省级对比中处于领先优势,而在山东省内青岛市的机械化水准发展较其他地区相对较快,进而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青岛市为例,不仅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意义,同时还能够通过对于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进一步的推动青岛市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将主要通过以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现状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全文的分析主要展现为四大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本文研究过程中的背景性资料概述,其中通过对于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综述,进一步强化展现本文的研究初衷以及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实现怎样的一个目的。第二章节主要是对于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基础性概念及理论进行描述,通过对于相关概念以及理论的描述能够更好的构建本文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准则,同时也将作为下文分析的理论性依据。第三章节主要是对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现状的分析,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将以三大块内容对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现状进行展开探讨,其中分别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三大方面,通过对于以上三大方面的分析把握,进而能够从深层次上实现对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现状的把握,更为接下来的青岛市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优化策略提供依据。第四章节主要是本文研究过程中的核心章节,同时也是本文的研究成果展现,通过前文的系统化研究分析,本章节将系统化的为青岛市机械化现状提出具体的优化发展策略,其中具体通过以优化原则、优化目标、具体优化策略以及保障措施等四大方面进行展开。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旨在能够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为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同时通过本文的优化策略提出为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实际策略制定参考,进而推动青岛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关键字:农业机械化;现状;农业现代化;青岛;策略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农业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同时农业发展问题也是关乎我国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就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现状来说,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阶段之中,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其主要的基础性指标因素。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农业劳动效率的提升,同时还是强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近些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青岛市农机局及其他相关管理机构充分的认识到了农业机械化对地方农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同时也积极开展了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活动,进而推动青岛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青岛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其明确提出,到2015年青岛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同时全面实现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基本实现青岛市花生、薯类等优势农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平,同时加快对于青岛市农业、畜牧、水产等粗加工的机械化水平提升。青岛市农机局表示,在十二五发展其间,青岛市将作为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模范城市,同时通过相关政府补贴以及其他引导措施,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因而来说,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不仅对山东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先锋示范作用,同时也是推动青岛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佳方式;进而来说,对于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策略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摘要 1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研究方法 3
1.4研究综述 4
2基础概念及理论概述 6
2.1基础概念 6
2.1.1农业现代化 6
2.1.2农业机械化 7
2.1.3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7
2.2基础理论 8
2.2.1技术发展理论 8
2.2.2农业投资理论 8
2.2.3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理论 9
3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 9
3.1青岛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9
3.1.1青岛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现状 9
3.1.2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现状 10
3.1.3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现状 10
3.1.4农业机械化投入现状 10
3.2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分析 11
3.2.1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职能展现弱化 11
3.2.2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不足 11
3.2.3农业机械化经营效益低 12
3.2.4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不合理 12
3.2.5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 12
3.3青岛市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 13
3.3.1自然因素 13
3.3.2社会因素 13
3.3.3技术因素 14
3.3.4经济因素 14
4青岛市农业机械化优化发展策略 14
4.1优化原则 14
4.1.1协调性原则 14
4.1.2阶段性原则 15
4.2优化策略 15
4.2.1强化农业机械化技能教育培训 15
4.2.2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宣传 16
4.2.3农业机械化现代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17
4.2.4推行区域联合计划 19
4.2.5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19
4.2.6强化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的完善 19
4.3保障措施 20
4.3.1政策保障 20
4.3.2技术保障 20
4.3.3制度保障 21
4.3.4融资保障 22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7

结论


农业机械化是优化提升地方农业作业方式以及作业效率优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以青岛市地方农业机械化现状以及发展对策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于青岛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深入分析,进一步的为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科学的发展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主要得出以下方面的结论:
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水平是优化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保障条件;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业方式由传统的人力实现向机械化的方式进行转变,进而农业机械化装备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机械化装备作业过程中的作业效率以及产出。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购置需要大量的资金,其对于家庭承包的个体经营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经济压力,进而政府应当强化对于地方农业机械化装备购置补贴力度的强化。同时就目前青岛市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来说,大中型设备的匮乏,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加大能够有效的得到缓解。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应当强化对于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也应当强化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体系构建,强化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在装备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需求,进而通过从业人员自身技术能力的提升优化推动地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升。
由于笔者的经验以及个人能力有限,故而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完善补充。
 
参考文献

[1] 白丽,李行,马成标,曹国强.农业机械化主要制约因素的制度创新研究[M].农机化研究,2005(1):34-36,41

[2] 黄庆亮.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04(04):21~23
[3] 侯方安. 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97~199
[4] 张蓝水. 简单而重要:什么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定义泛议[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 141(9): 4~5
[5] 谭湘晖.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 宋宜清.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农业与技术, 2007, 27(6):25~28
[7] 强维青. 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8, 2: 38~40
[8] 丘岳强. 农机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 现代农业装备, 2004, 3: 44~47
[9] 彭卓敏. 新世纪我国农机化科技发展的思路、重点与对策[J]. 中国农机化, 2003,, 1:7~8
[10] 白丽,李行,马成林等. 农业机械化主要制约因素的制度创新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5, l: 34~36
[11] 白人朴,刘敏.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研究[R].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2] 初江,姜丽娟,符全等. 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与发展[J]. 农机化研究, 2004, 1: 16~17
[13] 黄和祥.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国农机化, 2004, 6: 10~14
[14] 刘恒新.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未来[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4, 5:21~22
[15] 王会,张俊亮,孙如军. 我国农业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农机化研究, 2006, 9:21~22, 26
[16] 王晶. 浅谈中国农业机械化[J]. 农业与技术, 2007, 27(5): 21~24
[17] 魏平. 关于农业机械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学术交流, 2008, 3: 75~76
[18] 杨军. 与时俱进论农业机械化新概念[J]. 现代农业装备, 2003, 3: 30~33
[19] 杨敏丽,白人朴,刘敏等.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5, 36(7): 68~72
[20] 杨印生,刘子玉,盛国辉. 我国农业机械化促进体系的构建[J]. 农业机械学报, 2005,36(11): 79~82
[21] 卢秉福.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5
[22] 杨敏丽.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23] 梁备战. 新时期农机化经营模式的研究与探讨:[D]. 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0
[24] 李佳.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
[25] 毛凌华,李瑶,卢明等.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 江西农业学报,2009,(07):15~17
[26] 陈礼丹,李献士.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J]. 商业时代,2011,(25):107~108
[27] Yang Minli. Us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inquire into how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China.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2001,(5):5~8(inChinese)
[28] Clarke LJ.Strategies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The roles of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he government.CIGRejournal 2000,v.2:15




本文编号:117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7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