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禾发千枝” —《十月》诗歌专栏(1987-1989)研究
第一章 “十月的诗”专栏背景及其它
骆一禾于 1986 年筹备“十月的诗”专栏,1987 年推出第 1 期,于 1989 年 5月 31 日离世停办,历经三个年头,共 17 期,20 余首诗歌。虽然短暂,然而却在那时的诗歌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和轰动。
第一节 “十月的诗”的专栏背景
一、诗歌报刊的黄金时代
80 年代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如程光炜所认为的,80 年代是一个走向多元化的新的历史转折期,是一个集承传性、过渡性和置换性为一体的时代。特殊而复杂的时代环境造就了文学的解冻和黄金时代。“文革”结束之后,文坛的氛围相对变得自由、宽松。伤痕、反思、改革文学的逐步兴起,新诗潮的涌现,新生代诗人群的出现等使得 80 年代一跃而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焦点。
80 年代,无疑是新时期以来诗歌的黄金时期,以 84、85 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6 年“文革”结束,诗歌界迫切要求改变诗歌创作的倾向,反映现实的诉求,从荒诞无稽的想象回到现实。以北岛为首的几位诗人,以《今天》诗刊命名的“今天诗派”开创了诗歌写作的新征程。“今天”蕴含着把握和抓住当下的意味。不要耽于过去的辉煌,也不要沉迷于对未来漫无边际的幻想,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活在当下。极具悖反色彩的新诗潮给诗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转折,与建国后诗歌写作的依附性大相径庭。它不再是作政治的传声筒,而是关注时代转折中的个体生命体验和精神状态,回归到了诗歌的本体位置。随之,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及诗作。朦胧诗的兴盛与质疑、争议之声同在,在当代新诗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许多杂志报刊,如《诗探索》、《星星》、《上海文学》、《萌芽》、《春风》、《青春》、《丑小鸭》、《芒种》、《长江文艺》、《四川文学》都曾大力支持并刊登过一些青年诗人的诗歌。独具反叛色彩的新诗潮来势凶猛,它注定要被更强大的诗歌群体攻下历史的舞台,喊出“打倒北岛”的口号。1984 年以后,“新生代”诗歌实验运动随之拉开,出现了许多诗歌群体,随之也伴生了一些诗歌刊物。
据资料统计,80 年代创办的诗歌报刊达到 30 余种,发掘了大批有潜力的诗人,刊发了许多优秀的诗作,为当代诗歌史谱写了华丽的一章。杂志有 1980年刊行的《诗探索》、《海韵》,1982 年的《国风》,1983 年的《青年诗人》、《青年诗坛》,1984 年的《绿风》、《诗林》、《诗选刊》、《诗人》、《科学诗刊》,1985年的《诗神》、《诗潮》、《当代诗歌》,1987 年的《国际诗坛》等。报纸有 1984年发行的《诗歌报》、《琥珀诗报》,1985 年的《中外诗坛报》、《黄河诗报》、《华夏诗报》、《含笑花诗报》、《散文诗月报》,1987 年《散文诗报》,1988 年《南国诗报》等。以上诸种报刊皆是正式出版发行的,旨在关注现实和人生,重视艺术规律,提携支持并刊发新人新诗,如《绿风》曾成立“国内群众性青年诗歌社团联络中心”,介绍了 600 余家青年诗歌社团,选载了 100 余首诗作,丰富了 80年代的诗歌创作,同时也为研究 80 年代诗歌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如《诗歌报》,1986 年同《深圳青年报》共同用 7 个整版的篇幅,举办了“中国现代诗坛 1986 现代诗群体大展”。介绍了 100 多名后起的青年诗人,约 60 余家自称为“诗派”的诗群,并汇集了 1986 年当代诗坛全部主要的实验性诗歌流派的代表性作品。它已经成为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被载入史册,在当时乃至今日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印记。此外,这些实验性的诗歌群体也自行创办了自己的诗刊,如 1984 年“他们”诗社的《他们》诗刊,“海上诗群”的《城市人》诗歌合集,四川“整体主义”编辑的《汉诗:二十世纪编年史》,1986 年“非非主义”的《非非》诗歌交流资料,编辑印行的《非非年鉴》,以报纸形式出版了《非非评论》。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中引用过这样一段话:“1986 年——在这个被称为‘无法抗拒的年代’,全国两千多家诗社和十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以成千上万的诗集、诗报诗刊与传统实行着断裂……至 1986 年 7 月,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 905 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 70 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 22 种”。①这一现象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辉煌的一页,80 年代是诗歌报刊发行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时代。
.......................
第二节 “十月的诗”的创办人及办刊宗旨
骆一禾,1979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尝试诗歌创作,1983 年开始发表诗歌,1984 年毕业后进入北京出版社《十月》文学编辑部担任编辑,1987 年主持“十月的诗”栏目。1989 年 5 月 31 日因病逝世,年仅 28 岁。骆一禾生前曾在《诗刊》、《上海文学》、《花城》、《山西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诗作,留下了近两万行的诗作和数万字的诗论及小说。骆一禾是诗人、诗评家,也是一名优秀的诗歌编辑。他有自己的诗歌创作理念,有一套独特的诗学思想,而作为编辑也有他自己对诗歌理想的建构。骆一禾是一个对诗歌和历史很敏感的人,是一位具有预见性的诗人和编辑。
1984 年进入《十月》杂志社当编辑,那时《十月》的诗歌部分不被重视,1986 年甚至没有刊登过诗歌作品。骆一禾从 1986 年开始筹备“十月的诗”专栏,于 1987 年开始刊发第 1 期。早在大学时期就有创办刊物经验的骆一禾在《十月》编辑部可谓是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优越的展示平台、有利的历史和诗歌环境、优秀的编者等的最佳配合注定了它的成功。骆一禾为“十月的诗”栏目倾注了太多的努力和心血。首先,在专栏的创办上,与《十月》诗歌传统版块不同的是,骆一禾增设了“导言”部分,它位于每一期诗作的开头,直至他离世后停办。每一期的导言都是他深思熟虑之作,他独具眼力的诗人情怀使得他不遗余力地推出了海子、昌耀等优秀的诗人和诗作,尤其是海子。17 期诗歌作品中,海子的诗歌就占了三期。同时也推出了西川、黄灿然、莫非等许多优秀的青年诗人及其诗作。诗作颇丰的他,从未在栏目中刊发过自己的诗作,直到他离开,编辑部才刊登了他的诗作《屋宇》(节选)以示对这位独具人格魅力的优秀诗人、诗评家、编辑深深的崇敬和追思之情。骆一禾在给友人潞潞的信中曾谈到:“1984、1985两年,我基本没有发表作品,这是我的沉思时期,能不能变革是最主要的,而发表作品是次要的。”①对于未被刊发的诗作,骆一禾给予回信,详细说明并做出细致的点评。据资料表明,现今可以见到的是骆一禾写给昌耀、潞潞、袁安、万夏、阎月君、刘频等诗人的长信。在给万夏的信中,说明刊登了诗人的八首诗,并用《汉字》作为总称。并坦陈了自己对海子的个人看法及海子之死的一些详情。给未能在“十月的诗”发表诗作的诗人刘频更是写了长达三千多字的长信,对其中几首诗做了认真精细的点评。从与诗人的沟通、交往中可以看出,骆一禾对诗歌的热情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正是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诗歌编辑,使“十月的诗”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十月的诗”秉承《十月》杂志以刊登先锋性的文学作品之办刊宗旨,积极刊登先锋诗歌,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推动。在此基础上,又以追求诗歌创作的多元化,诗歌编辑的包容性向诗坛呈现了一幅多彩的画卷。骆一禾在栏目中,呈现的大多是诗坛所不熟识的青年。例如莫非、刘扬、王坤红、钱叶用等。骆一禾在栏目导言中也表明,应重视诗歌的创新意识。所以栏目中有对小说家朱春雨诗歌探索的关注,吕德安诗作的刊发,还有昌耀在新时代的诗歌创作等。从“十月的诗”的诗歌目录和对选录的诗人的了解,可以了解到骆一禾的主办风格。他倡导建立一个伟大的诗歌共时体,这个栏目就是骆一禾这一诗歌理想的有力行动和实践。
........................
第二章 “引言”中的诗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以不文为文”的诗歌样式
骆一禾追求的是一种诗歌观的创新,它不是一种诗歌文体的创新和单纯的形式与风格的转变。而是于本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上构建新的文明精神,建设诗歌的价值形象。在 1987 年第 4 期海子诗歌的导言中骆一禾谈到:“诗在今天需要伴生一种特殊的世界观,,作为审美本身的诗本身包含这一性质。”诗歌不仅仅是词章的追加,而是在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飞速发展之下,对原始文明和智慧的挖掘、更新和再造。在 1987 年第 3 期于坚《某人五首》的编者导言中,骆一禾谈到:
七十年来,影响、遗产和探索交织成新诗的独特规律:创新是一种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也是一种创新。每种艺术样式都是在这种传统与个人才能的动势中诞生的。在此过程中,一些不见经传的写法会跃上诗艺感奋的前景,扩展诗语的含量。我国学者将这种“以不文为文”的规律演绎出来,在理论上启发了诗人的创新意识。在探讨语言艺术作品的“文学性”过程中,以不文为文的样式,表现为对既有语言规范的偏移,它的另一个方向是超越蒙复在感性上的原有积淀,摄取本原的光泽。
而诗歌价值的构建,就在于诗歌的创新应该是兼容并包的,是多种艺术形式的冲突和融合。“不文”即诗歌的写作在形式、结构上没有固定的规律和限制,他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主导性的诗歌“心象”。诗歌的风格虽然是多元的,但是它不是诗歌意象的拼贴,而是基于个体生命之上,对文化的思考和理解。骆一禾在“十月的诗”中刊发的大量组诗或长诗,多和自然、历史和文化等主题相关。例如马丽华、阎月君、钱叶用、舒洁等人的作品。
新诗是在对古体诗的影响下,对其进行梳理、创新和变革中逐渐交织而成的,它的独特性在于它不是封闭的、自足的个体,而是在不断地吸收各种可能的因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一种在不断地创新之中的动态发展模式。这里骆一禾所指的“以不文为文”的规律是一种诗歌写作艺术上的创新和探索,以一些不以为意的、不见经传的写作方法为诗歌增添艺术的内涵,为诗歌创作打开更广阔的前景,体现诗语的力量。在探索过程中,以“不文为文”的写作规律演绎出对既有诗歌写作语言和主题规范的某种偏离和背弃,但是在另一意义上却体现出了“超越蒙复在感性上的原有积淀,摄取本原的光泽”的色彩和力量。
.........................
第二节 “情感本体论”的生命哲学
骆一禾在他篇幅最长、最完整的诗论文章《美神》中,主要阐述了“情感本体论”的生命哲学。这篇文章发表于 1987 年 5 月 25 日,正是“十月的诗”发行的时间。《十月》诗歌版的引言《一份短提纲》,发表于 1987 年“十月的诗”第1 期,西渡在编辑《骆一禾诗全编》时选入书中并称它是:“中国当代诗坛最简明的、也最富于雄心的纲领”。纲领中体现了诗人“情感本体论”的生命哲学,始终以诗人的生命本体作为写作的依据和动力根源。
一、骆一禾认为诗歌是生命的象征
诗歌是生活的表达,是生命的象征。活生生的生命体和现实生活决定了诗歌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书写模式,一切的经历、感触、感觉、情绪、经验、幻象、梦境、沉思、体验都是生命的自明,诗歌要做的就是用语言将这种最本原、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获得原始的冲涌,关注人的此在状态,体验此刻的生命特征。正如“十月的诗”的开篇,1987 年第 1 期西川诗歌《雨季》的导言中写道:
我们祈愿从沉思和体验开始,获致原生的冲涌:一切言词和变动根源的现代意识。它将决定诗在人们心中留下的这个世纪的影像。为此这诗歌成为一种动作,它把经历、感触、印象、梦境和语词经沉思渴想凝聚,获得诗境与世界观的汇通,并通过这凝聚把启示说得很洗炼:某种感撼人心的东西骤然变为能听见似的,从而体验今人的生命。这诗歌不是心智一角的独自发声,而是整个精神生活的通明与诗化,它熔铸剥凿着现代意识,直到那火红而不见天日的固体呈现于眼前,新鲜而痛楚。
在 1985 年发表的诗论文章《春天》开头,诗人就谈到:“我认为永恒是不值得达到的。以智力驾驭性灵,割舍时间而进入空间,直达空而坚硬的永恒,其结果是使诗成为哲学的象征而非生命的象征。”①生命中的精神世界是诗歌写作的矿源,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具有鲜活的、与众不同的生命感受和情感体验。新诗所具有的现代意识就是要挖掘精神世界、生命深处的角落。1987 年第 4 期导言“而不是在采剩下的矿里捡哪怕是很美的石头,在词章上再追加数量”诗的语言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精致。在理论文章《水上的弦子》中骆一禾写到:“你我即是活生命,具活直觉和活感觉,具把握现在之感情,你我之所思所行,便在构成新经验和活精神。”诗歌的目的和意义就在表达生命的“活”,这是诗人的唯一,也是诗人的事业。“诗中飘满上古,人生飘满墓碑,倒不如老子所说:抱朴见素,将活生命的力量,播释于人与人之间,发挥到它的极致,不必去争抢上古的地盘。这便是事业,事业意味着生命力量的挥发,意味着心与心的沟通,这是唯一的。”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要发挥生命的力量,才能做到心灵相通。
......................
第三章 “十月的诗”诗歌文本研究..................21
第一节 “垂直的方向”与“朝向过去”...............21
一、 “向死而生”的精神向度................21
二、 “内向性”的写作姿态.............24
第四章 关于“十月的诗”专栏的思考及评价.................37
第一节 “十月的诗”带来新的思考....................37
一、 对诗歌栏目发展的启示和思考...............37
第四章 关于“十月的诗”专栏的思考及评价
第一节 “十月的诗”带来新的思考
一、对诗歌栏目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诗歌栏目的发展与诗歌编辑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诗歌编辑应具有尖锐独到的眼光。其次,应有聚合各类诗人的人格魅力。最后,可以和读者建立和谐融洽的交流机制。而创办一个诗歌专栏,建基在这三项条件的基础之上还需要编辑工作者有自己的建构和编辑框架,在追求多元格局的同时,也要求个性差异等等。例如,骆一禾对海子诗歌的挖掘和大力推介,在海子诗歌的接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十月的诗”用三期的比重刊登了海子的诗作,海子在 80 年代的诗歌地位和影响主要就是靠《农耕之眼》组诗和《太阳·诗剧》所奠定的。“一个民族的大诗人放在面前而无人认得。这就是我们当代文学和时代环境令人发指的一个例证。”①骆一禾在《致阎月君》的信中说,因此他不仅仅推介海子,而且还对长达三十年被诗坛忽视的老诗人昌耀给予了关注和支持,为他在新时期的复出骆一禾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心力。
为现有文学研究框架的拓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十月的诗”专栏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窥探历史现场的环境。从骆一禾对作品的空间呈现和布局,可以从背后看到纷繁复杂的时代侧影和变化莫测的潜流。以诗歌专栏的研究作为切入点,将视野放置在整个时代背景之下,可以达到一叶知秋的新的见解,同时也为现有文学研究范围、研究视点的拓宽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十月的诗”栏目历经了 80 年代向 90 年代过渡的关键时期,“朦胧诗”的退潮,“第三代诗人”逐渐解体,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不被历史和诗歌史所重视的一部分无名诗人。说他们无名,指的是在诗歌史或历史资料的书写中没有系统的研究和陈述。这一段因为历史的复杂环境而在文学史和诗歌史中鲜被提及或是一带而过的书写现状,对于重新认识 80 年代的复杂诗歌环境,引领 90 年代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建设都带有局限性。
.......................
结论
“十月的诗”存在短短三年时间,但却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内容。这不仅体现在由它推出的优秀的诗人和诗作,还在于这样一个小小的杂志专栏所承载着的巨大信息和内涵。
80 年代中后期是诗歌流派、杂志或专栏繁荣兴盛的时代,杂志报刊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的思想潮流和风格趋向,对杂志或专栏等第一手资料的再整理可以一定程度上再现诗歌史现场。“十月的诗”鲜有的编辑风格和诗歌倾向,为当时的诗坛涂抹了一章靓丽的风景,这段精彩的诗歌史片段不应该被尘封在图书馆幽暗的角落里和泛黄的纸张中。它的编辑风格启示着现代社会的出版单位的创新和发展方式。在这个视觉化越来越强烈的时代,纸质版的读物如何能够最大范围的吸引读者的关注,开拓出新的编辑出版方式,给了人们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从报刊的编辑出版热当中,我们感受到了 80 年代中后期诗歌创作的丰富性、复杂性,使我们深刻的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对诗歌的热情和努力。诗歌的编辑出版和导言的撰写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独具魅力的骆一禾,也同样印证和回应着他的诗歌创作和诗论建设。骆一禾的研究还处在一个亟待发掘和关注的阶段,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十月的诗”专栏为完善骆一禾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空间。不仅表现了他的诗学理论思想,而且还和他的诗歌创作遥相呼应,“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十月》编辑部的工作和生活,与同事、诗人朋友的交流和沟通,为我们了解骆一禾的生活和经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骆一禾最后的时光都献给了他最爱的诗歌,献给了属于他的诗歌专栏,献给了他的诗歌理想,为后人了解和研究骆一禾提供了最宝贵的史料。论文因为资料的欠缺,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我不会停止思考和反省,希望可以为骆一禾和诗歌专栏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骆一禾向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诗人应该向他所写的那样去生活”,他在行动着,以他的死向我们诠释了他永恒的选择,同时也为我们的研究开创了无限的空间。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9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