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电影中心”目标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发展路径研究
第一章 东亚环境下的中国电影成长路径
自 1896 年来华经商的西方人将“活动影戏”带到上海,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历了百余年。其间,电影业随着中国激荡的变革而成长, 绘出一幅曲折有趣的轨迹。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都不是自始至终与世隔绝的,本章将中国电影的成长轨迹放在东亚政治经济与电影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考察,梳理过程中会考虑到对中国电影产生明显影响的东亚环境变化及事件。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与东亚的联系
一、如何定义“中国电影”
本文中所考察的是,中国电影业这一广义的“中国电影”,即包含了电影作品,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电影从业者,电影受众等与电影相关的元素在内。相对的,狭义“中国电影”即中国电影作品。在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合拍日趋流行的当下,中国导演拍摄的电影作品都是中国电影吗?不在中国境内拍摄的电影不能称之为中国电影吗?殖民者在中国拍摄的电影能被称之为中国电影吗?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我们又该如何划定中国电影的范围?
殖民者给被殖民者带来了许多伤害,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看待在日本侵略下成长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朝鲜等的早期电影?同样被日本侵略过的韩国也深入思考过类似的问题。韩国电影史对于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采取了全盘接纳的态度,并未因为历史与民族等原因进行遮掩。在日本统治的时期里面,当时的朝鲜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被生硬切断,也失去了来自西方等国家的帮助的来源。想要起来发展自己本国的影视文化,在资金和技术的方面不得不依赖日本。韩国学者金钟元认为:假使电影素材关于韩国,基调也与韩国的文化相契合,并且放映对象主要为韩国人,即使是中国或日本制作的电影也是韩国电影。这个界定已经被韩国学界广为接受。笔者认为,该定义方法也可以应用到本文中来:取材中国,并契合中国文化,放映对象主要为中国人的电影即是“中国电影”。
二、东亚国家的文化关联
东亚国家,地理位上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与蒙古五国。从文化渊源来讲,东亚文明涵盖的范围更广,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都包含在内。 能够组成东亚文化圈明显特征的的基本要素,有儒学、汉字、佛教、中国律令以及农工技艺。这些要素都给予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之水平以深刻影响。东亚文明由于受古中国文化影响较大,也被称之为“大中华文化圈”。“大中华文化圈”还包含了受儒教影响的非华人的社会,如朝鲜与韩国、越南等等,由华人人口占比为多数的国家,如新加坡等,华人聚居的泰国、马来、印尼、菲律宾等都深受影响。这一文化体系,自中国向朝鲜、日本、越南、韩国传播,衍生出来维系整个东亚文化圈亲密度的重要纽带。
地理上的东亚国家还包括蒙古。本文会涉及中国及日本、韩国之间的电影交流与合作等情况,蒙古并不在主要讨论范围内。这首先是因为,蒙古与中日韩之间的文化差异性较大,后者多少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蒙古属于游牧文化,文化相似性较低,,蒙古与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之间的在电影方面的交流并不十分密切,因而相对来说在本文中的研究价值不那么明显。另外,目前国内关于蒙古电影的研究资料较少,要展开较为详尽的研究着实比较困难。
........................
第二节 中国电影的成长轨迹概述
自从 1896 年电影被引入中国,至今已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其发展所经历的时间跨度较长,因此笔者择其要点,重点整理中国电影在整个东亚电影发展中的表现,参考目前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中较为权威的划分(如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选择以阶段性较为明显的重要政治经济事件为界,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分成几个阶段进行梳理总结。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一)中国电影的起步与发展
“现代化”是 18 世纪人类的想法、知识与执行力相匹配的产物。至此,人类得以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控制和营造他们的环境。19 世纪末,现代化带来的冲击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电影就是在这样一种契机下被带到了中国。
1896 年 8 月电影被外国商人带入到了上海的徐园“又一村”,人们首次在中国观赏到这种“西洋影戏”。此后,类似这种动态影像的放映活动遂扩展至全国的各大中小城市,人们又开始着手制作影视作品。1905 年中国首部短片《定军山》被拍摄完成。该片严格来说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电影,但它开创了戏剧片这样一种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1913 年香港的拍摄短故事片让中国进入了叙事电影的拍摄。随后,上海幻仙影戏公司接拍亚细亚公司的《黑籍冤魂》成为中国故事片的创始之作,也是中国电影从短片到长片的过渡性作品。1921 年后,中国电影的重心开始从短电影中转移出来。
1908 年上海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院。从事电影相关的投资与经营的人也越来越多。从中国电影发展的大事件中可以看出,上海、香港两地电影业起步时间和发展程度都超过了中国其他城市。这也为两地先后成为“东亚电影中心”埋下了伏笔。
20 世纪初,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都遭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的波及。此时中国却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电影整体上呈现出来上升的态势。80%的好莱坞影片在美国上映不到两周都会送来上海放映,就连邻国的日本人也更愿意来上海先睹为快。当时刚起步的中国电影吸引着世界瞩目。大量外资注入中国电影产业,几乎呈现垄断趋势: 1925 年英国银行在中国收买大量影院,并拒放中国国产电影;30 年代,美国电影公司以同样充足的资本实力,试图控制中国电影,实施“中国好莱坞”计划。当时的中国电影人“只有制造厂,没有发行所,摄制的影片,每天上千万尺,而开映的地盘却没有一寸”。
中国电影在二三十年代达到它的发展高潮,中国民营电影逐渐强势起来,且已经基本形成了电影的制作发行及放映的产业化模式。当时的电影业由外商、民营和国民党官办三分天下,私营公司开始占据主要和主导。以上海为例,当时民营电影公司就占到了总数的 90%以上。私营电影公司还注重开拓海外市场,1926年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简称“天一”)开始在爪哇、南洋等地发展,不少私营公司也向南洋等海外目标进发。当时占据海外市场的中国电影主要是古装武侠等类型片,海外对中国武侠片的痴迷程度不亚于国内。
........................
第二章 中国“东亚电影中心” 概述
第一节 二战前的“东亚电影中心”——上海
上海电影的成长路径几乎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电影发展史。1909 年第一家中国电影公司就在上海成立,其间直到 1925 年在北平开拍首批电影,中国的电影工业基本都集中在上海这座城市。从 1896 年电影在上海生根,再到二战结束,甚至到 80 年代末,全国电影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都被上海电影所占据。现状,上海都依然还是中国电影创作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一、时代背景
自 1841 年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变成一座华洋杂居的移民城市,对各种外来文化兼容并包并保持着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到了 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各行业都先后步入了各自的“黄金时代”,上海也进一步升华为集合航运、金融、信息等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经济中心,与集合出版、电影、娱乐等为一体多功能的文化中心。此时的上海已然跃升为东亚乃至整个亚洲最为繁华的国际都会。
1929 年上海市政府拟定《建设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书》,1930 年形成《大上海计划》,目标是要将上海建成现代化大都市。1934 年法兰西科学院院长查理·芮切,甚至大胆推测:十年后上海的重要性将远超伦敦、巴黎等城市,从当时的世界第六大城市跃为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二三十年代甚至上海的帮会组织发展也步入顶峰。上海电影就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复杂多变但是温润适度的环境,也造就了上海电影极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的性格。由于从一开始就得到各种有利条件的眷顾,从资本到市场等等因素,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上海电影之初期的发展是比较顺风顺水的。
放眼当时的中国,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中国已有一南一北的两个全国性金融中心,即上海和北京。北洋政府管辖下的京城,舆论环境渐渐收紧,对有革命倾向的文人学者的打击也愈加严厉。这直接导致大量北京知识分子往南方(尤其是上海)迁徙。1920 年至 1921 年,华北四省区发生大饥荒,北方经济状况与生活水平一落千丈。1927 年 4 月,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中国政治重心也开始南移,北京渐渐被人抛弃。
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北京金融业彻底衰落。次年,中国最大的两家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总行也迁址上海。随后,陆续共有 54 家银行设总行于上海。当时的上海拥有外国对华银行业投资份额达 80%;外国对华进出口贸易和商业总额中占比超过 80%,当时上海一个口岸的贸易值,就相当于汉口、天津、广州、青岛、汕头和重庆六个口岸贸易值的总和。此时的上海不仅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在远东也首屈一指。
然而,日本先后发动的“一二八”事变与“八一三”事变,严重摧毁了上海点滴累积起来的现代化基础,上海工商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也因此被告终结。无论国际关系还是政治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二战中的上海 升成了高度复杂的国际场域,各方利益博弈从未停止。针对当时上海的情况,美国学者魏斐德曾总结出六对冲突对抗:西方列强与日本的;西方列强与中国治外法权;西方侨民和在沪日侨;日军与中国游击队;上海犯罪组织与朝鲜、台湾犯罪组织;中国两派特工之间。这些繁复的矛盾和对立使得这段时期的上海历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
第二节 二战后的“东亚电影中心”——香港
通过对整个中国电影成长轨迹的追溯,可以看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出现在五六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在上海电影没落后,香港这个一个曾经的小渔村已取代往日的上海成为新的亚州大都市。无论是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还是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从产业规模、电影产量、票房影响等方面来说都远胜其他东亚国家。就其对东亚其他国家甚至世界的影响力与吸引力等方面进行评判,“东亚电影中心”的称号也是当之无愧的。
一、时代背景
香港电影前后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一个是在上海电影人迁往香港后不久,另一个就是香港经济腾飞的八九十年代。首先 50 年代至 60 年代后半期,文化复合下的香港大量吸取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岭南文化的熏陶又使得其形成了独有大港派文化。经历一系列社会转型之后的香港,逐渐追求形成本身的面貌特征。成功实践之后的香港电影在这一点逐步走向辉煌。
80 年代,经济不断向上,一如既往推动其电影业的拓展,也使得电影业中的中华文化逐渐退去,再一次海外外来文化登陆,香港强调其身份的元素之一岭南文化重要性一再得到重申。香港影视作品才得以形成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文化。同时,政党国家意识的淡漠也使得整个社会文化取向由意识形态更多地转向对商业利润的追求。
二、香港电影成长路径
(一)电影起源
香港接触“活动影戏”的时间并没有比上海晚多久。在电影传入香港后,香港人也开始跃跃欲试加入到拍摄中。于是在传入十年后的 1913 年 ,香港人黎民伟拍摄了首部短电影《庄子试妻》。该片在美国演映,是一部试验性的作品,因此国人接触的并不多。值得一 的是,当时的三位主演分别是黎民伟的兄长、黎民伟的妻子和他自己,黎的反串演出加上其妻这一女性演员的加入在当时还是很有先锋性的。之后,黎民伟与兄长一起筹资成立了“新民”电影公司,这也是香港人创办的第一家电影公司。创业初期,“新民”的运作还是很艰难的,黎氏兄弟不仅负责制作影片,还涉足放映环节。他们后又建立了新世界戏院,主要放映自己公司制作的电影,拓宽销量渠道。当时的香港电影人对电影的态度十分认真,于投资当地设立电影公司的外国商人不同,他们是希望把本土电影发展壮大的。“新民”公司当时拍摄的不少社会纪实和新闻纪录片都是,无偿义务的,也为中国电影也为当时社会的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好景不长,民新在艰苦创业摸索中国电影发展之路时,中国社会又发生了重大变动——1925 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在中国多地包括广州和香港都引发了罢工大浪潮。香港的工商业发展一度停顿,经济陷入低迷,刚刚起步的电影业也遭受重创,新民电影公司也面临着分崩。就在之前不久,民新的电影《胭脂》才刚刚票房大卖,上映一周就获利港币六千港元,这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时香港电影发展的主要还是针对本土观众的粤语电影。由于和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城市交流密切,当地也有许多来自广东的移民,因此粤语片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也保持着较强的海外影响力。三十年代初,不少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将资金投入香港,开设成立电影公司拍摄粤语电影。累积了大量的发展资金又拥有了便利的销路使得香港电影逐渐稳固。
三十年代的上海被战火包围形成了一座“孤岛”,包括联华在内的大影业公司纷纷倒闭,沪上电影人才开始向香港流动。这是内地电影人向港的第一次流动。逃亡战势以外的香港的上海电影人与知识分子,依然保留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与爱国心,号召人们积极上前线抗敌救国。从影人和知识分子转移到港开始,成为当时除了上海之外的另一个华语的电影中心。
......................
第三章“东亚电影中心”的评判与成因 ................. 29
第一节“东亚电影中心”的评判依据 ................. 29
一、中国电影的内在生命力 .......... 29
(一)规模化的电影产业 ........ 29
第四章 “东亚电影中心”目标的思考与建议 ................ 39
第一节 中国电影发展境遇 ................... 39
一、中国电影发展现状 ................. 39
(一)政策环境 ........................ 39
第四章 “东亚电影中心”目标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中国电影发展境遇
据统计表明,2010 年中国电影市场为 100 亿元,3 年时间增长到了 200 亿元,而后又仅用一年时间增加近 300 亿元。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电影市场,并且还在不断缩小着与北美市场之间的差距。据估算不到 2020 年,中国将跃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历史会重复上演。与之前中国电影发展路径相对比,我们可以现在的情况有不少相似性,甚至重合之处。在分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之前,应该对中国电影市场取得的成绩,中国营造环境的努力等予以肯定,分析正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为中国电影将来发展 出先行意见的基础。
一、中国电影发展现状
(一)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一个影响行业前景的重要因素,积极鼓励式的政策环境,可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影行业来说,近年来我国的政策环境正在持续优化。
2010 年 1 月,《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首次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对电影产业 出具体规划。2014 年 2 月、3 月和 4 月,国务院连续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 号)、《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 号)、《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4]15 号)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同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七部委也印发关于电影的一系列通知。电影相关政策频繁出台,涉及面积十分广泛,当然这其中不全是放宽和鼓励,也有规范与限制,但总体可见政府对发展电影产业的重视。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加大对电影产业支持力度,影响、制约电影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将被革除,正在持续优化中的政策环境正努力为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 供保障。
然而,中国的电影产业还多少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国有制片、发行和放映的企业依旧在享受体制的特殊眷顾。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几乎垄断了进口影片的全国发行。电影企业与行政区划的自我利益保护机制,对民营电影企业来说并不公平,已经阻碍到电影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转。
......................
总结
目前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并且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其实不看官方的统计数据,身为观者的我们也能够切身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变化。2015 年,更多好莱坞大片涌入国内院线,上映时间甚至早于日本等其他东亚国家;国产电影类型丰富,热门主题与营销事件层出不穷;合拍合作更加多元,不少面孔出现在观众眼前……凭借着庞大的市场,不断涌现的创新和政策的支持,中国电影正在广泛吸纳来自世界的资金,技术等资源,逐步恢复它之前曾有过的辉煌。
然而,在这种快速膨胀的繁荣下,电影产量的泛滥,非专业人员涌入,大量粗制滥造的电影被生产出来,严重损害了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为现在的中国电影业 前透支了生存空间。中国电影不应在消耗自身资源与创造力的基础上,仅仅满足于向世界 供源源市场、廉价劳动力,而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世界电影竞争中去,从具有文化相似性的东亚国家开始,整合周边影响力发展成为“东亚电影中心”,最后甚至超越好莱坞,盘踞世界电影中心。纵观中国电影成长轨迹,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电影发展已经历了百余年,成长路径是曲折而且多变,不能通过短短几段文字中一概而全。然而没有全景化的梳理,又不可能把握其发展的主脉络,发现出“东亚电影中心”这一核心。纵观历史,中国电影的确成为过并且长期盘踞着“东亚电影中心”的主导地位,并且目前东亚电影发展的大环境下所创造的机遇似曾相识。然而,中国电影能否顺应时代规律再次崛起,还需要有更加的明确发展目标与明晰发展战略。
以近几年中国电影的表现来看,还是有越来越多高质量低价格的电影出现,电影也在回归其商品的本质。同时,新导演、新类型片不断崛起,电影作品和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电影业正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向前。总体来说是瑕不掩瑜的。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28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2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