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2 06:35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美术学习评价体系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小学生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是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根据一定的教学标准,采取一定的档案袋教学方法对学生美术学习进行评价。2001 年以来,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推行,我国一线地区的小学美术美术教师已经认识到美术档案袋评价的重要性,也做了很多相关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主题词之一。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多样的、综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美术档案袋教学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档案袋课程计划安排。探索促进教师开展多方面的档案袋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独立自主。①综观众多教学活动,不难发现多数小学美术教师以借鉴国外美术学习评价方式为主,真正把中国民间美术植入到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方法和价值意义研究却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在新说纷纭、多元共生的现代美术教育理论的冲击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地挖掘本国的优秀传统美术教育资源,特别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特点、方法和价值加以研究研究。
........

1.2 研究意义
立足于全球化背景和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进行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研究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多元文化进程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也在积极的应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危机,并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民间美术的教育不应局限于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小学美术档案袋评价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档案袋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计划,它依据美术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进行,并在美术课程在实施过程后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2001 年 7 月中国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的观念。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②本文主要研究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应具有中国民间传统美术特色。规划设计出具有民间美术特色的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
.........

2 民间美术及其价值研究

2.1 民间美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需求的文化,并且很多民间艺术品就是生产者生活必需品,因此,“民间美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是劳动人民美得创造,是一切其他美术如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宗教美术及各种专门美术的源头和基础。”③民间美术是民间生产者自己进行创造、欣赏或使用的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民间美术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和地方历史,发展成为具有不同特色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既包括作为艺术家本身的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也包括由表现活动和作品所触发的一些现象,还包括作为接受主体的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及其反应。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术是一个很开放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其内涵和外延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我国民间美术包含:剪纸、年画、扎染、风筝、版画、蜡染、陶瓷、花馍、虎头鞋、皮影、民间面塑、竹编、面具、彩印画布、绣花等等。民间美术纳入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包括:剪纸、民间玩具、纹样、吉祥图案、年画)、脸谱、皮影、中国建筑、衣冠服饰、古代文物(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秦始皇陵墓兵马俑一号坑、马王堆一号汉姆帛画)等方面。笔者通过分析对比小学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美版)教材发现,民间美术里面选取了陶器、剪纸蜡染、花馍、面具、年画、风筝、绣花等等。在人美版教材中以三、四年级涉及传统美术题材较多。
..........

2.2 小学民间美术教学中档案袋模式的意义
民间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是,以传统民间美术为切入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我国和当地传统民间美术,探索设计出一种基于档案袋的美术学习课程。这属于一类新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档案袋教学课程,一方面在学生学习制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民间美术档案袋设计应用的兴趣;也使其学生打开思路,自由设计;解决了学校或班级购置档案袋费用昂贵的问题。另一方面,挖掘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学会分析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形式语言的方法,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作品文化背景所承载民间美术寓意进行深度探究,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早期的民间美术档案袋学习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锻炼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理解能力和辨识能力,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挖掘适合小学美术档案袋学习的内容,从而转变成现代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创造趣味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民间美术,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规划。使他们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中,通过对民间美术档案袋学习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激发他们潜能。
........

3小学美术档案袋基础理论研究........... 9
3.1 什么是档案袋.....9
3.1.1 类型 .....93.1.2 思想基础........ 9
3.1.3 什么是档案袋教学模式 ..... 9
3.1.4 档案袋模式在美术教学的实施建议.......10
3.1.5 档案袋教学模式的评价..... 11
4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内容设计........13
4.1 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意义...........13
4.2 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的设计策略...........13
4.3 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的内容.........15
5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索...........38
5.1 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自主探索.... 38
5.2 民间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反思....39

5 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5.1 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自主探索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档案袋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民间美术知识,也学习了合理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才能在最后自己动手制作档案袋的过程中,设计出学生自己喜欢的民间美术形式的档案袋计划,展现他们自己所要表现目的和情感。首先,学生在理解民间美术档案袋的设计基础之上,才能在美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一边学习传统民间文化知识,一边设计属于自己的档案袋计划,从而达到边学习记录边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每一课程的学习和评定情况,或者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我们都可以把它进行整理后,存放进去。档案袋里可以存放的内容有课前准备资料(收集的图片、文字等)、调查报告、学习记录表、学习计划表、学生自己优秀的作品、获奖证书、已经作品的文字介绍和自己的感悟,反思等,不断地进行档案袋内容的更新。

民间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研究

..........

结论

结合上述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通过对民间美术档案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灵活的应用到美术学习中,还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记录了学习美术档案袋的点点滴滴,这些丰富方的内容都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法,都是学生自己的故事。在档案袋展示会那天,学生围成一堆在仔细的看档案袋的外形的装饰和丰富的内容,一旁还有作品的小主人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制作的经历,怎么制作的等等。同时,还提高了教师观察、分析学生的能力。在之前教师只凭主观判断一个学生绘画能力的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子,没有详细的辅助资料可以查看,也就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学生在进行民间美术档案袋自主学习时,把自己档案袋、民间美术的理解也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就可以进行自评,做到心中有数。民间美术档案袋的学习,还是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知识的体验,同一堂美术课程,民间美术就可以用美术档案袋的方式去学习,创设不同情境的美术档案袋教学模式。研究者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体验到更多不同美术的学习方法。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48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48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