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S微课程的开发研究
1问题提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实验的作用与教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新课程一如既往地重视实验教学,强调探究学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基于媒体技术的实验的形式、手段也不断丰富。可以说,在实验观念上和实验手段上,实验教学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仍然有许多问题是不能忽视的。诸如: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以实验视频、模拟实验甚至教师讲述实验代替真实实验;仅重视实验习题,忽视实验精神、实验观念、实验方法的培养等。这些做法不仅削弱了实验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必然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改革,当前,基本观念的教学成为化学教育界的共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 在课程中要求“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要求“可结合化学学科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力求反映最新的化学观念和思想”。实验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郑长龙认为,实验观念包括:以实验为基础、绿色化学思想和实验安全问题等。其中,“以实验为基础”有四重含义,即“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方法论”、“实验事实”和“实验史实” 。靳董认为,“以观念为本的实验教学,就是尊重实验、理解实验、善用实验、创新实验,以科学思维为线索,真正实现物我互化的教学境界” 。可见,新时期,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更丰富的含义。我们很熟悉化学实验事实、实验探究活动,但对利用化学史实促进科学观念教学方面,还有待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鉴于此,本研究结合HPS的教育理念,利用“微课程”形式,对化学史上卓越的实验家贝采里乌斯的贡献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学设计研究。
..........
2关键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2.1关键概念的界定
对于微课程的概念,目前有多种解释。在本研究中,作如下界定:微课程是基于一门学科/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或某个单元、主题等)而设计幵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它由基于某个专题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构成。这些微课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专题或总结复习,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意义建构及成绩提升。微课(MicroLecture)是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傅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是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教学化学习资源包。综上,本研究所指的微课程是围绕特定主题,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与实施策略的微课的集合。
..........
2. 2微课程概念辨析
2. 2.1微课程、微学习与微视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人们对传统教学的反思,教育界的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三个名词,它们分别是:微课程、微学习、微视频。这些概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各自它们的有其特点,并且互相之间是有关联的4。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或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的全过程,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是传统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专题、实验活动,教学设计包括教授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等辅助教学资源。微课内容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它是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独特的呈现方式营造主题式的单元小环境5。因此,微课程既不同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学习,基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满足了学习者渴望更多学习形式体验的要求。微型学习大多依靠手持移动设备,进行片段化的微型学习内容。它主要的特点是短小、松散和实用。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微学习适于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微学习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隐喻,指的是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微视频,是泛指很短的视频短片,短则30秒,长则不会超过20分钟,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多种形式,可通过MP4、摄像头、手机、DV、PC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这样的短小视频材料可以应用到教学中去,也可不为教学所用。即便是教学所用的微视频,它既可以作为微课程材料,也可以成为教学课件等。微课程、微学习、微视频三者的共同点是充分利用了当今时代的电子信息化资源,以学生发展为本。微课程着重运用微视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形成科学素养。所以本论文是在微课程的视角下来进行设计的。
..........
3相关研究综述.......5
3.1关于微课程的综述.......5
3.2关于HPS的综述.......6
3.3关于翻转课堂的综述.......8
4微课程的编制.......9
4.1微课程的目标.......9
4.2微课程素材的梳理.......10
4.3脚本的编制.......13
4.4微课程与课堂教学.......21
4.5微课程的评价.......35
5研究结论与反思.......35
5.1研究结论.......35
5.2研究反思.......36
4微课程的编制
4.1微课程的目标
本论文应用微课程的目的就是:了解化学家贝采里乌斯的巨大贡献;通过了解化学史实,让学生理解科学过程;思考实验在化学科学进步中的关键作用;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观念。利用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传播化学史,并通过化学史实与课堂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落实HPS教育。首先,贝采里乌斯建立了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化学用语的建立,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之一。很难想象一门正式的学科没有统一的、属于自己学科的话语体系。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正是化学语言的基础要素,只有掌握了化学用语,才能更好地学化学,化学家也才能进行学术交流。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初,把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当做第二外语,死记硬背,并因此失去了化学学习兴趣。借助贝采里乌斯的事迹,可以让学生懂得,化学用语就是为了学习交流方便而发明的符号系统,没有神秘之处,学好化学用语才能学好化学,从而激发学生掌握化学用语的信心。
..........
结论
本论文整理了贝采里乌斯的贡献年史,及其贡献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对以后研究关于贝采里乌斯的研究内容教学提供较为方便的材料。通过现行教学的了解,现在关于化学实验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大多数仍然是以传统的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本论文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运用HPS教育理念体现知识的来源和发现,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釆用微课程教学方式加强了 HPS教育,在不占用过多课时的前提下,拉进学生和化学、化学家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45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4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