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
【摘要】:探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对缩短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作用,对比分析《中国防痨杂志》论文出版时滞状况,为提高杂志质量及深入研究杂志发展提供参考。将2006~2011年54期1342篇论文的题目、作者、栏目、收稿日期及出版日期录入Excel表中,利用统计软件SAS9.1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6年间论文出版平均时滞为257.91d,出版时滞≤280d的论文779篇,占58.05%,280d的论文563篇,占41.95%。采用稿件网络系统后,论文出版时滞的频数分布改变明显,由原来累计分布的9~12个月缩短为5~8个月。采用网络采编系统后,短时滞组的论文构成比增加,长时滞组论文构成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31,P0.05)。网络采编系统对短时滞论文产生的作用不及中等时滞和长时滞的论文。但继续缩短论文出版时滞仍是今后吸引优质稿件和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
【分类号】:G232
【正文快照】: 2009年《中国防痨杂志》开始采用网络采编系统,在线投稿、查询和在线审稿、流程监控等采编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网络采编系统采用在线投稿、在线审稿、稿件查询、网上编辑等工作流程,实现了从收稿、审稿、编辑加工到发排的计算机网络流程控制,完成作者、审稿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利;我国科技期刊迈向国际化进程的几个步骤[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2 陈灿华,张曾荣;体现科技期刊特色的“硬件”和“软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Z1期
3 徐自超;加速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几种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游星雅;;提升高校学报国际影响力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杨德超;;办好学报的规范和保证[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6 卢先蓉;试论科技期刊的封面[J];编辑学报;1989年02期
7 ;书刊评介[J];编辑学报;1990年02期
8 刘鹏;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J];编辑学报;1990年02期
9 勇进;;本刊获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J];天然气工业;1990年05期
10 许文深;;海南省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展望[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科技期刊在变革中怎样提高竞争能力——从《水处理技术》看杂志的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科技期刊发展论文集[C];2004年
2 姜春明;洪鸥;陈海清;;科技期刊在线优先出版现状及发展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瑜;刁淑娟;肖继春;;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初探——以《国土资源遥感》为例[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磊;;网络化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出版特点及编辑的责任意识[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明丰;徐川平;;科技期刊立体化出版的展望[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罗向阳;李辉;;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实践与创新[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马智;;科技期刊面临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A];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1年会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杨丽君;;论科技期刊的品牌资本[A];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1年会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顾泉佩;;我省科技期刊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地位与分析[A];福建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许庆金;;办好科技期刊的一些探讨[A];福建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艳红;科技期刊如何走出困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2 白月枝;科技期刊新闻性闪亮登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陈晓梅;浅析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不同层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4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上)[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下)[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李 斌;科技期刊亟待冲击体制束缚[N];中华新闻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晋雅芬;科技期刊数量增幅较快 质量差距不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垠;“创新成果是科技期刊跳动的灵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记者任丽梅;科技期刊人才培养须打破“师傅带徒弟”[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高博;国内科技期刊为何少见撤销论文?[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志军;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蓝华;基于过程的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梦莉;转企改制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的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许开民;河南省科技期刊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屈湘玲;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沈剑虹;河北省科技期刊“双效”现状调查与发展路径的理论思考[D];河北大学;2004年
5 王重洋;论科技期刊的网络化编辑方法[D];河北大学;2009年
6 唐曙南;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鹰;面向对象与结构化的海洋科技期刊编辑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8 余党会;中国英文生物医药期刊的现状及其国际化发展的思考[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陈启辉;《农药》杂志社经营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张广宏;我国科技期刊学术标准与经济效益标准冲突现象剖析[D];东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41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124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