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探讨——基于中文期刊网论文资料的统计分析
[Abstract]:The soil research literature collected from 1980 to 2009 was retrieved and the information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samples was extracted and a database was formed. The change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farmland topsoil in China was evaluated statist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soil samples before 1985 was (12.88 卤7.86) g / kg-1,1985-1992 and (11.26 卤6.30) g / kg-1,1993-2002 / year was (11.67 卤5.11) g / kg-1,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11.72 卤7.15) g kg-1; in 2003-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farmland surface soil has been increasing since 1985, which supports our analysis of soil monitoring data. The level of organic carbon in soil sample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and use patterns, and paddy fields were always higher than those in drylands (P0.05), which did not change with time.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dryland soil samples was the highest before 1985, while the content of paddy field samples from 2003 to 2009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198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urface soi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North China, East China and Northwest China (P0.05), 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Northeast China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P0.05).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understanding of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trends and geographic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available soil monitoring data and investigation data.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基金】:财政部CDM基金“中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评估研究”(0810010)
【分类号】: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于严严;郭正堂;吴海斌;;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6期
2 俞海,黄季q,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中国东部地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3 于东升;史学正;孙维侠;王洪杰;刘庆花;赵永存;;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2期
4 徐艳,张凤荣,段增强,张琳,孔祥斌;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探讨[J];土壤通报;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士平;王瑞君;阳小兰;张茹春;丁小燕;栗志强;秦彦杰;张伟;杜静;;河北省农田环境问题与生态保育[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2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3 朱连奇,钱乐祥,刘静玉,李爽;山区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设计[J];地理研究;2004年04期
4 王兴武,于强,张国梁,李运生;鲁西北平原夏玉米产量与土壤硝态氮淋失[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5 万红友;周生路;赵其国;;苏南典型区土壤基本性质的时空变化——以昆山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6 于严严;郭正堂;吴海斌;;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6期
7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6期
8 魏一鸣;范英;王毅;刘兰翠;梁巧梅;吴刚;曹明奎;黄耀;王绍强;;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1期
9 刘志忠;张超;;我国“民工荒”的形成与解决——基于特定要素模型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10 范宇;刘世全;张世熔;邓良基;;西藏地区土壤表层和全剖面背景有机碳库及其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光栋;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李加林;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潘志勇;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黄雪夏;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固定及碳汇效应[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吕向东;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曹宁;基于农田土壤磷肥力预测的我国磷养分资源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孙文娟;中国农田土壤碳氮变化及氮素对稻麦作物固碳效益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陈亮中;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翟桂萍;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构:上海社区发展的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熊德义;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伟群;杂交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及其籽粒Cd、Zn的关系[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磊;条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在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遇蕾;全新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初步估算[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徐敏;现阶段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5 高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婷;国际物流业发展对上海市国际贸易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姚凌;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与培训进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马宗俊;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力与化肥利用效率的区域特征[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君,张明普;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姜爱林;略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政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宿晨华;试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减租减息土地政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汤吉军,郭砚莉;“三农”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贸研究;2004年01期
5 韩志卿,张电学,王介元,陈洪斌;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动态变化及其与肥力关系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刘政源;升金湖保护区湿地资源与保护对策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7 邵彦敏;美日现代农地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东北亚论坛;2004年04期
8 潘永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农村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9 张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索[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10 马学慧,吕宪国,杨青,阎敏华;三江平原沼泽地碳循环初探[J];地理科学;199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进选;中国农业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琪;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变化——县级和村级尺度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京;李涵茂;方丽;胡啸;孔维才;;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0期
2 王丹;王兵;戴伟;李萍;;杉木人工林土壤系统有机碳相关变量的通径分析[J];土壤通报;2011年04期
3 苏延桂;李新荣;张志山;陈应武;鲁艳;;干旱人工植被区藻结皮光合固碳的时间效应研究[J];土壤学报;2011年03期
4 张俊华;李国栋;南忠仁;肖洪浪;赵自胜;;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储量及其空间变化[J];地理科学;2011年08期
5 申小冉;吕家珑;张文菊;辛景树;任意;徐明岗;;我国三种种植制度下农田土壤有机碳、氮关系的演变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4期
6 王淑芳;王效科;欧阳志云;;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2011年04期
7 蓝家程;傅瓦利;袁波;彭景涛;张婷;付允;;岩溶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J];中国岩溶;2011年02期
8 赵前程;秦晓辉;;农田地膜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9 王步奇;;旱地农田土壤培肥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1年07期
10 桂东伟;雷加强;曾凡江;穆桂金;杨发相;苏永亮;潘燕芳;;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策勒绿洲为例[J];土壤;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2 梁晨;吕国忠;;辽宁省农田土壤真菌区系及分类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徐艳;张凤荣;;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农户经济学解释[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4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6 朱红霞;陈效民;方X;庾亮;;太湖地区土壤中氮、磷的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7 陈建强;赵满全;陈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农田土壤的风蚀特性试验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胡荣桂;林杉;冯明磊;;土壤有效碳氮对N_2O排放的影响分析[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曹志强;邹德乙;;辽宁省农田土壤碳库分布及其变化的模拟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许信旺;林凡;潘根兴;孙秀丽;薛芳;;人类活动对升金湖湿地土壤碳密度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大庆;我国农田土壤减排潜力巨大[N];科技日报;2010年
2 江西省高安市政协 金小春;改善农田土壤质量迫在眉睫[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记者 王莉敏 通讯员 张运汉 樊向阳;咸安为农田土壤“体检”[N];咸宁日报;2008年
4 记者 叶桂华;农田土壤质量可一目了然[N];泰州日报;2009年
5 田农;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6 阿梅;目前土壤存在的四大问题[N];云南科技报;2007年
7 潘莹;新疆大范围春旱 农田缺水达19亿立方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张瑞兰 罗旺水;宁化:综合改良3万亩农田土壤[N];三明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江天;北极涛动“冻”出59年来最冷春天[N];辽宁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黄朝武 通讯员 何志勇;应用新技术少施30%氮肥粮食产量不会减[N];农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芮雯奕;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佟小刚;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郭胜利;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与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5 时秀焕;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CO_2排放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6 戴万宏;农田土壤空气CO_2动态和土壤——大气界面CO_2释放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7 颉鹏;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时空演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8 谢锦升;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易变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高志岭;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土壤N_2O排放和CH_4吸收特征[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元元;丛枝菌根真菌在四川主要农田土壤中分布特点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育林;关中地区农田土壤疲劳状况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虎;黄淮海平原农田土壤CO_2和N_2O释放及区域模拟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唐建;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素及碳库估测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卢茜;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二;近40年中国农业土壤碳汇源时空格局变化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沈雨;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刘世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9 杨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素平衡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孙慧敏;农田土壤氯离子累积与迁移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11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231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