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休耕_河北:休耕,让疲惫的土地节水歇劲
本文关键词:休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原标题:休耕,让疲惫的土地节水歇劲
休耕,即停止粮食耕作,让土地得到休整,这对保护环境、改善土质意义重大。对河北省来说,休耕更大的意义在于节水。
2014年,河北省就开始在黑龙港流域进行季节性休耕试点。近日,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在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继续开展季节性休耕。在前两年已经累计季节性休耕104万亩的基础上,按照计划,今年秋季河北省将再季节性休耕96万亩。
休耕是如何让田地实现节水歇劲的?
能节水——
2014年进行休耕试点以来,河北省共有104万亩田地进行了季节性休耕,累计节水3.24亿立方米,相当于1.5个大型水库的库容量
近日,在河北省季节性休耕试点深州市榆科镇下博村种满玉米的地头,阵雨过后,不少村民来到地头查看土壤墒情。记者注意到,该村的玉米长势喜人,而且与其他玉米地不同的是,该村玉米地里丝毫没有麦茬的痕迹。
“种玉米基本不用灌溉,靠降雨就能长得很好。”村民石福林告诉记者,以前当地的种植习惯是每年一季玉米、一季小麦,2014年秋季,该村开始进行季节性休耕试点,现在每年只种一季玉米。
说起小麦种植,该村村民纷纷表示,小麦生长期内降水少,需要打井灌溉,每季至少要浇3次水,不只耗费了大量的地下水,土质也变得越来越差。
专家的数据印证了村民的判断。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刘贵波介绍,在黑龙港流域,以衡水为例,75%的降水集中在7-9月份,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期12月份、1月份,月平均降水量都只有3毫米左右。小麦从播种到收获通常需要灌溉3-5次水,每季每亩小麦灌溉用水量约为200立方米。
“河北省的休耕是针对用水大户——小麦来说的,就是在小麦的生长季进行季节性休耕。”刘贵波介绍,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由于多年严重超采,已形成7个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究其原因,数据显示,2001至2010年,河北省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占比在76.0%—77.7%之间,而农业用水中,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由于是旱季种植,成了农业用水的“吃水大户”。
以前秋种夏收的小麦种植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可以说是对抗性种植。如今,通过季节性休耕,实现了一季(小麦)休耕、一季(玉米)雨养,这实际上是充分利用玉米雨热同期的优势,把传统的对抗性种植变为适应性种植,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
在传统的小麦种植季节进行休耕,节水效果明显。河北省农业部门通过对11个县(市、区)73个休耕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休耕期间土地平均每年可以减少灌溉3.8次,每年每亩节水达到180立方米,2014年进行休耕试点以来,河北省两年来共有104万亩田地进行了季节性休耕,累计节水3.24亿立方米,相当于1.5个大型水库的库容量。
能养地——
休耕后,每亩减少化肥使用26公斤(折纯)、农药0.5公斤,减轻了化学投入品对土壤的污染。休耕地与非休耕地相比,养地作用明显
季节性休耕,实现节水目的的同时,也着实让土地缓了把劲儿,不少种植户明显能感觉到这种变化。“以前种玉米这一季就需要100斤化肥,现在减到了80斤左右。而且不必等小麦收获,玉米在晚春、早夏就可以种植,,比传统种植日期提前,再加上地力提升等因素,玉米产量也比以前能提高一成以上。”采访中,不少种植户如此表示。
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休耕后,每亩减少化肥使用26公斤(折纯)、农药0.5公斤,减轻了化学投入品对土壤的污染。同时,休耕地与非休耕地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降低,但速效磷含量提高0.3%,速效钾含量提高0.12%,养地作用明显。
【1】【2】
(责编:陈思危、陈汝健)
本文关键词:休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13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