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1)
【光明日报·科技】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着力破除制约科学家创造活力、阻碍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藩篱。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人才体制是学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万劲波认为,就人才体制而言,应筑牢人才发展“宏观社会基础”,改善人才发展“微观制度环境”,提高人才政策系统性和协调性,促进人才要素互通、互动、互补和优化配置。
拓展提升人才要素市场化水平
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基础是有效的人才支撑和环境保障。截至201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98万人,近5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人,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与此同时,和资金、技术、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水平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依然被分割成劳动力市场和人才资源市场,且产学研之间、机构之间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还不成熟,难以实现人才资源横向、纵向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可从三方面着力:
宏观上,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机构、阶层之间的壁垒,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与人才、信息、服务等创新要素互联互通、配套支持和开放协作,推动人力资源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贯通。
微观上,要消除人才双向流动、跨界流动尤其是从大学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的障碍,疏通人力资源纵向流动渠道,,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切实维护人才主体地位,营造宽松环境,相信科学家共同体和科研单元能自主构建起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学术民主、学术诚信和人才成长环境,能够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价机制和学术自治制度,能够培育好竞争共生的创新创业生态。
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人才流动不畅的制度障碍问题,需调整科学、技术、创新及创业不同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风险分担、利益分享机制;要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兴办大学和新型科研机构,形成多种法人性质、所有制、功能定位的机构体系,统一不同性质法人所属创新人才职称评定、评价激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对等开放、保障安全的原则下,引导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
优化调整人才内部结构及区域布局
人才结构与布局问题的实质是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问题。2015年2月,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美国先进产业》报告,发现其先进产业雇员数占总就业人口9%,但雇佣了全国80%的工程师,执行了私营部门90%的研发活动,产生全国约85%的专利,创造17%的GDP,且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2015年3月,布鲁金斯学会发布《创新与制造业劳动力:从价值链角度》论文,发现2002-2010年期间,美国制造业产生了上百万个工作岗位,在上游服务业中,市场分析类就业机会扩大了26%,研发岗位增长了13%,设计和技术服务岗位增长了23%,这些服务行业平均工资增加了10%。工程师、科学家和计算机程序员就业率增长了20%,而生产线工人就业率下降了25%。未来技术类岗位尤其是上游产业技术类岗位将有望获得最大就业率和工资上涨幅度。2015年版《美国创新战略》再次强调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重视发挥政府在投资创新基本要素、激发私营部门创新、赋予创新者权利方面的作用。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等先进产业同样需要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的创新人才队伍作为引领支撑,原创性基础前沿领域人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将存在较大的供应缺口。
[责任编辑:徐皓]
2
1
本文编号:26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2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