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中国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日期: 2012-03-07 发布:
2010年第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一、我国当前劳动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1.就业人口增长较快,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严峻。近五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0~4.3%。考虑到我国城镇其他类型失业(摩擦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以及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和来自农村的求职人员,有关专家指出城镇失业率已达7%以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建设比较滞后,市场就业的导向机制还未真正建立,相应的就业培训、指导和介绍相当薄弱,劳动力市场组织就业的作用十分有限,难以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制度性因素导致的就业岗位不足。相对于巨大的劳动力大军,我国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过去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国有、集体经济单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客观上减少了就业岗位。
4.劳动力需求层次与劳动者个体素质差异矛盾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口增多。劳动者素质与就业岗位需要不匹配,是我国现阶段就业困难中结构性差异的一种体现。劳动力供给方面除了专业知识技能上的不足外,还存在对择业认识态度上的问题。
5.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来看,到现在为止尚未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统一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障制度,导致下岗职工跨所有制、跨行业就业时有后顾之忧,即使找到新职业,也不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放弃国企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
二、产生目前劳动就业状况的因素分析
1.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在由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原来以冗员形式存在的隐性失业变为公开的下岗或失业。
2.产业结构长期的不合理,调整变化比较慢。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意味着资源的重新组合,即各种生产要素分别离开原来的部门,在新的部门组合成新的生产能力。由于不同的产业和工艺要求不同的技能,劳动者并不一定能够一下子适应新的就业岗位;由于转岗要求获取必要的信息,也需要有一个寻找岗位的过程,产生所谓结构性失业或摩擦性失业。
3.人口再生产政策。由于建国后的人口再生产政策以及几次人口增长高峰的影响,农民生育观一时难以改变,中国人口继续以每年超过1%的速度增长,农村人口增长更快。
4.劳动力流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制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束缚着劳动力流动,与改革以前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相比,农业劳动者面临着更多的转移到其他部门的机会,形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
5.长期忽视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许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业务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年来,对教育的忽视也加剧了就业问题的尖锐化。
三、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出路与对策
1.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积极调整和优化就业结构。经济增长是保持和扩大就业规模的根本保障。要根据我国当和今后的劳动力供求变化趋势,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发挥我国劳力丰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改善就业结构。
2.积极寻找并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就业增长点的选择原则是:第一,吸收劳动力数量多,又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第二,市场需求大,且在相当长的时期不被淘汰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三,就业系数较大的行业:第四,符合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动趋势,发展前景广泛行业;第五,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与创业。
3.健全劳动力市场功能,扩大职业选择机会,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4.建立有效的就业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与培训事业,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价值和职业转换能力,为扩大劳动就业创造必要的智力条件。
四、结语
从本质上说,劳动就业如同资源配置一样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规避的现象,并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表现在需要创造更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就业岗位,促使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有效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对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如何更好地处理劳动就业问题给出了有益的启示:(1)经济增长不是实现就业发展的唯一条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吸取西欧国家1990年代高失业率的教训,抓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进行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2)注重劳动者素质的培育,特别是对农村劳动力的职能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顺利实现就业;(3)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主要体现在有关劳动就业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网络的健全与完善,充分保护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赵履宽.再论劳动就业问题.人口研究.1981(4)
快速投稿通道
,本文编号:26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2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