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期刊论文 >

权威媒体 德州门户 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兴德论坛,德州论坛,兴德微博

发布时间:2016-02-03 08:44

权威媒体 德州门户 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兴德论坛,德州论坛,兴德微博

“农业科研要为当前当地农业生产服务。”怀着这样的理念和追求,德州市农科院院长贺洪军致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先后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奖20余项,发表农业科技论文50余篇。他带领团队为我市争取到9个国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使我市农业科研水平跻身全省前列。
上月12月,贺洪军被授予市十佳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说:“我学农、干农30年,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农业更强、农民更富,我将终身为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潜心钻研重塑德州西瓜品牌
1980年,贺洪军考入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原德州地区农科所,成为瓜果蔬菜研究室的一名普通技术员。
据文字记载,西瓜种植在我市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曾因个大皮薄、甘美爽口闻名全国。上世纪80年代,由于品种退化,西瓜生产一度受到影响。为扭转这一局面,贺洪军开始研究西瓜种植新技术、新品种。
贺洪军回忆:“为方便试验,我就在地里挖个地窖,晚上和衣而睡,定上闹钟,2个小时起来一次,去做观察和记录。吃不好、睡不好,还生了冻疮,试验进行了40多天,我掉了10多斤肉。 ”
功夫不负有心人。 3年后,火炕育苗及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研究成功,获得省两项科技进步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和百姓种植经验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西瓜的早熟和丰产。在当地推广后,农民一亩地平均增收3000多元。黄河涯镇李家桥村的李德义,一亩瓜卖了1万多元,在当时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育苗、种瓜、记录分析,5年间,贺洪军先后编写出版了《德州西瓜》《西瓜高产栽培》《高产高效实用立体种植技术》3本书,发表论文30多篇。
他积极研究西瓜新品种,和团队成员先后引进试验示范了金花宝、西农8号等品种。经过30年的努力,如今,我市西瓜种植面积达到10多万亩,平均亩产3500公斤以上,其中有机西瓜种植达2.4万亩,为瓜农带来经济效益3.5亿元。
服务社会注重科研成果转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工作成绩突出,贺洪军被提拔为市农科所副所长。职务升高了,责任更大了,他立志研发出更多新品种、新技术。
针对我省出口加工专用型辣椒品种单一、产量较低等问题,2002年开始,贺洪军与辣椒加工、出口企业武城英潮公司合作,开展了优质色素辣椒选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省内外有关单位协同攻关,先后选育出德红1号、干椒6号等5个省审定品种。同时,建立起辣椒新品种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000余亩,累计推广3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2亿元,促进了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使收益最大化,他相继研究总结出“小麦+辣椒+玉米”“大蒜+辣椒”等立体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解决了粮菜争地、辣椒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在德州、济宁等地得到较大面积推广。
上省城下基层助力我市农业振兴
2010年,贺洪军被任命为市农科院院长。为让成果符合生产需要,他上北京、济南,为德州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资金;下基层,为农民带去更多更优的技术服务。
自2010年至今,在贺洪军的带领下,市农科院争取到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等“四站四岗一中心” 9个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他也被选拔为省蔬菜产业体系的岗位专家。
尽管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但贺洪军每月都要下基层调研两三次。多年来,他的足迹遍步全市60多个乡镇,为振兴德州农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报记者袁芳本报通讯员李冬刚

权威媒体 德州门户 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兴德论坛,德州论坛,兴德微博



本文编号:27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27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