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期刊论文 >

大学思想品德论文_教师教学论文发表_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10篇)

发布时间:2016-08-03 21:06

  本文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10篇)

2015-11-26 11:13 来源: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有人参与

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探究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本中编排了不少与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相关联的内容,其内容贴近实际,是帮助学生深化吸收课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联系教学实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年龄特点,按照课本上提供的内容和活动形式,适当安排学生开展一些社会活动,例如拜访革命先烈纪念馆、组织街头社会调查、开展学习道德模范的主题班会等等。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了社会上的各色人物,了解了社会各界的真实状况,明白了学习思想品德要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认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和水平。例如:在教学“法律保护我成长”时,除了要把相关的法律知识完全介绍给学生之外,还可以联系一些社会上危害青少年人身安全的案例,要求学生结合在课堂上学习的法律知识,开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实践活动。根据教师的相关安排和要求,学生们有的上网查阅相关案件的资料和图片,有的在学校图书馆里寻找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学生在受到社会上不法分子的侵害时,学校所应采取怎样的救助措施,家长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学生自己应该作出什么样的反应。这样的实践活动无疑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活动中自主体验

在活动开展起来之后,教师除了要确保活动的广泛性之外,更应该让学生保持专注度,深入参与到活动中去,确保取得高质量的活动效果。新编思想品德课本中对于学生参与活动后是否有所收获,作了重点强调。参与、探索、思考是开展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在活动过程中自主体验道德的冲击。在安排活动内容和步骤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以及当今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良好品德的养成就在于自己每天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培养。例如:为了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开展名为“我爱我家”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父母敞开心扉,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写成信,装在信封里,由教师郑重地教给家长,告诉家长这是自己孩子内心的呼声,从而让家长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开展亲子交流,与自己的孩子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与对话。另外,针对那些与父母交流太少,平时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重视他们和父母的交流工作,让学生自己体验到活动的意义。

三、开展事例评析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思品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可以理解为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身边的各项小事中感悟出道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发掘,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中万千百态,在每节课抽出一定的时间,选几个学生来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印象深刻、值得思考的现象,说出自己的看法,内容要真实客观,时间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一两分钟就足够,最好让全班学生轮流发表,尽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发言的机会,然后再让全体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再发表自己的想法,点评发言学生的发言内容,教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达到共识。例如,有一位学生评析了小区里一些妇女在公园的人工湖里洗衣服的现象,他从保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角度去评析,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结合《环境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法律上的规定,去分析哪些现象和行为是遵循了保护环境的原则的,哪些是违反了相关规定,是要被取缔的。假使学生觉得生活中的事情太过琐碎,难以提取为案例拿来评析,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去阅读报纸,多看新闻,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去评判是非对错。事例评析活动,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感悟生活中做人的道理。

四、促使学生道德践行,初步感悟人生价值

实践活动要能够让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到行动中去。服务社会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社区公益、关爱孤老、普法宣传、环保活动、协管交通,还有各种志愿者活动等多项内容。公益活动的目的是在社会上发扬奉献精神,提倡关爱互助的良好风气,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组织初中生参加这样的活动,看起来似乎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其实完全可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的,例如可以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加街头环保宣传,组织一日爱心捐助等。此外,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也可以与之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后,不妨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去探望城里的敬老院,让学生当一次关爱老人的志愿者,陪老人在阳光下聊聊天、说说话,替老人梳头捶背,帮老人的屋子打扫干净,在这样的志愿者活动中,让学生明白每一位老人都是值得去尊敬和关爱的,让他们在关爱老人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体会人生的真谛,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道理。服务社会是思品教育核心内容的体现,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

五、总结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要紧密结合实践活动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能够让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特别是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意义。思想品德教育是要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积极向上的好学生,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结合实践活动做好思想品德教学工作。

作者:石可伟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浅谈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1.用爱与尊重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思想品德教学最终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初中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思想品德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用对学生的爱、关心和尊重来构建课堂。思想品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总有一道看不见的屏障,这道屏障里有身份的差别、年龄的差别、思想的差别等,只有打破这道屏障,教师才能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才会更加相信教师,容易接纳教师在课上讲授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的不同理解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都能理解课堂知识,从而愿意学习思想品德课程。

2.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构建上,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真正能让学生产生触动的内容来进行讲解。课堂的构建主要有三个阶段:备课,上课和课后评价。备课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课本中的知识备好,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的案例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设置好课堂上需要提问的问题和课下布置的作业等。在上课时,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同时边讲课,边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路进行内容和进度的调节,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吃透学到的知识内容。在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多关注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课下补习。

二、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提升课堂有效性

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日益丰富,更多新的方式应用字教学中,并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以下三种教学方式,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比较大的帮助,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方式时,方法比较老套。在思想品德的课本上结合每节课的学习都有一些相应的例子,但这些“经典案例”比较老套,经常是古人的例子或者是大发明家、政治家的例子,再或者是“某人”这种编出来的例子。初中生接触的是一个真实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也应该以课本案例为方向,来补充一些切合实际的、能够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们熟悉的篮球明星林书豪的成名经历来作为案例。通过这种贴合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们积极学习的态度,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深意,提高教学效率。

2.探究式合作式教学

探究合作式教学是将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式学习相结合。对于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构建来说,有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们进行思考的,也有一些内容是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出最合适的答案。比如针对“老人在路上摔倒该不该扶”的热点话题,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还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指导学生最终得到一个既符合伦理道德、又能保护自己的答案。

3.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在中小学课堂上的常用辅助教学方式,虽然教师们现在基本都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但是如何充实多媒体课件,不至于让这一个手段沦为课本的副本是每一个教师需要用心研究的内容。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有些知识点也比较散乱,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合力构建,因此,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课堂模板。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在由多媒体构建的相应情境中,学生们可以跟随教师的讲解来进行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是学生在成长阶段所必需的,对学生的未来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认清真善美,远离社会中的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现象和行为。该课程的教师应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课本为基础,以社会实际情况为案例辅助,积极采用多种方式来提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杨平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谢岔中学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学应用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中占首要位置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有幼稚走向成熟,由青年阶段成长的转折点。这个时期,也是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初步阶段。学生们除了在平时生活中学习善、恶、丑、真、善、美的辨别方法外,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转变,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思想品德的修养。在当前的初中教育中,初中教育过多的是以很多死板、简单的说教进行思想品德传授,通常教师仅仅以一些壮观伟大和热爱民族的故事进行思想品德的说教。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的改良教学方式,加强思想品德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在教育过程中,以情感教学为主要模式,积极带动初中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充分的应用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对思想学习的兴趣,在思想品德改革中,再三强调“避免死记硬背”和“强行灌输式教学”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使得学生不能对思想品德课程产生兴趣,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美国的布鲁姆说过“知识的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学者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创新情感教学方式,辅助性的帮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点,不断刺激大脑进行知识的学习。制造合适的情感教学的环境,引发情感的共鸣。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没有顾虑。没有压力的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和情感的表达。只有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中,学生的知识才能得到掌握,才能唤醒学生学习的天赋,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思想道德的学习中来,如此一来,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对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另外,应该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并且关爱学生,让双方都敞开自己的怀抱,彼此的接受对方,只有在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开展实践性的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程的改革中:注重学生整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策略,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良好的情感形成是实践转变的首要因素,只有让情感信念转变为行动,教学的水平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感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可以把初中生培养为具有强健体魄和良好素质的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思想品德教学的宗旨就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书里的完成自我提升,有助于教学的完成。

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初中是这三个观念树立的最佳时期,思想品德着眼于通过内容帮助学习掌握仗取得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学生健康、积极的道德水平。因此,将情感教学运用到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十分重要。

3.有利于教学水平

情感教学可以营造出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以图文并茂、形胜形色的方式除去了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排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其次,情感教学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之情,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挖掘学生潜力,教学水平将会得到质的飞跃。在一直以来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生在心理、年龄、接受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大部分只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严重的忽略了学生情感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高效率发展。将情感教学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师生的情感交流,环视对于学生自我的品质提升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师应该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用自己切实的态度,认真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把情感教学应用到教学的进展中。

四、结束语

在知识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把情感教育充分的应用到初中的课堂中去,努力把传统的教育与现代化情感教育融合,不断地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领域的进步。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是相信在我们教师的努力指引下,学生的能力会不断增加。

作者:姜桂军 单位:吉林敦化市第四中学校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融入分析

一、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还存在的问题

教师们对于考试的关注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思想品学生活化的教学,重点都是依据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不能够真正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们会为了升学压力而体现考试重点,对知识点进行标记,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的教学课堂是缺乏活力的,同时也是没有学习效率的,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出价值。这些是由于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局限,偏重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体现。学生们也迫于中考的压力,将知识点更多的是死记硬背而不是进行融会贯通,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实现思想品德学习的生活化。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情况

1.陶行知先生对于生活教育的理解

陶行知先生对于生活教育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并且将这些理解付诸于实践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围绕生活教育建立了一套教育理论,就是要将生活与教育相融合,教育只有在生活中真正发挥出作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正确剖析到了学生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来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强调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学生的需求。

2.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情况

有人根据教学活动的进行,将教学活动分为了准备、实施以及评价三个部分,并且根据这三个部分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进行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人提出了师生之间的双向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评估教学的标准做一些改进,更多的关注与教学的引导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做一定的要求

三、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况

1.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美国教育学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认为教育就是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生活的条件,教育就是生活的本身,是学生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是要求教育要与社会生活进行结合,同时也是要求教育过程中要对于生活进行体现,实现出教育的价值。

2.对于生活化融入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

国外以往的观点是认为思想品德教学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更多的关注于学生本身的情感,因此不需要专门的开设特定的课程,但是随着道德教育工作的混乱和变化,国外均对于思想品德教育开设了专门的课程,用最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做到在实际的生活当中遵守教育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起到了作用。

四、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取得的成果

1.教师方面

如今教师们对于新课程改革都有着较为深刻理解,并且充分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对于教学的生活化都比较认同,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生活化都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比较关注,更倾向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经常使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们正在逐渐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转移。

2.学生方面

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观念正在不断发生转变,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教材的内容在不断的进行更新,能够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会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形成更加融洽的教学氛围,所以学生会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们对于能够在课堂上了解学习到内容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充满了兴趣的,所以,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养成学生们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总结

将生活化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对于学生道德教育的理性回归,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陶行知先生对于生活教育的理解是将生活用来教育,为了更好的生活来教育,教育只有在生活中真正发挥出作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我国现在生活化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们对于考试的关注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思想品学生活化的教学,重点都是依据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不能够真正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们也迫于中考的压力,将知识点更多的是死记硬背而不是进行融会贯通,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实现思想品德学习的生活化。

作者:衣永琴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臧家庄中学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分析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存在的尴尬现状

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严格依照新课改的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其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最具趣味性、创意性和高效性的,将其应用于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课堂下进行学习互动,培养学生独特的学习个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但是这种互动式教学方式也存在各种问题。首先,互动形式过多,问题探究方面缺乏。互动式教学方式的根本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尽管众多思想品德教师已经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移到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但是通过长期的深入研究,可以看出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形式性过于严重,其内在极度缺失。通常情况都是教师宣布合作探究的学习主题,学生随即进行组队讨论,然而这种小组式的教学方式带来的互动性过低,学生之间对学习问题的探究过于浅显,因此这种合作交流式的探讨方式仅仅成为一种形式教学,并没有过多效率性。其次,互动形式过于机械化,缺乏活跃气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最明显的尴尬现状就在于教学课堂中的氛围过于僵化,不够活跃。并且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普遍会抱怨学生过于木讷、与教师在课堂中的配合度较低及独立思考能力低等诸多弊端,所以不难看出,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又过于机械化,脱离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学生的参与性和配合度都得不到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仍缺失,其创新思维能力始终得不到相应提升。最后,互动形式过于浅显。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相关问题不够富有深意,使得学生缺失对其问题的学习激情。设置的教学问题深度不够,因此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胡乱发挥学生“个性”,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认知的激情。可以看出,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的思维方式依旧是僵化传统的,其创新性思维能力得不到根本性培养。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第一,丰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累积,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升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必须通过长期且持续的坚持和日常的经验累积增强提高。这种形势下,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能力,引导学生多加关注自身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及提高。教师要寻找各式各样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借助各种不同教学渠道引导学生增强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学生只有做到牢牢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才能激发自身最深处的创新思维能力,并逐渐进步发展。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将学生自身的个性特色和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合现实中发生的实际状况,为学生累积基础知识提供有效帮助,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形成。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不要单一地将教学起点提升,而忽略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深入培养,在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时给予一定的激励和称赞,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在引导学生平时基础知识累积的同时,还要多加掌握合适的上课时机,从而营造出充满互动性、趣味性的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活跃氛围下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可以有效摆脱以往课堂内的枯燥乏味性,在课堂中更容易放松心态,在教师及学生之间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积极踊跃地参加活动,使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得到极大提高。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将新鲜有深意的问题带入教学课堂中,并渗入教学的相关内容中,大大提高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关注程度,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同时接受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的熏陶,并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意识。所以不难发现,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高效培养是一大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考量如何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意识、质疑精神及提问问题时胆大心细等各方面的素养进行全方位培养和相关提升。要考虑到对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能力的充分引导,只有长期持续下去,学生才会产生强烈求知欲,由此进一步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第三,主张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长期培养锻炼,才能使其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开拓发展。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教学时,还要多鼓励学生对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胆大心细的探究心理和探索活动都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其中,引导学生创办思想品德相关题材的手抄板报、帮助学生撰写小型的思想品德题材方面的论文及请进来走出去等相关方法都属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些方式方法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激发其创新激情,使得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开拓发展。其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要采取适当措施,科学合理地将实践活动内容和教学基本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在各项不同的实践环节中可以总结出各种不同且包含深意的经验,创新自身思维。在科技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思想品德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赋予教学内容以趣味性和生动性,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动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包含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取得优质的教学成效,为我国新课改的成功推行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鲁建珍 单位:丹阳市司徒中学

第六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合作学习分析

一、切勿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

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具有科学有效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误用”,尤其是教师在设计课堂中过分注重合作学习的“表”,而忽视了其中的“里”。任何一种程度的合作学习都包含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形式是团体的合作学习,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方法。仅仅有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如果忽略合作学习方法的实质,那么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就成了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鸡肋之谈,而并非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也并未能取得真正实质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实际特点设定科学的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摆脱简单的“课堂分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的简单论调,忽视合作学习的实质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互助,相互合作进行探讨研究,告别简单的说教法,真正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分享经验的能力,进而在后期培养出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组织活动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二、将合作学习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特点相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分为以社会主义国家观为核心,以法制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线,囊括了公民意识公民品格和公民行为规范的公民常识;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以社会发展规律为框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发展常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主及法制为框架的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在如此多样复杂的教学内容中设计出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合作学习方法,是需要教师精心研究、认真策划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想当然地认为应用在其他学科上合作学习的案例不加修改直接照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上,不考虑本门课程特殊的使命性,严肃的政治性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社会性。不仅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因“科”施教。此外,本门学科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具有思想性、现实性都很强的特点,还具有指导性很强的特点。虽然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以一定知识为载体,但相比于其他学科,它本身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思想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培养,如果简单学习书本知识,甚至熟读于心,但是不懂得在实际中如何指导实践,这样的学习也是片面的。从认知到践行,这更是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进行引导。因此,一定将合作学习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到本科的教学中,否则教学成果可能事倍功半了。

三、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

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Intemet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样的信息服务,能使用户自由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当今社会任何媒介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强大优势。而把计算机网络嫁接进思想品德合作实践活动中,就使互联网的威力充分发挥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许多综合性合作学习活动都需要在课前查找大量资料,搜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当我们在互联网上搜集到可用的资料后,笔者鼓励学生发扬合作学习精神,利用已掌握的电脑技术自己设计、合作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播放,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如在进行“生活中的雷区”活动时,笔者先让学生从网上搜寻并下载了几套PPT,并增添了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的图片和资料,最后学生合作制作出了32个幻灯片。在进行课堂活动时,同学们瞪大眼睛,聚精会神,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紧张皱眉,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联网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超时空的交流并实现信息的共享。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发送作业,制作电脑小报,展示活动成果。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改革了以往作业必须用笔书写在纸上的模式,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它还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更趋平等、宽容与和谐。

四、注重提高课后评价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需要评价的引导,学生往往以评价作为标准进行下一步的活动,所以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后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思想品德课属于德育教程,在设定评价标准上不能简单以掌握课本上的知识那么简单,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表现方面利用思想品德课中所学内容,切实充实了自己的道德观念,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以至改善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正是思想品德课注重实效性的评价标准的特质,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往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要改变长期以来只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知识掌握程度的学习评价方式,采用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以重视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考核体系,将考核学生思想和能力的提高程度作为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总结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合作学习中,应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所以,生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也是合作学习中促进人人进步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课后评价中,更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互评思维,认识到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方法,也是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教师要设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传授给学生相互评价的技巧和方法。根据这个评价体系,注意使用准确、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语句,全方位对同学做出自己评断。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个过程的严肃性,切勿肆意互评,草草了事。

作者:张金玲 单位:河北乐亭县庞各庄乡庞各庄初级中学

第七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体会

一、提高教师素质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保证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何况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倘若没有具备有过硬的教学功夫,又怎能为人师表并教育出真正有教养的学生呢?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在对待学生上,满腔热忱,无微不至;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积极地参与各种教学培训和讲座,汲取新颖且广泛的文化理论和知识,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和水平;在生活中,勤奋并善于学习和观察,能够有效地捕捉生活中的思想品德教学素材,巧妙地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多想,多做,结合教材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或创新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保证思想品德课的顺利开展。

二、了解掌握学生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一个班级中每一个学生,他们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多层次的不同影响,导致他们在后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程度和行为习惯。例如,有些学生会因为学校中教师的一句表扬,就回家和家长索要“奖励(玩具、零食或者钱)”,会因为帮助了别人,而索要“表扬(口头的或者书面形式的表扬信)”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小学生思想意识单纯,做好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并非发自内心,他们做好事的思想基础还不牢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实际,利用真情实感来唤醒学生的真情,在助人为乐和获得成功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做每一件好事时,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并非是单纯的个人满足和虚荣心理。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原有的单纯、朴素的思想意识升华为高层次的道德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带进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中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还是在学习上踏踏实实地做出成绩。

三、拓展教学方法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基础

思想品德课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原则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国家政治发展需要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灵活有效地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一次教学远足活动为例,带领学生到附近贫困山区小学进行体验,这里教室低矮潮湿,这里课桌破烂不堪……然后我讲到,目前我国依旧有很多地方,像这所小学一样,办学条件很差,甚至都无法上学。教育学生应当心中有他人,要在心中扎下“我们应当帮助他们”的思想之根。通过这次摸得到、看得到的远足体验,学生都深有感触,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我看来,这次远足,相比在课堂的教学收到了更加让人喜出望外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只要是教学思想端正,教学目的明确,无论是什么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不过是形式不同罢了。

作者:崔娜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滨河路小学

第八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过于形式化

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明确,使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师没有仔细研读和探讨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改革中只注重形式化,不能把新课程中的教学要点贯彻到教学中。教师没能深刻的领会新课程的意义,盲目的进行教学改革,彻底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由学习,教师成了空架子[1]。这极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散漫,没有目标性,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

(二)课堂缺乏活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学生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模式,教师自问自答或者照本宣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中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失去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直接的影响。

(三)学生对课程改革不适应

多年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体系已经根深蒂固,学生在接触新的教学方式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学生习惯了“张嘴等食”的学习方式,突然转变为“自主觅食”的学习方式,会感到无从下手。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思维的懒惰性,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还需要时间的磨练。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度过一个比较长的适应期。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在应试的大背景下,教师和学校追求的是高分数和升学率,这与新课程标准有所出入,但是为了提高升学率,部分教师仍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忆课程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新课程标准成为了一纸空谈。另外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非重点课程,在师资力量上也不被重视。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深化改革方案

教师在授课前需仔细研读新课程对课改的要求,完全领会新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在授课时牢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改革,不能千篇一律的走形式主义道路[3]。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出课程的重点,针对重点为学生设置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或查阅资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比如,我们维护正义(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这一课内容,首先教师给学生设置问题“什么是正义?”“我们为什么要维护正义?”“社会上哪些职业是为了维护正义而设置的?”“举一个你能维护正义的例子?”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首先明确了正义的定义,接着理解维护正义的意义,然后可以延伸到课外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维护正义的职业,如警察,法官等。最后让学生明白维护正义的具体做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牢固,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二)积极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氛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化来实现教学目的,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国家领导人候选人,选举的要求就是能够清晰的讲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准备演讲资料。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各项能力。

(三)放缓改革步伐,缩短过渡期

虽然教学改革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放缓步伐,让学生逐步适应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缩短学生的过渡期,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投入到新教学模式的学习中。

(四)整合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学校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教师的评价上不仅依据升学率更要通过学生表现出的整体素质,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同时整合教师队伍,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思想品德知识,在教学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杜绝照本宣科现象。

三、结语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课程应该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所以教师要积极的投身到课程改革中,选择合适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这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育者的使命,也是一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作者:王洪振 单位:淄博市张店区房镇中学

第九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经验探讨

一、注重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让知识与生活相互佐证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教学工作要考虑缜密、充分,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简单地让学生成为一个听众,要把生活和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去,让他们动手动脑,反复感受到知识、亲自体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例如,教学“学会与父母沟通”,我们让家长参与进来,欢迎学生们讲述和父母相处时的矛盾,所有的烦恼、一切的意见都可以坦诚道来,一吐为快。我们在一起分析:和父母沟通最困难的是什么,父母的恩情如何报答,我们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又是谁,我们今天怎样和父母达到心灵的默契,如何在和父母互动的基础上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等等。

2.走出课堂

在学习“环境状况”这一主题时,我们让学生认识到,教室是狭窄的,教室外的天地广阔无边,教室外的空气新鲜纯净,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的研究人文,不断地扩展我们的视野。首先我们要看看自己居住的生活社区,发现身边有没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这些问题的产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侵害,在解决方面有什么困难,长时间没有解决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缺少关注?如果让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如何着手处理?让学生设计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并且写笔记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有着切身的体验,这种走出课堂,学有所用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让他们产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不仅仅激发出他们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思维,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统一。

3.结合生活实际事例

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简直就是“谈玄说妙”,空洞干瘪,没有实际意义,缺少实用的价值,这样慢慢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达不到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就应该将思想品德课中的观点、理论、原理等,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人和事结合起来,用生动的事例来进行解说,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和真实感。七年级上册有一个“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观点,我给学生讲了一些例子。比如说,雷锋的事情,这简直是老生常谈了,但这么多年来,他的光辉形象始终熠熠生辉,虽然他的生命非常短暂,但是他通过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奉献的意义,延伸了生命的价值。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四日,《雷锋》杂志在北京创刊,并且向全国公开发行,这标志着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磨灭,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又例如“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栏,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花钱几乎都大手大脚,很少有学生能考虑到父母的辛苦和钱财的来之不易,更没有珍惜钱财的概念。安排讨论会,让大家各抒己见,谈一谈自己对零花钱的支配情况,说说怎样消费更合理,给他们讲一讲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节衣缩食,忍饿受冻,组织学生去附近的贫困地区,让他们认识一些生活在那里的同龄的孩子,让他们成为朋友,相互帮助,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

1.补充新观点、新材料

思想品德课本中有一些事例,有的已经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和基础,但是不拘泥于教材,新闻中的很多事例,准确无误地进行补充,作为新鲜的典型理论材料,佐证教学观点,从而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

2.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无所不及,声色俱佳,资源丰富,包罗万象。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把文本资源实物资源等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让教学材料变得丰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素材,让他们感觉到思想品德课的绚丽多彩。

3.以事说理

理论是枯燥的,典型事例栩栩如生,把二者结合起来,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生硬的学习内容趣味化,将深奥的内容通俗化,把死板的内容变得形象化,让教学其乐融融丰富多彩。例如讲解“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给同学们讲“瘦肉精”事件,让同学们认识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我们学习就是为了丰富知识,就是把知识当作武器,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样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好学,从而让大家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极大的兴趣。

4.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教学语言的艺术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是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是十分沉闷的,学习氛围紧张呆板,教学效率可想而知。我给同学们讲“环境状况”和“瘦肉精”事件的时候,我都引用了《人生百诫》中的《代悲流浪吟•七古》:少听燕子语呢喃,机器轰鸣将楼圜;终日摊商声鼎沸,时刻街道人摩肩;反季菜中腹常饱,地沟油里命苟延;小儿嘴嘬毒奶粉,大汉口吃染色馒;瘦肉精前求瘦肉,苏丹红后慕苏丹;……成功常于失败后,风雨总在彩虹前!人生失意到处是,坚强挺立好儿男!我倒背如流,流利的板书,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开心愉快,这种广采百家之长,兼容并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深刻地认识到教学的内容,形成宽松学习氛围,感受到了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取长补短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引入小组合作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学们在一起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大家分组进行,,彼此在一起相帮相助,取长补短,补缺补漏,综合提高。

2.注重合作的技巧

把学生科学地进行分组,注意小组的结构,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小组的人数一般是六七人,选择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做组长,注意学习效率,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提高。小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分配,一种是学生自由组合,根据时间不同而互换,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地学习的机会。

3.制定严格的小组制度

为了避免小组之间发生矛盾,因此制定严格的小组制度,分工明确,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使学生参与度均衡,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彼此之间要相互支持、亲密合作,要有团队意识,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避免混乱

气氛活跃起来,容易产生混乱,这样就要灵活的进行控制,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能够动起来,也要有独立的良好的思考,不能跟着别人人云亦云,要学会倾听,严格地遵守课堂纪律。

四、总结

综上所述,学习离不开生活的参照,课堂上需要保持勃勃的生机,进步需要集体的帮助,思想品德的教学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完善,会让教学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更加富有成效,它关系着人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作者:郭立芹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乡旭阳学校

第十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1授与自学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循序渐进,分为四步:

打符号,做眉批,搞摘录,写心得。

(1)打符号,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首先得养成打符号的习惯。重点语句(观点)在下打波浪线;重点字词(概念)在下打圆圈或将其用四方框框起来;难点、疑点在下打单横线,并加“?”,在几个要点回答一个问题时,打要点序号,如:①②③……

(2)做眉批,在打符号的前提下,提倡用简明语句在问题旁边批上教师要求补充的内容或学生自己学习心得。如在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眉批方式作“依法治国的方针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补充,教师并作点拨解读,帮助学生区分比较说法有些不同,有目的的在贯彻时政知识的教学,也让学生了解教材知识与时政知识的链接点。养成这种打符号做眉批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法的形成和利于复习拓展提高。

(3)搞摘录,是做笔记的较高阶段,分摘要和摘录。把思想品德的知识,以“问题———答案”的形式摘录在笔记中,方便携带复习背记。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4)写心得,我认为是做读书笔记的最高阶段,难度较大。有对每节课学了些什么的整理,有平时作业成功和错误的小结。有典型题的归类等,长短根据所学课题和框题以及与《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的联系(这方面有教师给以提供历年考试的情况后,在进行书写心得)。

1.2教授自读教材的方式———学会泛读、精读、速读。

(1)泛读,东晋陶潜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意即要爱好读书,广泛的学习,不要咬文嚼字,不懂的暂时放下,读多了。日后自然会明了。泛读,即广泛的读,又泛泛的读,比如说我们要求学生经常要浏览一份报纸,先读文章标题即可,泛泛了解一下一张报纸有哪些内容,再后就细读涉及初中学生应了解的时政。再如:现行的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第二三单元的理论性较强,有些知识,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在九年级不要求细细学习掌握,学生学习知识时先让学生泛泛的读,不要对类似“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等的问题就跳过,不要追根究底。

(2)精读,宋.朱熹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意思是说,读书的方法,就是要专心,反复探究体会,才有好效果。对于中考的常考点、热点、焦点知识,教师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设计方式指导学生精读。如对“依法治国”这一框题的学习,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感悟教材的大体内容,基础知识外,可通过“什么是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怎样实施依法治国?”的三个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精读教材知识来整理回答。

(3)速读,短时间读完某些指定内容的训练,在教学新课知识时,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排往往都是:单元→课→框的形式出现的。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必须让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设计方式,快速读教材,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教材的初学(初学可以在课外,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把握有多少知识点,哪些知识点学生在初学中已经弄懂,哪些知识点还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1.3养成质疑的好习惯。

宋.张载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意是善于发现疑难,便是进步,发现了疑难,务须勤于质疑,乃至“不耻下问”。问老师、同学,上网查阅,拓展学习手段,丰富学习方式。

2强调课前预习

2.1开学初,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读教材一遍,并一一提出各单元、各课、各框的授课建议。这就自然督促了学生以学习主人翁的精神,预先认真自学一遍,站在自己和同学的立场,提出哪些可不需老师详讲,哪些老师只需指导点拨,哪些可不讲,学生一看就懂。

2.2授课之前,每讲一个框题,都要强调学生预习,每上一节课,都要检查预习效果。(在这方面,可通过“前提测评”的方式,采用口头提问或书面做题的形式完成,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对新旧知识起到“搭桥”的作用)

3开展有益活动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在强调学以致用时,曾风趣地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行是知之始,不行便不知。”为了诱导,促使学生搞好自学,就需开展一系列有益的活动。

3.1学生上讲台讲课:

这是难度较大的活动,最好做到:

(1)先导后仿:例如教学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由老师讲授示范,教导启发学生如何讲。后面几框就让学生讲,模仿老师的讲授方法,当然,最好还有创新。(在当前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课改趋势下,这样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2)分工明确:后一框我们可以分工到学习小组,要求学生讲清这一框有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如何理解体会感悟?有学习小组成员轮流讲解,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在学习小组备课时,老师可以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其他课和框同样可采取这样的方法。

(3)及时小结点拨:即对学生讲授的是非进行小结,对学生讲授的优劣进行评议———当然,以表扬为主,肯定讲授好的学生,评析讲授好的地方。对学生讲授有偏差的地方,教师给以纠正点拨。学生上台讲课的方式很好,这迫使他们自学更认真,尤其大大增加了自学的深度。同时,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促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了。这在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改发展趋势中,很有必要任课教师加以重视培养训练。

3.2开展“腹稿书面化”:

开学之初就布置结合教材学习的几个问题(最好是一课一个问题,当然,必要时可以一个框题一个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就教师给出的问题答腹稿,告诉学生该学期的每次测试,甚至是将来中考都一般离不开这些问题。这项活动,有利于督促学生自觉自学,在学习中促进学生运用教材整合归纳能力的形成,同时,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接受、背记应用能力。让学生把读写紧密结合起来———在自学阅读中,不断的取来“它山之石”,在自己应试时尽可力行“攻玉”,有利于学生提高问答题、分析说明题的答题质量,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加快做题的速度。

3.3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这也是诱导学生积极自学的好方法。

(1)命题竞赛:

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课标的要求、历年中考考标及考题,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搞一次自拟或自选考题的竞赛。每人出一题或每个学习小组出一套题,抄写出来,填上答案,粘贴出来,供同学学习评选,由学生评选小组汇总,评出一、二、三名,交老师定夺。若事后与考题吻合者,加倍给奖。

(2)自编学习报竞赛: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编,将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以问题栏目式”编排、通过漫画、回答问题、与学生生活的练习等设计,这从多方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编出来后,或粘贴、或传阅,然后评出一至六名。

(3)搞课堂辩论:

可由老师出题,也可由学生出题,然后下去准备,在课堂上组织辩论会。通过辩论,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运用,对所学观点概念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王荟 单位:凤庆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阅读:

延伸阅读:

  • 网站首页
  • 频道首页
  • 最新期刊阅读全部

    最新论文阅读全部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本文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2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82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1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