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斌的“成语典故梦”
本文关键词:成语典故
<founder-content>
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贺信来了,著名学者王立群的贺信来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主要设计者肖红的贺信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翟俊杰的贺信来了,全国很多城市的小学生满怀学习成语典故的热忱结伴来了……
全国首座“中国成语典故名城”花落开封1个月来,成语典故这种开封的“土特产”,在神州大地、五湖四海美名远扬。
一座城市的荣誉与一位开封退休老干部的默默付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人退休后要么含饴弄孙、要么侍弄花鸟,可是他退休10年来,却没有过一天清闲日子,始终在为实现“成语典故梦”奔波着、操劳着。
他,就是赵孝斌。
孕育梦想
“从小时候接触成语典故起,我就开始着迷了。成语典故,在极其简练的文字中蕴含着大智慧、大道理。”回忆起与成语典故的不解之缘,赵孝斌不忘初心。
赵孝斌1946年6月出生于新野县。懵懂的童年时代,在村子里与大人们一起听大鼓书时,“听文就听《包公传》,听武就听《杨家将》”这句话让他记忆犹新。大人们对他讲,《包公传》《杨家将》的故事都与开封有关。从此,在赵孝斌幼小的心灵里,便对古都开封充满了无限向往。
赵孝斌的父亲赵克是一名教育专家。他先后在兰考县和原开封地区教育局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赵孝斌跟随父亲离开老家,在兰考县和开封城区学习、成长。赵克经常给儿子讲“杞人忧天”“开卷有益”等出自开封的成语典故。耳濡目染中,开封成语典故在赵孝斌的心田里深深扎下了根。
小学三年级时,赵孝斌的叔叔送给他一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袖珍版《汉语成语小词典》,他如获至宝,几乎每天都要翻阅,读得津津有味。数十年过去了,这本《汉语成语小词典》他至今保存着。
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赵孝斌自小就有当作家或者记者的梦想,立志要将成语典故运用得出神入化。然而,一直把北京大学中文系、河南大学中文系作为象牙塔的赵孝斌,1965年阴差阳错地被当时的郑州工学院土建系录取。
大学毕业后,赵孝斌从事了36年的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城建行政管理工作。2003年,他从原开封市建委副主任岗位转为正县级调研员,直到2006年退休。36年来,尽管成语典故等与赵孝斌从事的工作没有直接联系,却又如影随形。
追逐梦想
2007年,赵孝斌随开封市旅游大篷车到邯郸市宣传开封的文化旅游资源,发现邯郸作为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成语典故声名远播。
联系开封实际,赵孝斌当时有了这样的思考:开封作为一座有4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成语典故资源俯拾皆是。“才高八斗”““五十步笑百步” “握卷升屋” “穷愁著书”“博闻强记”等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均发生在开封。然而,由于缺少系统挖掘、整理,开封成语典故的文化价值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开封是赵孝斌的第二故乡,他一直想为开封做点事情。他心里盘算着:能不能把开封成语典故挖掘出来、系统整理、汇编成书、推广出去?能不能让开封成为成语典故名城?这对现代人有重要教育和启示意义,对文化传承、城市发展也大有裨益。
拿定主意后,赵孝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赵孝斌与城建工作打了半辈子交道。他退休后,郑州一家早就看中他专业能力的房地产企业老板找上门来,极力邀请他出任该企业总工程师,承诺月薪7000元,配一辆奥迪汽车,还在郑州安排住房。然而,这被赵孝斌婉拒了:“不好意思,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在赵孝斌看来,“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搜集整理开封成语典故。他决定写别人没写过的东西、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退休后,赵孝斌几乎每天都要伏案工作到深夜,搜集词条、查找源头、多方印证,他查阅的主要参考书目有114种。在全国各地,赵孝斌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书店。
赵孝斌不会用电脑打字,每编写一个成语典故故事,他都是先在方格稿纸上逐字逐句打草稿,经多次修改完善、誊抄后,再请女儿等录入电脑。几年下来,手稿堆起来竟有一尺多高。由于常年伏案写作,他原有的腰疼病加重。为了缓解疼痛,他在后腰与靠背中间加上厚厚的垫子。实在撑不住时,他就躺在床上,用手举着硬纸片写。
开封成语典故数不胜数,搜集工作越深入,新确定的“产自”开封的成语典故就越多。毕竟年岁不饶人,到了第5个年头时,他的心脏吃不消了。医生给他下了最后“通牒”:“抓紧收工,否则书没有写成人就先倒下了!”
2011年9月,赵孝斌“忍痛”收工时,已经精挑细选并编成由295个词条、45万字组成的《开封成语典故故事》书稿。他专程将书稿送给时任开封市市长吉炳伟审阅。吉炳伟阅览书稿全文后,提出了4条修改建议,使这部书更加科学严谨。
实现梦想
2011年10月,《开封成语典故故事》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各界好评如潮。这部书是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展示开封成语典故文化的著作,,填补了开封文学研究史上的空白。
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在给赵孝斌的来信中说:“你是学土木建筑专业的,却编著了《开封成语典故故事》。可以想象你在编著过程中,付出了何等水滴石穿般的努力,我要向你学习。”
接着,赵孝斌向吉炳伟呈递了《关于开封成语典故文化如何产业化的几条建议》,第一条建议就是向中国民协申报成语典故名城荣誉称号。吉炳伟在建议书上作出批示:“建议很好,请市委宣传部结合全市文化产业予以吸收并实施。”
随后,一股成语典故热在开封持续升温,开封成语典故走进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开封举办了“成语典故文化周”活动;大宋御河岸边的开封成语典故苑建成开放,成为河南第一座成语典故主题文化园林;全市各县区以开封成语典故为主题的公园、绿地或廊道遍地开花;开封各大景区创作了大批精品剧目,生动演绎“杯酒释兵权” “千金买壁”等成语典故;开封成语典故走进了党校课堂、道德讲堂。就连一些建筑工地围挡上,也精心制作了开封成语典故文化长廊……
2015年6月18日,市委书记吉炳伟在赵孝斌送来的“中国成语典故名城”申报资料上作出批示:“赵孝斌同志在挖掘整理开封成语故事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应予褒奖,所提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城’可予以支持,要组建专门班子做好申报工作。”
2015年8月23日,以开封市委、市政府成立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城”和“中国成语典故非遗”工作领导小组为标志,申报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凭借厚实的成语典故文化“家底”,开封市一举申报成功。4月1日,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分别将“中国成语典故名城”“中国成语典故文化研究基地”的牌匾交到开封市领导手中。罗杨亲笔为开封题写“中国成语典故名城”8个大字。
“市委书记吉炳伟总是在关键时刻作出明确而又具体的指示,让人倍受鼓舞、信心大增,如果没有他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后来的两次重要批示,没有中国民协、省民协的大力支持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成语典故名城’花落开封也许遥遥无期。”凝望着“中国成语典故名城”牌匾,满头华发的赵孝斌百感交集,“我只是提提建议、跑跑腿,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
10年来,赵孝斌的退休金几乎全部用于实现“成语典故梦”上了。赵孝斌多次向学生、教师、干部、来汴台湾同胞等免费赠送《开封成语典故故事》,目前已捐书1600多本。
开封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城”成功后,赵孝斌向许多朋友发短信报喜。著名作家二月河这样回复:“年龄不小了,悠着点吧。”
可是,赵孝斌却不打算停歇。他说:“国家不仅给了‘中国成语典故名城’的称号,还把‘中国成语典故文化研究基地’设在开封,开封成语典故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以及产业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本文编号:1116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khy/111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