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造句*成语 >

财经》有话说从小升初谈起:教育改革为什么导致资源更不均衡

发布时间:2017-09-21 11:28

  本文关键词:盛气凌人造句


  更多相关文章: 徘徊造句 青出于蓝造句 人才辈出造句 如饥似渴造句 神采奕奕造句 盛气凌人造句 首当其冲造句


主页 > 教育改革 >

ID #1058

财经》有话说从小升初谈起:教育改革为什么导致资源更不均衡

徘徊造句,青出于蓝造句,人才辈出造句,如饥似渴造句,神采奕奕造句,盛气凌人造句,首当其冲造句

  十年砍柴:4月3日出版的《财经》刊登了一篇《小升初的择校拉锯战》,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击中了家长们的痛点。家长们都想给孩子选一个好的学校,有的提前两三年就布局了。那么先请朱弢老师您来介绍一下这么多年小升初的择校情况?

  朱弢:好的。教育领域一直是我们公共政策组长期关注的重点。大概在四五年前,我们做过报道,叫《暗战小升初暗战》。当时小升初有非常多的择校渠道,比如说共建生,比如说那种好的学校提前选择学生的占坑班,包括还有特长生、推优生。在那种情况下,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一所非常理想的学校,只能各显。有钱的出钱,有关系的去递条子,多管齐下。

  但当时的都认为这种择校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为什么有权有钱就可以上好学校?重压之下,教育部门就要求到在2017年,就近入学要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小升初的一种主要升学方式。教育部明确要求今年19个副省级以上重点大城市各区(县)要实现100%的小学、95%的初中划片就近入学。作为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则更为严格地执行就近入学政策,电脑派位;同时今年全面取消推优入学,各区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压缩到4%以内。这样一来择校渠道非常少,那有人分析说,这一轮的房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区房的上涨,对应的逻辑就是,明道也好暗道也好,在择校渠道越来越窄的情况之下,购买学区房成为一个最重要的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就近入学的择校手段。

  朱弢:其实教委还有出台了很多的方法,第一严禁审以学区房概念去炒房价,第二原来买一个通道,买一个小院这种不内部具备居住条件的异形房,都不能登记落户入学。同时还出了一个政策,未来要进行多校划片。即把好的学校和一般的学校放在一个学区之内,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知道到底能上哪个学校。至于具体上哪家学校,将再进行一次安排,俗称电脑排位。为了学区房一些家庭可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未必能够上他想上的学校。

  十年砍柴:十几年前,历史学家雷颐在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对教育改革的期望是不要变得更坏,改来改去,就怕更不公平。其实这些年的教育改革成绩很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做到了,但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甚至觉得越改越糟,这背后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朱弢:是,现在好像大家是这个感觉。各个地区、各级,其实在教育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在从2012年时开始,教育投入已经达到P的4%,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不满意?在采访中间我们了解到,第一,作为主要的择校方式,以前是说努力学习,就能够出人头地,但现在电脑派位后,努力学习也未必能够出人头地。另外,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以前择校会分散在很多阶段,但现在由于学籍制的管理,你在某个区里上了小学、初中,中考、高考的时候,你依旧只能上这个区。所以原来分散在各个阶段的择校压力统一前移,甚至移到了幼儿园阶段,因为接下来12年的教育都在一个区域里。同时,随着特长生、推优生这些渠道的压缩,家长为了把握自己孩子的命运,就得尽量选一个好的区域。“以强带弱”反而导致强者更强

  十年砍柴:这就是学区房火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未解决根本问题之前,要让房子纯粹回归到居住本位其实是很难的。

  朱弢:其实户籍现在对普通人来说越来越不重要,但是它搭载了子女受教育的功能。为什么会出现择校?就根源来说,因为家长希望子女上的是好学校,而好学校毕竟少。事实上,教育资源在很多层面都不均等,比如城市和农村的不均等,地区之间的不均等,在,区和区之间都差别很大。

  朱弢:以前因为教育资源有限,国家秉着一个效率优先的发展,先后有了重点中学、示范中学等等,具体到一所中学里,还有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总之,是用一种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形式来发展教育,那么接下来惯性就产生了:越好的学校越能得到重视,从政策的支持行政的竞价到,财政的支持拨款,到生源的选拔都会向它倾斜。

  其实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去解决。拿市来说做,为了拉平原来这种不平等和差距,想了很多办法。。主要的做法,第一以强带弱,通过强校你跟弱校合作,或者,合吞并弱校,成立一个党的教育集团,然后在同一个集团里带动相对比较薄弱的力量。另外一种像朝阳区,经济发展比较好,财力比较强,它就想着去建新的学校,同时跟那些比较好的学校合作。

  原来也有这样的做法但问题是,好的学校出于扩张的目的,去办一些分校,一些比较差的学校,挂上一个名校的牌子,就变成某某名校的分校了。比如说我在一个比较差的学校挂上分校的牌子,但是家长们很清楚,只是挂个牌子而已,老师还是那帮老师,所以不太买账。现在确实花了非常大的力气,投入非常多的钱,甚至一所学校的投入就上亿,进行这种强弱学校的整合,让那些比较好的学校并进去,在内部可以实现然后师资共享、课程共享,整个的管理制度都向强校去靠拢,但这第一有个时间差。但这能够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吗?恐怕不太容易,第二我们观察的情况来看,可能并不能够根本地解决问题,原因在于现在义务教育还是分级办校、分级管理的架构。

  朱弢:现在的情况就是,原来强的区现在更强,因为它慢慢地把强校和弱校的不平等性模糊。而弱校本身就弱,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共享。这样一来,,在一个区内,可能某种程度上能解决不均衡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区和区之间不均衡的问题。决策部门的出发点很好,他想削峰平谷,拉平差距。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扬峰平谷,来说,强者扩得更大、力量更强,能得到更多的资源。

  朱弢:有一项调查统计了从2010年到2015年,在全面实行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的制度之下,校际之间的差距确实在缩小,但幅度很小。教育不均等的差距非常明显地缩小了。

  十年砍柴:我觉得这种变化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可能有关,用句比较俗套的话,就是教育的发展跟不上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的日益要求。是不是这个原因?

  朱弢:我觉得有这样的因素。生活好了,大家需要得到更好的服务,对优质资源的要求也会更高。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家长希望去上一个好学校。因为上一个好的小学,意味着可以上一个好的中学,就有更大的几率去上一个好的高中、大学。但不是人人都能上好学校,这个涉及到义务教育的定位问题。

  一个好的学校,最重要是得有好的老师。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好的学校如果拥有了大批的好老师,好老师就会一直待在这个学校,造成资源不均。像日本,就能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均等的义务教育,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是教师轮岗,最后达到一个均衡状态。所以仍需考虑义务教育到底起什么作用?是从小学就开始就选拔拔尖的人才吗?还有让大部分孩子有一个相对标准的受教育的机会?如果公共投入有限,应该让更多的民办学校进来补充

  十年砍柴:在东方社会,有几千有年的考试文化,竞争特别激烈。即使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但家长怕孩子在将来的社会分层中滑落,他一样会去想别的招儿。

  朱弢:这个是其他国家已经出现的情况。比如韩国的教育制度全球排名第一,按理说已经做得非常好。它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很平均的,但在义务教育没有办法提供给学生足够需求的情况之下,就只能通过课外培训来满足。所以给学生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韩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去年下半年,我们对韩国教育部长做了一次专访,他就提到,现在韩国一个很重要的口号,就是让人人都享有快乐教育。他们试图去控制家长把太多的资源投入到私人培训班中,然后通过已有的这套教育系统,去发展个性化教育。

  十年砍柴:就像你说的韩国、日本,在公共服务层面大家都是平等的,但是有钱的家庭可以把孩子送到好的培训班上课。即便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个体差距依然越来越大。

  朱弢:其实普通人对于择校最不满的,并不是学校之间的不均衡,而是入学方式的不公平。我们采访的很多学者,都主张用市场化的方式去解决教育问题。比如说如果公共投入有限,能不能让更多的民办学校进来补充?我的看法是,用纳税人的钱去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确实应该达到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除此之外,还需有更多样化的选择。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此文章由:admin 修订于: 2017-04-15 16:24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本文编号:894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khy/894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f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