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育期刊 >

中小学外语教学 阅读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年第12期目录内容(2)

发布时间:2017-12-08 02:00

[文章标题]基于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诗歌创作教学设计

[文章页码]28-33

[文章摘要]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并结合一节具有创新意义的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基于普通的阅读文本材料进行英文诗歌创作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展示语言学习的魅力。

[关 键 词]阅读文本;诗歌创作;语言技能;人文素养

[文章背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高中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聚焦于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人的意义,不能将语言的习得与人的心灵发展相结合,语言的人文性缺失现象严重。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阅读教学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导致人文性缺失

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大多是让学生进行略读、跳读等阅读微技能训练。读后活动无论是讨论还是读写结合,中心要点仍是语言结构的正确使用。这种仅着眼于语言技能和语言结构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体验文本的人文精神和魅力。

2. 教材选文的时尚性和目的性导致经典性缺失

目前高中英语教材的选文多反映科技、文化发展,缺乏经典的文学作品,选文形式单一,多为说明文和记叙文,体现思辨性的议论文和体现人文性的散文、诗歌在教材中很少出现。同时,教材的选文多经过改编,以配合单元中语法项目和功能话题的学习,这些经过加工的文本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内涵,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

3. 教师素质和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导致语言教学育人功能缺失

在传统的应试性极强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一些英语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人文性。即使偶尔遇到人文寓意较好的篇章,教师的惯性思维也导致其会工具化式处理。

高中英语课程应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部,2003)。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同时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实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人物传记类、叙事描写类、绘景状物类三类记叙文文本与英文诗一样,具有叙事言志、写景抒情等共同特点,适合通过文本转换进行英文诗歌创作与欣赏。笔者依据人教版英语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Earthquake中的主课文ANight the Earth Didn'tSleep的教学内容(见备注),进行了基于阅读文本的诗歌创作教学尝试,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年

[期刊期别]第12期

[文章作者]范煜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

[文章标题]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创新教学手段

[文章页码]34-37

[文章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开放性问题、串接式语境创设、插入式和顺接式信息追加、“变脸比拼”、角色转换等多种创新教学手段,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创建记忆线索,丰富语言表达,培养变式思维,实现情感升华,从而活化教学内容,在提升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其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积极思维

[文章背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其语言基础以及培养其语言和思维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大量教学时间的投入未必带来理想的教学效益,相对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知识点遗忘率高,缺乏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具体语境的能力。究其成因,多是由于教师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点的机械性模仿、反复的被动操练与识记,而忽视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缺少积极思维的过程和主动生成的语言实践,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

初中学生经历着身心的迅速发展,是一个开始出现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学习群体,其参与感和表现欲亦日趋明显。他们已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一个现成的理论或唯一的答案,而更愿意主动地去思考、探究和尝试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如果教师能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根据教学内容,借助教学手段的创新,关注学生的真实情感,激活学生的发散和变式思维,引导其在自由欢乐的智慧活动中生成颇具个性的丰富表达,那将在活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益。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年

[期刊期别]第12期

[文章作者]潘永红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

[文章标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实践探究

[文章页码]38-42

[文章摘要]初中英语课堂应当运用“理解→分享→表达”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思维课堂,通过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口头表达和语言思维技能,实现语言和思维协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 键 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思维

[文章背景]英语具有培养“学”和“思”的双重功用。英语的“学”是指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思”是指形成思维能力。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协同发展非但必要而且可行。中小学外语教学 阅读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普遍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语言的思维功能,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培养(文秋芳、周燕,2006)。而且,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偏重说、演、动、跳等表面形式,淡化语言学习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忽视语言、思维和心智的全面发展。

针对语言和思维脱节的现状,王蔷(2009)指出,英语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激发灵感,发现新知,产生顿悟,以达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感悟,达到真实输出的目的;龚亚夫(2012)建议,英语课程应设立“认知与思维”目标,增加思维内容,详细描述思维目标,倡导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级的认知活动来培养思维能力。



本文编号:1264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1264588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