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育期刊 >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 中国最优秀的数学老师是这样教学的|第十三届小学数学教学展示活

发布时间:2017-12-09 16:04

优秀的老师实在太多,其中小柒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是来自北京房山的王洋老师,她所讲的是《身上的尺子》。

这节课对应的章节是北京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厘米和米》,是适合给学完第一单元的孩子上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长度单位的认识在任何一本教材中都能找到对应的章节,目的在于启蒙孩子对度量衡的认知,所以本节课的参考意义很大。

接下来让小柒老师带你回到王洋老师课堂,感受一下这节课的精心设计。

1、认识身上的尺子

首先,课程是在《身上的尺子》的数学绘本的朗读声中开始的。这个绘本也正是这节课名字的由来。

通过对绘本的阅读,孩子们被轻松地带入到情节当中,好奇心被成功的勾起来,同时短短的绘本中传递了重要的信息,孩子们了解了“一拃长”、“一庹长”的概念。

随着绘本主人公“要去用身体测量大树有多粗”,绘本结束,留给了孩子们广阔的思考空间——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选择用身上的哪把尺子呢?

2、测量身上的尺子

用身体的尺子估算物体的长短,前提是我们必须知道“身上的尺子”的长度,所以结合刚刚学过的米和厘米的知识,我们可以精确的测量自己的“一拃长”、“一庹长”。

但是用哪种尺子量呢?(板尺或皮尺?)

怎样进行精确的测量呢?(使用尺子的技巧)

尤其是“一庹长”自己能完成测量吗?(分组协作更高效)

测量一次得到的数字准确吗?(多次测量减小误差)

不同人的“一庹长”一样长吗?

这一系列问题又会引起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动手和协作能力的机会来了!

3、运用身上的尺子

知道了身上有哪些尺子,知道了自己尺子的长度,接下来就是应用的时刻。全班分成若干组,在教室里选择要测量的物体,全组以一位同学为标准,用“一拃长”和“一庹长”为单位进行测量、纪录、监督、汇报。

通过对同一物体不同组的测量结果的对比,很自然的会引出以下待解决的问题:

相对要测量的物体,你选择的尺子合适吗?

为什么同一件物体,不同组测量的结果会有差异呢?(测量结果以“几庹几拃”来表达)

测量结果不同,就说明大家不可能都正确吗?

4、续写绘本

绘本的阅读声再次响起:身上尺子还有很多,比如一脚长、一步长等等,身上的尺子还有哪些故事呢?剩下的交给孩子继续书写!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可借鉴之处有:

1、绘本切入,自然高效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在课堂上使用数学绘本,看中的就是其趣味性和代入感,长期的阅读数学绘本还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2、兴趣驱动、学以致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尺子长在身上足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之后再用这些尺子进行实际的测量,教学闭环达成的同时也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详略得当、节奏流畅

课程节奏流畅的前提是充分合理的规划,比如留给学生分组动手、讨论的任务,是否难度合适;是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否有范例课参考,这些都很重要。王洋老师为我们能做出了榜样。

现场中央民族大学数学教授孙晓天老师的点评一语中的:

“生活的真实需要是教学的第一目标”。

现场还有太多的精彩纷呈需要被记录,需要被传播,可以被借鉴,比如内蒙的孙乐之老师的《平行与垂直》的课程当中,在孙老师引导孩子归纳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两种情况的时候,有的孩子当堂提出异议,认为下面的两种情况不能归为一类:

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个没有相交,而另一个已经相交。遇到这种天马行空的问题孙老师的反应堪称神速,通过丰富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配合幽默的语言,化解尴尬与无形,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积极的展开“想象”,想象直线是可以延长的,可以无限的延长,延长之后呢...

小柒老师认为,这种处理课堂即兴问题的小细节,真正体现了老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引导能力,除了了解教学改革的风向,学习优秀老师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课程设计之外,这些小细节也值得所有的老师借鉴和学习。

16堂课堂

亮点超强集锦

1、内蒙的孙乐之老师《平行与垂直》—―评价与教学相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比相交和平行,在比较中抓住数学的本质;设计了四项评价任务,把评价和教学有机结合,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既风趣活泼,又严谨扎实。

2、天津的梁文婧老师《平行与垂直》―把看书、思考与讨论融为一体

把学生的理解作为教学的基础;整节课采用了看书、思考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带着思考看书”的能力,可圈可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待两个概念的关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吉林刘东鑫老师《长方体的访人识》—把实践活动带入课堂

在长方体的教学中,把数学知识的教学变成了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综合实践的活动,切实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现了观察猜想操作推理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北京的王阳老师《身上的尺子》一使数学变得可亲又可爱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身边的数学,改变了数学知识的面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而且激发了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课题出发提出问题,实践操作、表达交流和深化思考。

5、云南的肖唐娜老师《解决问题》一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思维

在记录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利用儿童的特点,引导学生画草图,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抓关键问题,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广东的曹为刚老师《解决问题》—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模型化

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数学的模型思想;把方法进行迁移到新的情景区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7、陕西的庄孝成老师《比的认识》—带来了黄土高坡的清新自然风

展示了很多乡土素材,教态亲切,高亢的歌声使人不能忘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在比较中进行猜想;在合作探索中鼓励学生表达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8、河北的刘冬梅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很好地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9、山东的纪子成老师《百分数的认识》一突出百分数的统计意义

在激发疑问中引出百分数,在较多的数据中引出百分数,突出百分数的统计意义;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经历数学思考和表达的过程,突出百分数表示关系。



本文编号:1270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1270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