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本科论文 >

精美的旅行游记散文_游记作文_精选最优美的游记散文7篇_游记作文400字

发布时间:2016-09-05 07:24

  本文关键词:游记散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人的一生总是要出去走一遭的。离开你久居的城市,踏上一段遥远且陌生的归途。而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份值得骄傲的记忆。

不管旅途是何样的艰辛、磨难……那些文字记录下最优美的游记散文,难道不正是在说明着无悔的选择么!

散文一、《访高邮汪曾祺故居》

江苏高邮城不大,但很有名气。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清代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都是高邮人。当代着名作家、戏剧家汪曾祺也是高邮人。

去年十月份,我与几位朋友去苏北转了一趟,从扬州到淮安再到高邮,为的是去寻访汪曾祺的踪迹。经过多方打听,总算在南门竺家巷找到了汪曾祺的故居。这是一座十分普通的平房,墙上嵌一块蓝底小牌,上写白字:“汪曾祺故居”。听说有人来,一位大嫂用悠长而尖细的嗓音叫道:“汪家的……有人来看汪曾祺了……”

一位六十开外的和蔼老人出来,将我们迎进小屋。小屋不大,约莫十几平米,高不到五尺,似乎要碰头。分里外两间,前间墙上挂四幅汪曾祺的字画,画下是个长条柜,摆两个青花瓷瓶。后间为卧室,方桌上放一张汪曾祺的放大照片,作沉思默想状,是唯一的室内装饰。

老人很客气。与我们拉家常,并从抽屉里拿出签名簿让我们签名。簿子是新的,签名者寥寥,是寻常百姓。我随手写道:“瞻仰汪曾祺故居,是多年的夙愿,今日了此心愿,足矣!”落款是“一个崇拜汪老的人”。

老人见此,十分激动,讲话也期艾起来。原来他是汪曾祺的妹夫,姓金,身材高大,脸色白净,是当地防疫站的退休医生。据他断断续续的介绍,汪家过去是大户,有许多房屋在这条街上,前几年被拆,只留下这两间原先堆杂物的平房。我曾读过汪曾祺的《我的家》,其中写道:“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我的家大门开在科甲巷,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他还说中间有正屋、堂屋、大厅和花园。可是现在都拆了,只能靠想象去填补过去的一切……

据金老介绍,小屋隔壁是汪曾祺弟弟汪曾庆的住屋,门锁着,大约他不在家。照片上看,他长得矮矮瘦瘦,活脱脱一个汪曾祺,也喜欢喝酒,当年汪曾祺送副对联曰:“金罂蜜贮封缸酒,玉树双开迟桂花”,真正点到了他俩共同的爱好。

下午,在汪家人指引下,我们去了文游台的汪曾祺文学馆。门口有启功书写的匾额,两边台柱上是邵燕祥撰写的对联:“柳梢帆影依稀入梦;热土炊烟缭绕为文”。进门便是展厅,陈列着汪曾祺的一些手迹和各种版本的文集,四周墙上挂满有关汪曾祺的资料图片。中堂是汪曾祺画像,两边是林斤澜的对联:“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还有许多名家如王蒙、贾平凹、叶辛等人题写的匾额,以及邓友梅、海笑、余光中等人的题字。

对于这位十二岁就离开高邮,六十六岁后三回高邮的着名文学家来说,故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故而在他七十七岁逝世后,就永远不再离开生他养他培养他成才的高邮了。

散文二、《南浔访胜》

南浔访胜南浔,大厦林立,道路纵横,红尘滚滚,哪有古镇的踪影?我问当地人,他们说:过了大桥,就是老街,果然如此:一条溪流蜿蜓而流,两岸尽是深院高墙的旧宅,马头墙、木门窗、石门槛,青苔布满旧弄堂,沿河廊屋皆为店铺:药店、茶馆、南货店、鱼行、丝行,恰逢新丝上市,客商蜂拥而至,列肆喧闹,衢路为之阻塞。

走着走着,几疑走进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电影城,一派古色古香的景色令人应接不暇:明清古风犹存,酒楼上仍挂着隶书“酒”字布幌,青石街上,木屋旁尽挂着鲜红的灯笼,弄堂里不时飘来《梅花三弄》的广东音乐,夹杂着小酒铺划拳行令的喊叫声……

下雨了,我坐在沿溪陈旧的长廊靠椅上,尽情欣赏眼前的景色,这条河或者叫溪的水流缓缓地轻描淡写地流着,雨中穿过古老的南浔,象在沉思象在叙述往日流逝的历史,虽然显得有些单薄,但仍保留着这座古镇特有的灵气。忽然一阵布谷的叫声,打断我的构思,抬头见一个采桑姑娘背着竹篓碎步向石桥飘来,石桥长满青苔,一棵苍老的桑树将桥面遮住。她提着裙角,站在高高的桥上,一脸灿烂的笑容,多像南浔的形象!

等到雨停,我欣然走进一家深院,青花瓷瓶里开着五六枝箭兰,蓝色的花被深绿色的长叶簇拥着,显得无比的幽静而文雅;脚下的石板过道光滑如镜,檐下的雨滴还在滴答滴答。篱边的玉兰也开了,满树繁花,洁白如雪,一阵雨后的清风,香气袭人,沁入心脾。穿过这家小院,我又站在临河的老街。这里的店铺都是独家独院,一色的水磨青砖地面,木制的匾额显得十分庄重,醇古淡雅。

可以看出这儿很有文化底蕴,门额题匾都是当时的名人所写,一笔好字会引来许多观众啧啧的称赞。再从那些古屋翘起的飞檐瓦脊和扣着铜环、铜钉的黑漆大门来看,南浔的富庶非江南一般水乡可比,那些大户门旁矗立的青石双狮,也能感觉到时光堆积的厚度,以及它所散发的悠久文化的深沉韵味。

随后我所参观的“嘉业堂藏书楼”、民国富豪张静江的故居、花木扶疏的“小莲庄”,无不透露出他们当年纸醉金迷的奢侈,无不让人深深地咀嚼早已失散的华丽和沧凉。这些往日的过眼烟云,象画家笔下的水墨,洇在宣纸上漫衍出曾经让人着迷的画幅,从中悟出那份空灵飘逸的意境,以及那空灵背后隐藏的无可奈何的凄凉和哀伤……

散文三、《二十四桥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早在少年时代,每当夏日夜晚,我喜欢坐在庭院中,看银河横亘星空,那数不尽的明星组成的天河,在黑丝绒似的夜空闪烁着神秘的光辉。我仿佛看见横跨银河之上有道汉白玉雕成的拱桥,对对穿着古代宽袖长衫的仕女,兴高采烈地走在宽敞的桥上,阵阵晚风送来潺潺的流水声。我不禁哼起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千古绝唱。

随着阅读兴趣的拓展,我开始接触宋词。姜白石《扬州慢》似一首琵琶弹奏的乐曲:“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两代诗人共同赋一主题,奏出前无古人的华彩乐章。千百年来,它穿过历史的尘埃,拨动了多少读者的情怀?惹得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倾泻笔墨、尽情讴歌?他们各抒已见,一直没有定论。

宋代科学家沈括说:二十四桥是扬州石桥的总称,并一一列举这些桥的芳名;清代诗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里说:“二十四桥,一名红药桥,即吴家砖桥。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他将此桥与美人联系起来,令人浮想联翩。他们的争执引起后人寻访此桥的兴趣,历代留下难以计数的诗词歌赋。远的不说,近代郁达夫乘兴去扬州,历经战火洗劫的古城,当时一片废墟,哪儿去寻找她的踪迹?他颇为失望地写道:“扬州之美,美在各种名字,如绿杨村、廿四桥、杏花村舍等。

可是你若辛辛苦苦寻找这些风雅的所在,也许只剩下一点残迹,或者什么也没有。”他没找到二十四桥,而且还劝林语堂先生也不要枉费心机去寻找。五十年代末,大约没读到郁达夫那篇散文的丰子恺先生,下决心要去找到唐代已有的传诵千古的名桥。他费了一番周折总算找到一座传说中的二十四桥,然而极其丑陋,不是那神话般美丽的桥,只是一座“跨在一条沟渠似的小河上”的桥,凄清、冷落、寒酸,使他大失所望,但他仍以幽默的笔调写道:“我们替二十四桥拍照。桥下水涸,最狭处不过七八尺,新枚(其子)跨了过去,嘴里念着‘波心荡冷月无声’大家不觉失笑。”

然而,我比前人幸运,今日不但看到新建的二十四桥,而且摄下了她的芳容。呵,二十四桥,千百年来你一直是扬州一大人文景观,是历代文人所想往所歌颂所倾倒的美景。尽管当年你仅仅是一座貌不惊人的石桥,然而你历经坎坷,成了维系扬州的精神支柱。看见你,就好像再一次经历盛唐时代的歌舞升平,再一次经历江左经济繁荣的昌盛时代!你是时代的晴雨计,国力强盛,小桥坚如磐石;国力衰败,小桥荡然无存。

新的二十四桥在着名的瘦西湖公园内。这是一座汉白玉带状的拱桥,造型优美、式样新颖,桥身围以二十四根玉石栏杆,拾阶上下共二十四级台阶,栏杆上雕以精美的古代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百鸟朝凤等图案,共计二十四幅。

漫步下桥,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词碑立于右侧。早已拓宽的瘦西湖缎带般的流水,增添了白玉般的二十四桥的英姿;远处的五亭桥及耸入云际的白塔,以及数不清的楼台亭阁,组成一幅绝妙的画图,也许正是园林艺术家所追求的“人间仙境”罢。而这座玲珑剔透、古色古香的二十四桥,已为千年来诗人的争议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古城扬州增添一道靓丽的景点。

散文四、《我的第一次驴行》

以前听说过驴团、驴友、驴行,真正的体验是今年国庆节长假的出行。一天,同事小尹帮我报名加入了一个驴团,而且相约假期去驴行。于是,我便开始了网上功课,,翻阅了该驴团出行日记、照片、驴行心得,备好了出行装备,长假到来,背起行囊直奔青龙的南胡哈村。

坐车上一看,除了小尹,其余人全不认识,也不知道都是何方神圣,说话叫网名、昵称,原来大家都一样,只是他们入团较早,一起活动较多,已经很熟熟识了。

我和小尹听着他们交谈,渐渐走进了这个队伍。路上风景美丽自然不必说,到了山脚下,驴头交代了时间安排,注意事项,驴友们便兴高采烈向山里进发。

红了的,黄了的,依旧葱翠的树木、庄稼、果实,贪婪的看不够。阵阵微风裹挟着秋的芳香,醉得走不动,还时常能摘到些野果。队伍中有个小女孩,极可爱,带给我们一路的欢笑。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人间仙境,万万不可辜负。手中的相机、手机咔嚓咔嚓不停歇。

随着进山的深入,路越来越难走。驴头在前面探路,我和小尹紧跟着大部队,不敢懈怠,生怕掉队,在有人停下来的时候才肯放慢速度喘口气。山,越来越陡,脚下已经没有了路,上山越来越困难。要紧紧盯住脚下,计划着下一脚放在哪,要抓到可以给力的任何植物或石头,要戳牢山杖。

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驴行,驴行就是不走人道走“驴道”。沿着台阶上山,坐着索道下山,举着吃的,拿着喝的,听着音箱的音乐,悠哉悠哉的边走边逛,那叫旅游,这驴行完全不一样呀。

不消半个时辰,已经汗流浃背了,除了体力的消耗,更有精神的紧张。出现开阔地时就迫不及待地坐下来,休息补给。有几个年龄稍大的大哥大姐,经验丰富,装备齐全,走起来轻盈敏捷,总是在前面招呼大家。像我这样坐下就不想起来的,那大姐时不时的就拉我一把。

看看前面驴头指定的目标,再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顿觉压力好大。无限风光在险峰,绝不轻言放弃,走起,我和小尹牵手前行。随着海拔的升高,山风越来越大,索性散开头发,让长发飘飞,找块平地,摆着各种年轻人才会摆的POSS,互拍、自拍,乐此不疲。忽然诗兴大发——看我长发及腰,秋日艳阳高照,层峦叠嶂秀发飘,美轮美奂景色好,青山予怀抱。

驴头一声令下开始了新的路程,望着那陡峭的山,我和小尹切切私语,咱抄近道下山吧,或者在这等他们回来,但很快被告知,下山不走来时路,只能向前。跟着大部队,硬着头皮向前走吧。走着走着,一抬头看见两个并不年轻的女驴友,已经在另外的山头上,举着长焦,或趴或蹲或倚,寻找着角度,采撷着美景,看得我心惊肉跳。

但最为惊心动魄的是我下一脚不知道放哪,有荆棘,要看好才可抓,有碎石,踩不稳要滑,有大石头需要攀爬。向后没有退路,也不敢退,向前惊险恐怖,腿肚子发抖,声音发颤,刚才那长发迎风飘飞的惬意,瞬间荡然无存。驴头还在前面指挥,鼓劲。万般无奈,手脚并用,但仍然收效甚微。体力好,有经验的驴友,前面拽后面托的,让我总算跨过个了一道道险关。到达山顶,又沾沾自喜起来,第一次驴行,我居然能至此,了不起,为自己点个赞!

要下山了,唯一通道是从山缝隙里穿过,我心生畏惧,看着别人轻盈敏捷的通过,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自己经验体力均不足,于是戏谑道,借机会感受一下滑滑梯吧。也不怕被人笑话了,也抛开形象不顾了,坐在石头上,从夹缝中滑了下去。那惊恐、无奈、滑稽的表情,被驴友的相机抢下了。现在回味那一刻,虽然心有余悸,却也很有超越感。

上山容易下山难,侧着身子,脚步横着,螃蟹一样,与小尹手牵手,一步一步下山。待到山脚下,回看山腰上互相咬扯着的“小螃蟹”,我也是看醉了。驴友真是热心,抢拍了一组一组的蟹行图。看看走过的路,山真是不高,却走得我心都出汗了。

大大小小的山,也登过几个,常炫耀自己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登上泰山山顶,曾多次与祖山的木兰女合影留念,然后轻松自如地走下山去。但那都有台阶,一路又有水果、食物售卖,有石墩、台阶可坐,而这是驴道,真是没有可比性呀。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就会有大胆的继续,我要做一头快乐的驴子。

散文五、《穿越千峡》

早上七点,我们准时从岩头镇出发,赶往丽水。我们的目的地在青田县和景宁县境内。让我意外的是这片区域竟是千峡相连,幽壑交错,景色堪称一绝。

这片大山深处修建了一座电站,坝下的河流从峡谷中流出,接纳两边无数溪泉,蜿蜒流淌,漫过沙地,卵石,草丛,形成大小不一的碧色水潭,倒映着岸边翠色修竹与褚色岩石,是一副自小熟悉的美丽画卷。这段天然河流两岸,于绿荫中夹杂着几丛山里人家,砖木结构的房屋,其中也不乏两百多年的老屋,精雕细刻的门楣与花窗令人惊叹!

我们很快到了滩坑大坝,从这里开始,峡谷河流一下子成了高峡平湖,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复杂的千峡地貌形成了湖中一座座独立的岛屿,而四周依旧群峰耸峙,连绵不绝。站在北山镇的观景平台上,眺望岛湖群山,竟然蹦出“玉盘珍馐”四个字。

从北山镇往上,逐渐深入,高山峡谷气息迎面扑来。正值梅雨时节,山中气候更是多变,淅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千山带着潮湿的清新,夹着淡淡的花香,紧紧地包围着我们。漫长的公路上几乎不见人烟,车辆罕至,寂寂空山,静静湖水,别样的深邃寂寥!

也许正是她的原始与静谧,吸引了一众驴友。在千峡中,以炉西峡最为有名,备受驴友推崇。我们一路穿行于峡谷中,看壁立千仞,峰峦叠翠,也以炉西峡一带最为独特,很有一种深山峡谷的幽闭与俊秀。

这一路千峡风光在山中雾气的萦绕下更添梦幻色彩。我们在这儿的两天阴雨绵绵,虽不利于工作,却着实让我们大饱眼福。薄雾如纱,轻盈飞升,点缀着仓绿群山有如秘境;白雾如链,或环绕山腰,露出点点峰峦,玲珑如盆景,或笼于山尖,与天空汇成一色,山如覆白雪。我贪恋着这些变幻无穷的美景,不由感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

因为连下了两天的雨,山泉汇集成瀑,从高高的山头跌落,或粗或细,如链如匹,万壑千山,飞流争出,又是难得一见的美景!众壑飞流,让空山少了几分沉静,却难掩遗世的孤寂。

尽管此处群峰环峙,荒无人烟,但环山公路实在修得不错,路边见到不少统一的站牌和渡口,我们在山间省道上盘旋,偶尔还能遇见一两辆中巴车。只是当我们有意去寻时,竟未见半户人家,也没有想象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因为连船都看不见。可就在我以为人们雨天不出门时,顺利溪渡口居然出现了一艘渡船,不知从哪个峡湾中拐了出来!果然是大山深处有人家!

景宁县就是座落在这片大山脚下的一个畲乡小县城。我们先到景宁的大均,那里的河流又恢复了自由,流淌成各种深潭浅滩。河面上水汽氤氲,淡淡的乳白色水雾悬浮,连空气都仿佛被润湿了。我们采样的河边有棵千年古樟,因为植于唐代,被称为唐樟。粗状的树干一分为五,张扬成巨大的树冠,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蔚为壮观!随后才发现,这里也算景宁县的一个景点,樟树旁就是大均古街,仿古的明清建筑,前店后院,将生活与商贸连为一体。樟树斜对面有座戏台,是观看畲族风情表演的地方,大概三月三这里会比较热闹吧。

从大均返回县城,景宁那规划有序的整洁街道,山环水绕的秀丽景观,还有那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桥梁,再次让人眼前一亮。一条小溪流将县城分成两部分,溪水经过层层陡坎,跳跃而下,汇入瓯江支流小溪。县城中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座桥连接南北两岸。最为难得的是这些桥并不雷同,除了一般的平桥,还煞费苦心地设计了风雨廊桥,城门桥。就冲着这些精心的规划与设计,这个县城也值得细细品味。

此行毫无预期,却穿越了千峡,到了畲乡,一路收获颇丰。人生在世,是否也当如此,少些奢望,便多几分惊喜。

散文六、《北戴河之旅》

一直梦想着可以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享受这海风轻轻的吹拂,沐浴着慵懒的阳光,自由而洒脱的欣赏着广阔无垠的大海,感受惊涛拍岸的气势与浩瀚的大海给人的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累了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躺在金沙滩上,静静地聆听来自大海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是何等的享受。

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去海边的时候,那是去年酷热的夏季,我和几个哥们来到了塘沽外滩,当我第一次走近大海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的兴奋与激动,脑海中第一个想法就是将自己投入到大海的怀抱之中,想淋漓尽致的感受一下大海无比宽广的胸怀。

由于时间短暂,上次的感受就草草的结束了,当我缓缓地远离大海的时候,我心中就告诫自己,等以后有空的时候,肯定要再一次更长时间的接触大海,好好享受一下大海带给我的快乐。

我的梦想终于又一次实现了,这次我来到了北戴河,虽然它们都属于渤海的一部分,或许是由于它们处在渤海的不同位置,两地的气候不同,它们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去的时节的不同,今年比去年去的稍微早点,这也或许是它们给我不同感觉的原因之一吧。

北戴河给我的第一感觉宛如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端庄大方,偶尔也会发嗲,却又不失女子的那种矫情,给人一种很想和她在一起,白头偕老的感觉。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就是这种感觉促使着我多次徘徊在金沙滩之上,久久不想离去。

今年的这个时节去北戴河,人流量还不是很多,少了些嘈杂的声响和拥挤的人群,感觉还是很清净的。

我这个人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热闹,特别喜欢静静的一个人伫立在喜欢的美景之前,任思绪可以任意飘扬。也可以徜徉在自己思想的海洋里,可以随处翱翔。瞬间有种感觉,自己好像也长上了天使那双洁白翅膀,可以褪去人世的烦躁与浮华,欣赏这个原本美丽的世界。

整个上午和中午的时间都给了大海,此刻,却没有平时那种浪费时间的感觉,反而感觉今天的时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回忆与收藏。

下午就去了传奇温泉小鱼泡温泉。北戴河传奇温泉小鱼座落在北戴河新区洋河大桥西三公里处,所谓大树参天,鸟声啾啾,闲适梦里桃园,修竹丛林,田野浪漫,绝色成人间天堂,几十个户外泡池分布于此,这都是旅游景点的夸夸奇谈而已。

真正的面貌和夸夸奇谈的介绍相差千里,一个还没有标准足球场地大的地方,有十几个泡池,其中还有几个是空的,有鲜花池、牛奶池、中药池、亲亲鱼池、盐池等。众多的人都是奔着亲亲鱼池而来,结果传奇温泉小鱼中只有两个亲亲鱼池,那个大的还没有开放,只有一个可以容纳七八个人的亲亲鱼池,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等着期待着泡亲亲鱼池。我就先感受了其他的几个池子,就是各种池子中略微有几分特色的味道,再也感受不到其他的不同。

泡了一个来小时,亲亲鱼池中的人终于走了,我便箭一般地飞到亲亲鱼池。何谓亲亲鱼池?想必看过赵本山“乡村爱情”的人大概都有所了解。这种鱼可以在42度的高温泉水中生存,可以与你共游嬉戏,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可以亲吻你的肌肤,可以啃噬你身上的死皮,给人一种酥酥痒痒、美不胜收的感觉。

当我刚泡在亲亲鱼池中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鱼儿亲吻我的肌肤,一种宛如中电的感觉,麻麻的、痒痒的,刚开始还不适应,稍微移动一下,吓得鱼儿都游走了,只能静静的等待它再次莅临。我便闭上眼睛,静放如仙自泰然般的感受这一美妙的时刻,享受着酥酥痒痒,却又很舒服的感觉。

虽然它没有介绍的那样奢华与漂亮,在这里,却是一次跟自然亲近的真实体验,平日的身心疲惫在那一刻得到了无比的放松。

在这里,你可以洗掉尘垢,荡涤心灵,虽然听不到鸟声啾啾,身畔蝉鸣,看不到梦里桃园,修竹丛林,却也是一次心灵的体验,甚是悠哉。

散文七、《品读西湖》

走出狭小的心房,便走进了美丽的天堂。捎带一只思想的行囊,一路采撷天堂里的灿烂。

——题引

这是一个雨后初霁的下午。跨出杭州的大门,我们跟随导游来到西子湖畔,以最阳光的心情,寻找诗情画意,遍赏山色湖光。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

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氤氲的水气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

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耶。

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

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飘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泻的春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成熟?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山。山不高,却俊朗神秘,脑子里装满了故事传奇。你看,他手臂一弯,就把西湖拢在了怀里,就守住了心灵的绿荫,就坐拥了人生的美丽。相同的生存理念和追求,使他们携手同行,配合默契。秀四季乌龙蚕丝,与来宾共舞细品;酿一坛天堂美酒,与历史文化干杯,让全世界为之陶醉……

极目远方,我们看到了一溜别致的楼宇,倚靠着起伏的山峦。“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意若隐若现。楼宇内外,宋高宗一度开心的笑着。西湖歌舞的缠绵旋律,听得他昏昏然不辨荣辱,美景美女的多彩多姿,更使他乐不思蜀。民间疾苦,无暇问,国运衰危,无心顾。殊不知,遗弃了人民的昏君,最终也逃脱不了被人们唾弃的宿命,腐烂在历史的角落里。千百年前的笙歌琴韵,也早已化作警笛长鸣,不断催人警醒。

回眸苏堤白堤交汇处,历史的光芒穿刺迷眼,到处弥漫着英雄的气息,呈现出一派峥嵘气象。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岳飞,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而今安在?他就安睡在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侧耳听,“精忠报国”的誓言犹在上空回响;抬望眼,仰天长啸的铁血男儿,穿过漫长的时光隧道,正向我们走来。

且不说金戈直捣胡虏巢穴,铁蹄踏遍贺兰山缺,是何等的风雷激荡,令敌人闻风丧胆,单是一首气势磅礴、豪迈悲壮的《满江红》,便可朗照南宋的万里荒原,半壁江山!心无色,焉能示如此之鲜红?人无格,何以昭如此之凛然?

碧血丹心苍天可鉴。他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召日月的赤胆忠心,筑起了一座神圣的祭坛,站成让后人仰望的高度,向世人诠释生命的要义,让生命在永恒的高贵中不朽。遗憾的是苏白两堤正在修缮当中,岳庙可望不可及。然而,长长的围栏挡住了我们的身体,却挡不住我们的景仰之情,一股浩然正气在心中油然而生。于是我们面朝岳庙站定,向英雄致敬。

历史在青河中沉浮,时间如丝绸般滑过,转眼间西湖被留在了身后,眼前已是佛门净地——灵隐飞来峰。有句话叫“读史以明志,韬光正气锐气;诵经为修身,静养德行操行”。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风景,寄托的是精神。于是我们开始与济公谋面,找佛祖交心;领略佛教文化,聆听古刹钟声;贴近空灵大境界,沾得净水涤灵魂,直到暮云合壁,才匆匆踏上归程,脚步里却注满了留恋。

万水千山总关情。总是收不回的目光啊,看不尽的风景,品不完的画意与诗情。


  本文关键词:游记散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9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xrw/109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