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汉语拼音方案_[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汉语拼音
本文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知识
什么叫语音?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声音,不能把语音看成纯粹的自然物质;语音是最直接地记录思维活动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交际工具的声音形式。
语音的物理基础主要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也是构成语音的四要素。音高指声波频率,即每秒钟振动次数的多少;音强指声波振幅的大小;音长指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也称为"时长";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也称作"音质"。
人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情况是语音的生理基础。人的发音器官分3部分:(1)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和支气管。肺是呼吸器官的中心,是产生语音动力的基础。(2)喉头和声带,它们是发音的振颤体。(3)口腔、咽腔、鼻腔,它们都是发音的共鸣器。
语音和意义的联系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的,这种音义的结合关系体现了语音有重要的社会属性。
学习普通话为什么要重视语音?
学习普通话必须兼顾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汉语方面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区之间的语音系统差别大,就是一个地区、一种方言内部也常在语音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是有限的。可以说,语音差异是造成交际困难的主要原因。所以,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是学习以北京语音为准的标准音,学习语音必须专注地通过口、耳的训练才能学好。
怎样学习普通话发音?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 、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什么是《汉语拼音方案》?
由国家制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连同它的拼写规则方案,就叫《汉语拼音方案》。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拼音方案,是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的专用名词和词语的国际标准。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并批准公布推行。
《汉语拼音方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采用音素化的音节结构拼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一种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四个部分,字母表规定了字母的形体、名称及排列顺序,共有26个字母,其中25 个字母拼写普通话语音里所有的音节。声母表和韵母表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结构特点规定的,25个字母配合成21个声母和39 个韵母。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处是:给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作为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还可以用于中文信息处理,并可以音译外国人名、地名和科学技术用语,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等。
什么叫音素、元音、辅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从发音特征上可分为两类,即元音(也叫母音)音素和辅音(也叫子音)音素。
气流由肺部发出,经过口腔能自由呼出不受阻碍,而且声带颤动,这样发出的声音就是元音。如a、i等。
气流从肺部呼出后,经过口腔时,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除几个浊辅音(m 、n、ng、l、r)外,声带不颤动,这样发出的语音就是辅音。如b、p等。
什么叫音节、声母、韵母?
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人们可以自然地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一般说来,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它是由1至4个音素组成的。声母是音节的起始部分。普通话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由辅音充当,此外还包括一个零声母(零声母也是一种声母)。声母后面的部分,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23个由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因此,普通话的韵母是由元音或以元音为主要成分构成的。
普通话的声母有哪几类?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可以分为7类:(1)双唇音有3个(b、p、m);(2)齿唇音有1个(f);(3)舌尖前音有3个(z、 c、s);(4)舌尖中音有4个(d、t、n、l);
(5)舌尖后音有4个(zh、ch、sh、r);(6)舌面前音有3个(j、q、x);(7)舌面后音有3个(g、k、h)。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方法可以分为5类:(1)塞音有6个(b、p、d、t、g、k);(2)鼻音有3个(m、n、ng,其中只有m、n作声母);(3)擦音有6个(f、h、x、sh、s、r);(4)边音有1个(l);(5)塞擦音有6个(j、q、zh、ch、z、c)。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又可分为清音、浊音两类。普通话声母中除了m、n、l、r为浊音外,其余都是清音。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时气流强弱,又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成对的,如b和p、d和t、g和k、z和c、zh和ch、j和q。
什么叫"零声母"?
每个汉语音节都可以分析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每个汉字字音结构也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通常被大家称为"零声母"的音节,也就是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例如"安"(ān),这个字音不是辅音开头,而是用元音a开头的,这样的音节就是"零声母"音节。
普通话的韵母怎么分类?
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23个由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按韵母的结构特点,一般把韵母分为三类,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第一类是单韵母,由单纯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有10个单韵母,其中舌面单元音韵母有7个,它们是:a、o、e、ê、i、u、ü。特殊元音韵母有3个,它们是:-i(前)、-i(后)、er。
第二类是复韵母。复韵母是由复合元音充当韵母。复合元音是由一串元音音素复合而成的,从听觉上已经复合成一个固定的音组。普通话中复韵母有13个。复韵母按主要元音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前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在前的复韵母,有4个:ai、ei、ao、ou 。后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在后的复韵母,有5个:ia、ie、ua、uo、üe 。中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位居中间的韵母,有4个:iao、iou、uai、uei
第三类是鼻韵母。以鼻辅音n或ng作为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普通话中鼻韵母共有16个,分两种。一种是带舌尖鼻音n的叫前鼻韵母,有8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另一种是带舌根鼻音ng的叫后鼻韵母,有8个:ang、iang、uang、eng 、ing、ueng、ong、iong。
韵母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韵母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如韵母iao,其中的i叫韵头,也叫介音;a叫韵腹;o叫韵尾。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成分,发音时开口度较大,声音最响亮。但并不是每个韵母都具备韵头、韵腹、韵尾这三部分。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如韵母ia、uo üe,其中的i、u、ü是韵头,a、o、ê是 韵腹;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如韵母ai、ei、ao、en,其中的a、e、a、e是韵腹、韵腹后面的为韵尾;而单韵母只有韵腹,没有韵头和韵尾。在普通话韵母中的韵头只有i、u、ü3个,韵尾只有4个,其中元音韵尾i、u(包括ao、iao中的o)两个和辅音韵母n、ng两个。但韵母中的韵腹是不可缺少的。
声母和辅音的关系如何?
声母和辅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母是从分析音节结构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辅音是从分析音素性质的角度提出来的。与元音比较,辅音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一定程
度的阻碍或阻塞,气流较强,发音器官参与节制气流的部分肌肉紧张。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并不都是声母。如“光”(guāng)这个音节中的“ng”,它是辅音,但它处在音节里后面的部位,因此它不是声母。又如“难”(nán)这个音节,前后都有“n”,它是辅音,处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处在音节末尾的是韵母,并不是声母。
韵母和元音的关系如何?
韵母和元音不是同一个概念。韵母是就音素在音节中的位置讲的,元音是就音素的性质而言的。元音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气流较弱,发音器官肌肉均衡紧张,正常发音时声带振动。元音可以单独作韵母,如: a、o、e、i、u、ü等,这些韵母是由复合元音充当的,又如:an、en、in、ün等,这些韵母是由元音带上鼻辅音韵尾构成的。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凡是元音都可以做韵母或作为韵母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韵母不全是元音,辅音n、ng也可以和元音结合起来做韵母。可见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
什么叫四呼?
汉语传统语音学为了表达声韵的拼合关系,根据韵母开头的实际发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也叫四呼。韵母为a、o、e、ê、er、i(前) 、i(后)或以a、o、e开头的韵母称开口呼;韵母为i或i开头的韵母称齐齿呼,如iou、iao、ie、ia;韵母为u或以u开头的韵母称合口呼,如ua、uo、uai、uei;韵母称为撮口呼,如üe、ün、üan。按照传统语音学,韵母ong归入合口呼,韵母iong归入撮口呼。
什么是声调?声调的作用是什么?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声调主要是音高变化现象,同时也表现在音长变化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次数越多声音越高,反之声音越低。发音时,声带越紧,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声音越高,声带越松,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少,声音就越低。在发音过程中,声带是可以随时调整的,这样就造成种种不同的音高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声调。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辨义作用。例如“题材”和“体裁”、“练习”和“联系”等,这些词语意义的不同主要靠声调来区别。
什么是调值、调类、四声?
调值就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根据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有几种实际读法就有几种调类,也就是将相同调值的字归为一类。普通话有四种基本的调值,所以归纳为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习惯上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也称四声。声调符号要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按a、o、e、i、u、ü的顺序,i和u的顺序,i和u 同时发现的韵母中调值需要标在最后一个元音上,给i标调值应先去i上的点,再标调值。
什么叫拼音?怎样拼音?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常用的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什么叫变调?上声的变调有几种情况?
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变调是一种自然音变现象,对语言的表达没有影响。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只读上声的前一半,后一半消失。如:首先、祖国、广大、耳朵。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如:手表、古典、美好、理想。 “一”、“不”怎样变调?
“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
“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如:
一道 一次 一定 一致 一律
一晃 一动 一并 一刻 一路
“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如:
在阴平前:一般 一端 一经 一边
在阳平前:一时 一群 一条 一团
在上声前:一举 一早 一手 一体
“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如:
看一看 想一想 问一问 学一学
“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
“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如:
不会 不但 不论 不必 不变
不是 不信 不料 不愧 不错
“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如:
好不好 行不行 看不清 打不开
什么叫轻声?判断轻声有什么规律?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 xiōng di(指弟弟)--兄弟 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对头 duì 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 duì 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如: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轻声音节的音色变化是不稳定的。语音训练中应该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即字典、词典已经收入的,对于可读轻声也不可读轻声的音节一般不读轻声。
什么是儿化?
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儿化现象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主要是由词尾“儿”变化而来。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的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
母就叫“儿化韵”。儿化音节虽然用两个汉字表示,但并不是两个音节,读的时候仍要念成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的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 ”,如“花儿”写成huār。
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儿化了,但原韵母不变,如:“号码儿”(hàomǎr)中的“码”,虽然儿化了,但韵母还是a;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如:“树根儿”(shùgēnr)中的“根”( gěn),儿化后,它的韵尾n丢失,实际读成了shùgēr。由于儿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这样,有些音节本来是不同音的,却变成同音的了。如“针”和“枝”是两个不同音的字,儿化之后,成了“针儿”和“枝儿”,变成读音相同的了。普通话的韵母除了e、er不能儿化外(ueng一般也不儿化),其他韵母都可以儿化。
儿化的主要作用是:
表示温和、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女孩儿、红花儿。
形容细小、轻微的状态和性质。例如:一点儿、小米儿。
确定词性。兼作动词、名词或兼作形容词、名词的词,儿化后确定为名词词性。例如:盖--盖儿、尖--尖儿。
区别词义。例如:儿(脑袋)--头儿(带头的、领导人)、白面(面粉)--白面儿(白色的粉末或指毒品海洛因)
语气助词“啊”的音变有几种情况?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如下: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q、o、e、e、i、ü时,读音变为ya,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
是他啊! 要注意节约啊!
真多啊! 要好好学习啊!
多新的车啊! 好大的雨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含ao、iao)时,读音变为wa,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
在哪儿住啊? 真好玩啊! 大家跳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时,读音变为na,汉字写作“啊”或“哪”。
例如:
怎么办啊? 加油干啊! 要小心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g时,读音变为ng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
大家唱啊! 认真听啊! 往上冲啊!
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是舌尖后元音-i时,读r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
这是一件大事啊! 快吃啊!
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是舌尖前元音-i时,读[z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
去过几次啊! 他才十四啊!
分享:泪落成殇 >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汉语拼音_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
《汉语拼音词汇》(专有名词部分)序言《汉语拼音词汇》(专有名词部分)序言
冯志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志江老师把他们编写的《汉语拼音词汇》专有名词部分寄给我,要我写1个序言,我欣然答应了。
本书收录的专有名词,除了地名、人名等大家公认的专有名词之外,还包括事件名、民族名、朝代名、作品名等专有名词,都一一注了汉语拼音,洋洋洒洒,几乎所有的专有名词都覆盖了。这是一件辛苦而细致的工作,特向作者们致敬。
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地名、人名,远在16世纪就开始了。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来到中国,在澳门、南京等地传教。他在1605年拟定了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方案,并且根据这个方案写了4篇文章,合成一卷出版,书名叫做《西字奇迹》。利玛窦是使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开创者。
后来,英国人威妥玛(ThomasF. Wade, 1818-1895)设计了“威妥玛式”的拼写方案,主要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学习汉字的注音工具,后来成为了音译中国地名、人名、事物名称的通用拼写方式,流传很广,至今仍在许多地区使用。
《汉语拼音方案》在1958年正式公布实行之后,中国地名、人名的汉语拼音的拼写研究也随之全面展开。1958年11月,《文字改革》杂志第6期发表了《本国地名审音表初稿》,公布了用汉语拼音拼写的我国县、市级以上的地名,还包括台湾的一些地名。
1958年开始,我国邮电部门使用汉语拼音拼写邮电处所的名称。
1964年国庆前夕,北京市更换了路名牌,新的路名牌上标注了汉语拼音,并按照分词连写。
1974年,我国出版了汉语拼音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同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总局联合发布《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并于1976年做了修订。
1977年,我国出版了汉语拼音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并出版了《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测绘局、中国地名委员会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
1978年12月1日,外交部通报各国驻中国的外交代表机构,从197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文件译文,将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1984年12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局联合公布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84]中地字第17号文件)。
2012年2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上述1958年以来工作几乎都是在政府的层面上进行的,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可喜成果,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人名、地名汉语拼音拼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我国人名、地名汉语拼音的拼写实现分词连写。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上也开始采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和地名。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表决通过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
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发出通知,从即日起采用汉语拼音拼写我国的人名和地名。
1979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 46会议上(巴黎,华沙),中国代表建议把汉语拼音作为国际标准。
1982年,在ISO/TC 46会议上(南京),通过了国际标准《信息与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Informationand Documentation – Chinese Romanization)标准号是ISO7098,其中提出了把汉字译音为罗马字母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1991年,国际标准ISO7098做了技术上的修订,成为ISO7098的第二版(ISO7098:1991)。
这样一来,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使用汉语拼音来拼写我国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ISO7098(1991)在世界上大多数图书馆的中文编目、检索、分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在20世纪末,使用 ISO 7098(1991)对于该图书馆的7万册中文图书的目录重新进行了汉语拼音的编目,方便读者使用汉语拼音对图书进行检索,提高了工作效率。
法国巴黎的语言和文化大学图书馆(Bibliothèqueuniversitaire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组织懂得汉语的图书馆专家,其中包括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universitaire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的专家,集中研究在ISO 7098(1991)中汉语单词的连写问题,试图在图书馆的编目中建立起有效的汉语拼音分词连写指南。
此外,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德国特里尔大学图书馆也使用ISO 7098(1991)对于该图书馆的中文图书进行了汉语拼音编目。
所以,ISO 7098(1991)不仅在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全世界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说明ISO7098(1991)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是1个受到全世界欢迎的国际标准。
ISO7098(1991)中的3.6条规定:“虽然一般说来字符间的空格是有规律的,但转写时通常把构成1个词的几个字符连写在一起。同每种语言相关的其他文本的组词方式也应是标准的一部分”。这个规定虽然正面肯定了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必要性,但是,这样的规定太笼统、不充分,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实际使用汉语拼音来拼写汉语文本时,是否把不同的音节连写还是分写,往往举棋不定,划水难分,导致使用者的困惑。
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巴黎语言和文化大学图书馆、德国特里尔大学图书馆、加拿大学术图书馆在使用ISO7098(1991)进行中文图书编目时,在汉语拼音的分词连写方面都曾经出现过举棋不定、难于操作的问题,因此,美国国会图书馆提出,主要对人名、地名实行分词连写,对于普通的词语,则采用按汉字分别注音的方式,不实行分词连写。
美国国会图书馆在1999年8月发布了关于在该馆的图书目录的汉语拼音编目中不再分词连写而按照音节分写的文告。文告中说“Aftercareful consideration, it was decided that syllables should beseparated, except in personal names and geographiclocations”(“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汉语拼音除了人名和地理位置名称连写之外,都按照音节分写”)。
最近,德国特里尔大学图书馆公用事务处主任哥特海纳(Klaus Gottheine)博士在给我的来信中也指出:“Ratherunfortunately from a larger point of view, but due to technical andpragmatic reasons, libraries worldwide, and now in Germany as well,have abandoned pinyin compound spelling altogether in favor ofsyllable segregation”(“令人遗憾的是,从更大范围来看,由于技术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原因,世界上的图书馆,包括德国的图书馆在内,已经放弃了汉语拼音的分词连写,而采用按照汉语音节隔开来分写的拼写方法”)。哥特海纳是我的老朋友,他说的是实话。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在进行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很多人感到困惑,在困惑中不得不放弃了分词连写。
出现这种困惑的局面的原因,是由于汉语拼音的分词连写情况极为复杂,尽管我们制定了众多的规范和标准,但是,,这些规范和标准只能涉及一般的原则,难以覆盖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全部复杂情况,因此,在具体实施时,就必然会出现举棋不定、划水难分的困惑局面。
然而,在极为复杂的汉语拼音分词连写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分词连写是相对简单的。因此,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张从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入手,首先解决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汉语拼音的分词连写的问题。我认为,这是1种务实的解决办法。
当然,已经公布的关于人名、地名拼写的规范和标准也不可能全面地覆盖汉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分词连写中的所有现象,因此,在实施时,仍然也会出现举棋不定、划水难分的困惑局面。
每当出现这样的局面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部汉语拼音专有名词的词表,把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规范的拼写形式都一一列举出来,在出现举棋不定、划水难分的时候,就直接到词表中查询相应的汉语拼音形式,这样,即可帮助大家摆脱举棋不定、划水难分的困惑局面,找到正确的汉语拼音形式。
概括地说,我这里提出的解决方法是“规范加词表”的方法。规范提出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分词连写的一般原则,词表逐一地列出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分词连写形式。规则是抽象的,词表是具体的。这样,我们便可以把抽象的规则和具体的词表结合起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希望《汉语拼音词汇》专有名词部分的出版,能够有助于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分词连写问题,推动在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汉语拼音中实现分词连写。
本文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7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xrw/11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