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_大学俄语教学论文 公共俄语教育现状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俄语教学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学俄语教学论文 公共俄语教育现状及对策
张文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部,哈尔滨 150018)
摘 要:对于我国公共俄语教育的研究前人已有探索,但是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通过对俄语教育的重要性,俄语教育的背景和过程、公共俄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能对公共俄语教育起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公共俄语;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04-02
一、为什么要学习俄语
第一, 俄语是联合国和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之一。全球以俄语为母语的使用人数超过一亿四千万人,当作第二语言使用的则有近四千五百万人。拉脱维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俄语人口,爱沙尼亚有占四分之一俄语人口。据美国2000 年人口调查,美国有1.50%人口说俄语,即大约四百二十万人,居美国语言的第十位。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讲俄语的社区共有三百万人。一些亚洲国家,譬如塔吉克斯坦、土耳其、蒙古、日本及一些南亚国家,依然教授俄语。在中国北部俄罗斯族聚集地也有很多人口的使用俄文交流。
第二,中俄两国经济发展、政治交往及其他特殊领域深度合作的需要。近来,中俄双方致力于军事、资源能源开发以及交通、科技、航天航空、医药医学、禁毒反恐等特殊领域的合作升温,沟通频繁。迫切的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通晓俄语的人才,但是目前国内这种复合型人才却相对匮乏。
第三,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要求。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大中小学生的外语语言水平相对落后。我国现有中学生、大学生大多通晓一门外语——英语,而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目标要求本国中学生要学习掌握两门外语。美国人重视学习多种外语如阿拉伯语、中文和朝鲜语。美国的学生从初中开始,需要选学第二语言,如果有学生提出想学某一种外语的要求,学校都会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2003年欧洲委员会所通过的“2004—2006语言学习和语言多样性行动计划”实施了“1+2”的语言政策。在英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是,2012年,使所有小学生都有学习至少一门外语的权利。加强俄语等小语种的推广和学习,有助于人才国际化,促进国民扩展认知视野和提升综合素质。
第四,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深入开展俄语教育才能更好地吸收积极地俄罗斯文化,同时掌握了俄语才能更深入地向俄语国家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扩大国家软实力的影响力,才能持续的实现汉语的语言输出。
二、中国学习俄语的历史线索
18世纪初,在中俄两国交往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开始培养自己的俄语人才,清代是中国俄语教育的发轫期。该时期俄语教育主要在三个大的教育机构中开展:俄罗斯文馆(1708—1862年)、京师同文馆(1863—1902年)和京师大学堂(1898—1911年)。新中国肇建,与苏联结盟,国内掀起了大规模学习俄语的热潮。(教育论文 )在中苏友好的大环境里,我国政府主导学习俄语,社会也认可学习俄语,民众学习俄语热情空前。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交恶,国内学习俄语迅速降温。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实现了关系正常化。90年代,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边贸恢复发展,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使中国对俄语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俄语教学开始走出低谷。进入新世纪,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为更好地促进两国经贸政治深入交流。2005年11月,中国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协议》明确提出:“双方支持在俄罗斯联邦教育机构学习教授汉语、中国文学和文化,支持在中国教育机构学习和教授俄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国家发改委〔2008〕1886号文件提出加强俄语教学推广工作,包括允许具备条件高校开设俄语选修课、以俄语为主要课程的双学位或第二学位,支持示范高中开设俄语实验班,鼓励小学高年级开设俄语选修课。加强对中国学生赴俄罗斯的留学工作,鼓励留学。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俄语人才以备中国和俄语国家的深入合作之用。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2007年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启动了关注与支持中学俄语教育项目,2008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俄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了全国中学俄语新课标学术研讨会。
三、中国俄语教育的不力现状
第一,中学俄语教育规模的萎缩和落后。目前,受社会观念影响,我国在中学阶段开展俄语教育基础萎缩。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山东、河北、湖北、贵州等省。黑龙江省学习俄语的初中生约为8万人,高中生约为6万人,总计不到15万人。再加上其他省份的生源,俄语生人数不超过20万。2010年黑龙江省共有195 520名高考考生,而俄语、日语语种考生只有102人,跌到了历史最低点。4生源短缺严重影响了高校的俄语教学。俄语招生的颓势,也与中国高考“指挥棒”有很大关系,高考报考很多高校拒绝招收俄语考生,或者很多专业限制俄语考生报考。另外俄语教材和教学设备的落后,也带来了俄语教学规模的萎缩和俄语教学质量的下降。
第二,大学俄语教育制度和资源的缺失。目前中国大学普遍招收英语考生,这导致学习成绩优异的俄语考生只能报考有限的几所学校,挫伤了俄语师生的教学热情。考核制度的缺失,降低了俄语考生的学习热情。大学公共俄语教育中,检验公共俄语能力的全国大学俄语等级考试(ЭРЯС)只有四级一个级别,只在夏季考核一次,而英语则是一年考两
[1] [2]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老师推荐的书,学生不爱读,学生的选择挑战教师的“引导”素质 近些日子,从关于中学生“必读”与“不必读”书目的争论中,一个基本命题凸现出来:中学生阅读需要正确引导。 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作为与学生最直接接触的“基层引导员”,教师的责任最为重大,工作也最要求“落到实处”。笔者近日看到清华附中高二(5)班的32份读书随笔,鲜明地表露出一个讯息:在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学生阅读开始挑战教师的“引导”素质! 不得不接受的尴尬事实 32份读书随笔涉及的图书,居然泾渭分明地呈现为“正经书”与“非正经书”。 学生们眼中所谓的“正经书”,就是合乎老师家长们标准的,被要求或“推荐”阅读的书籍,多是“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塑造了我们当前的社会”的经典名著。而“非正经书”,则多是被专家学者们批评为“文化快餐”、被老师家长忧心忡忡排斥的网络文学等时下流行的图书。这种区分的意识似乎不需要教师们再灌输,早已在中学生脑中根深蒂固。 然而,老师们却不得不接受一些尴尬的事实。 32份读书随笔中,只有6位学生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名著经典的热爱之情,而理由基本一致:“这些都是经过洗炼的优秀作品”。有21位学生坦然承认自己并不喜欢阅读老师推荐的“经典名著”,“读书主要是(出于)兴趣和(排遣)无聊,至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吗,大多糊弄,比如说《红楼梦》、《子夜》,都是跳着读。”不喜欢读名著的理由却各有各的不同:“太长了”“没劲儿”、“看不懂”、“离现代太遥远了”…… 多数学生害怕阅读,尤其是“经典化阅读”,一拿上书,他们阅读的自信与兴趣就几乎丧失殆尽,于是,“跳着读”中争抢眼球的,是那些无需太多分析理解的情节和平白浅直的话语,或者,“多以了解为主,,并不深入研究”。 与受冷落的“正经书”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那些“洪水猛兽”般的“非正经”图书。 韩寒、安妮宝贝、幾米、蔡智恒、郭敬明…… 中学生们对这些名字都耳熟能详;《梦里花落知多少》、《第一次亲密接触》、《幾米漫画》……能在各大书店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学生的“捧场”。男孩子们提得较多的,还有武侠小说、科幻小说,以及兵器、汽车、体育、电脑类杂志;女孩子们则津津乐道于三毛、张爱玲、亦舒,她们的书“情节简短,不会浪费时间,而且很生活化、很真实,在书中能够得到某种感动”。 自然,这些书都是“不会引起阅读障碍”的书。 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大人们精心挑选出的那些“具有跨越时空的永久魅力”的优秀作品,中学生读者居然“跳”着读,理由是经典“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产生不了共鸣”;大人们斥责网络快餐文化“耽误青少年”,可正是这些文字正占据着学生们本已狭小的阅读空间。于是有教师大声疾呼中学生患上了“文字恐惧症”,有教师对当前中学生阅读成长的滞后、审美趣味的低下痛心疾首,也有教师仍旧进行着苦口婆心、一厢情愿地劝说。 但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更应该警醒的,难道不正是老师们自己吗? 中学生说“我们渴望阅读适合自己的好书。”虽然“适合自己”这个概念有点含糊,但可以看出他们充满了选择的渴望。随笔中提及的“老师推荐的书”,更多的依然是四大古典名著,《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简·爱》等几代人阅读的“经典”中的“经典”。“现当代文学作品”,也多是鲁郭茅、巴老曹等几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因为老师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学生才不得不捧起了这些“并不感兴趣的书”。 也有部分学生在老师“要增大阅读量,这样对你们的写作很有好处”的谆谆教诲下,“自觉”地意识到“读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意义,因有“益”而开“卷”,为“下笔”而“破书”。书,被简单地套上了“有用”的帽子。一位同学说,“我并不是很爱看书,但是后来,也开始强迫着自己看书,主要原因是语文不好,尤其是作文不好,听说作文好的人都爱看书,所以我决定试试。” 就这样,老师的检查、想写好作文,成了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最重要的动力,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还是发现“困难重重”,“面对厚厚的经典,我总是想退缩”。暂不论有多少作品的确“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除了列出推荐书目、提出要求,有多少老师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学生的阅读?在纷繁鲜活的当代生活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永久的经典”的阅读价值?如何在阅读中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经验感受?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和自信,教会他们发现与欣赏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自主的理解分析……没有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才会说“看不懂”、“太遥远,不能引起共鸣”;没有教师因人因书的“引导”,学生怎能不“入宝山而空归”? 何况,在信息网络四通八达、各种图书芜杂纷繁、阅读倾向多元化的今天,为什么一定要用“‘海内外名流硕彦及中学大学教员’爱读的书目”来限制中学生呢?能不能推荐一些最新、最热门、最畅销的图书,将当代时尚文化中鲜活的思想文化资源纳入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呢?毕竟,令中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因为“这些书贴近我们的生活!” 教师阅读指导的“真空”状态,多少导致了中学生阅读的盲目跟风。《梦里花落知多少》、《向左走,向右走》等畅销书成为他们真正的“必读”书。也许最终他们也发现,有些书“纯粹只是无意义的调侃”,有些书“只是迎合了我们的叛逆心理”,然而,面对越来越纷繁的图书世界,他们只能愈加地感到迷茫而困惑。 “读书是如黑洞的灵魂唯一的填充剂。有时候我害怕读书,因为我太盲目。我希望有人推荐,但还是要面临选择,而且,我也不知道要相信谁。” 老师们是否该补补课:怎样引导学生的阅读,而不止于开个简单的书目? 谨慎读书西安崇文学校赵昌济 笔者在自己任教的西安崇文学校高二学生中做了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轻信“开卷有益”,不管是什么书,拿来就读。还有一些学生出于好奇,专看老师和家长不让看的坏书。值得关注的是,80%的男生喜欢武打小说,80%的女生喜欢言情小说,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卡通漫画。他们说,看这些书,新奇、刺激、过瘾、好玩。 对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识别力不高、自控力不强、情绪也不太稳定的中学生来说,阅读这些作品,其消极影响是十分突出的。 武打小说,由于过分渲染武力及个人英雄主义,滋长了中学生崇拜武力的思想。研究人员指出、读武打小说和看暴力节目,侵犯他人的可能性增加3%到15%。山东省临沂市罗庄一中高一(12)班16岁的学生杨成,因为班主任付俊峰上课没有提问他,又用圆规打了他,他怀恨在心,竟用切西瓜的刀砍了老师40刀,把老师砍死了。他被捕后,坦陈自己最爱读的书:《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最信奉的格言:不需要奉献;爱好:冰;性格:冷。(据《中国青年报》)言情小说,由于很多作品充斥着赤裸的性描写,使中学生的感官接受过多的性刺激,大脑中控制荷尔蒙分泌的系统发生紊乱,促进性荷尔蒙的产生,从而加速了青春期的到来,严重污染了他们的心灵。近年来,中学生早恋、同居、婚前性行为、性犯罪等现象越来越普遍。北京铁路二中一名三好学生,读了一本黄色小说,从好奇到向往,最后丧失理智、堕落为流氓罪犯。(据《中国教育报》)卡通漫画,虽然直观形象,但整本书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看得多了,会使人的头脑越来越简单,思想越来越肤浅。何况,有些卡通漫画实际上属于黄(色情的)、黑(暴力的)、灰(迷信的)读物,扑面而来的,是丰乳肥臀,是刀光剑影,是血雨腥风,根本不能使人感受到一点情节之美,人物之美,情操之美,艺术之美。 坏书猛于虎。千万不要读坏书!中学生课业繁重,时间有限,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就等于失去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阅读时间。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 爱国的图书是有价值的。中学生都想成才。但一个人能否对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不仅取决于知识、能力,而且取决于爱国热情。知国才能爱国。应知我中华之荣与辱、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图书,就是知我中华的好书。它描写的是中国的大命运,颂扬的是中国的大悲壮。读它,足以使贪者廉,懦者勇,卧者起。胸中有了正气歌,就能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就能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就能增添振兴中华的豪情! 文学名著是有价值的。文学名著,是思想和艺术兼美的经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拥有名著却远离名著的民族更可悲。上下几千年,从屈原到冰心,要读;纵横数万里,从歌德到普希金,也要读。我想特别提出鲁迅。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许多中学生不爱读鲁迅的文章。他们宁愿在周作人的苦雨斋里消遣、在琼瑶的《情深深,雨蒙蒙》中排徊,也不愿在鲁迅的百草园内逗留。这不由使我生出几分怅然。鲁迅的书,富钙,多铁,读之可以清心,明目,壮骨,活血,读点鲁迅的书,可以借他的慧眼审视大千世界,借他的大脑思考多味人生,借他的铁肩挑起历史重任,借他的正气扫荡不正之风! 科普图书是有价值的。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名词、新课题、新成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可是,现代科技在中学教育中却存在着很大的一片空白,许多中学生甚至不知道诸如克隆、纳米、转基因、空间站等现代科技术语,恍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如果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不知不闻,如何成为高素质、创新型的接班人?中国为什么总是产生不出诺尔贝科学奖的获得者?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人从小接触不到好的科普读物。176名院士撰写的大型科普丛书《院士科普书系》,内容涉及世界科学前沿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就像一座包罗万象的科学博物馆,可以让中学生不断发现周围的科学世界,发现自己的科学兴趣和潜能,值得一读。 好书,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思想的精华,知识的结晶。让中学生们远离坏书,多读好书吧!让蓓蕾初放的花季,在书色、书香、书声、书情中,更美丽,更迷人!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语文课外阅读更需文化宽容精神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吴平安 阅读活动脱离不了阅读者的接受背景。作为语文教师,倘若对我们身处的当下的文化语境缺乏必要而清醒的认识的话,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便难免陷入不尴不尬的境地,而问题就恰好出在这一点上。 现今的语文教师,基本上都接受过正统的学院式教育,高楼深院中对经典的膜拜及相应的学术训练,在培养了他们“纯正的”或曰“高雅的”审美趣味的同时。也滋生了他们精英主义的自恋并同大众文化及大众的阅读趣味拉远了距离。当他们开始传道授业时,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使命感,现行统编教材的制约与导向,均使他们一如既往地在原有的轨道上前行,并以此告诫与引领他们的弟子。于是,语文课外阅读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尤其是在传统中浸淫太久的中老年教师心目中,非经典不读,非名著不读,非大师作品不读的指导原则十分明确。“与大师对话”,“净化自己的灵魂”,“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成为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于是,珠海一中的曾宏燕老师为“一年又一年,很多学生基本没读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书的现实”而发出了“沉重的感叹”;南宁二中的张俊秋老师则乐观地期望“高中三年阅读百部名著不是梦想”,这两位表述的是一样的苦心。然而,老师们一厢情愿的布道与劝谕,并不能改变学生对经典日甚一日的疏离与冷漠,而抵御大众文化通俗文学时尚读物,既所谓非“真正意义上的书”入侵的保卫战,却几乎与唐·吉诃德同风车大战一样的颟顸可笑。 说句并非危言耸听的话: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昨天的中国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变了,文化环境变了,大众心理变了,传播媒介变了。一方面,文学已经日益边缘化并受到科学与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另一方面,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公共阅读已经逐渐消失,形成一个崭新的文化语境,而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成长的外部环境。今天的文学接受者已经不同于昔日的接受者,看电视长大的一代人不同于读书长大的一代人。撇开新课标的实施能否一夜之间将学生从如山的教科书和如海的练习题中彻底解放出来不说,在这个以视觉为中心日益挤兑以语言为中心的“读图时代”,期望大多数学生在高中三年阅读百部名著,恐怕永远是一个梦想。 无庸置疑,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是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过这决不能成为我们忽视与贬损大众文化的遁词。缺乏文化宽容精神,只片面地接受某一种文化,视野中只有认同的对象,不合乎既定标准的书便连书也不是了,在现今不但是偏执的、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阅读实践证明,同名著经典相比,时尚读物流行作品虽多属于“文化快餐”,但后者的时代感、当下感,却往往是前者所不具备的。要了解中国“当下”的面貌,了解中国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与身边鲜活的生活同步,决不可对它们一无所知。正如要了解都市、了解都市人,不可不了解商品品牌、街头时装是一样道理。我们在学生的作文、周记中,会常常读到许多“另类”的文本,诸如广告词的渗透,外语的夹带,网语流行语的使用,对语法常规的突破等等,常使人顿生外面大千世界的亿万声息扑面而来之感。这种时代气息固然直接来源于学生生活实践,可是又何尝不获益于他们的课外阅读经验呢?此外,“快餐文化”以娱乐消闲为目的的“快感阅读”,还可以为处于学业负担繁重、升学竞争激烈中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舒缓与宣泄心理压力的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啻是一种保护手段。 当然,许多老师想必会振振有词地反驳:假如学生阅读的是凶杀的、色情的不健康读物,难道还谈得上“健康成长”吗?再说,大众文化中充斥的媚俗的、低俗的读物,难道能培养出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吗? 我们认为,这只能说明在大众文化阅读中“教师在场”的必要性,即阅读指导的价值及意义之所在。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经典时,它的深度模式无疑使教师享有更大的话语权,而大众文化的平面效应,本身就是对教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这种评价作为选拔、区分学生的惟一手段,追求的是对所谓“适合教育的学生”的选择性功能,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怪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二、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三、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的要求或“达标”的程度所作出的评价,也被称为“标准参照评价”。这种评价过于重视统一性,忽视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我们提倡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下页更精彩:1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 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关键词:俄语教学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xrw/12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