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
本文关键词: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014年5月2
第46卷 第3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andResearch(bimonthlForeinLanuaeTeachin ygggg 2014May Vol.46No.3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
若干研究课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束定芳
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研究薄弱,一直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外 提要:长期以来,
语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需求、教学过程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缺乏衔接等问题。大多数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应该关注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关注外语课堂教学的形式与结构,关注外语课堂教学的评估。同时,有关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解与语言实践、课堂教学与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任务与活动、课堂教学中的纠错等也是外语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中重要的课题。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研究课题 关键词:外语、
()中图分类号]H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01319[A[10004292014034460--- [
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是学生接受高质量语言输 外语学习过程中,
入的场所,也是进行语言操练和实践的地方。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并使用语言规则,指导学生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以及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听说练习演练语言技能,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我国的外语课堂教学存在理论研究滞后、课堂教学目标模糊、课堂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笔者作为评委连续参加了四届“外教社杯”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比赛。笔者认为,这一比赛为青年教师展示教学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为他们互相观摩、学习和交流课堂教学方法和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对课堂教学理论研究起到·446·
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笔者也在比赛中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
提出若干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同时根据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课堂教学研究可资借鉴的一些方法。
目前我国外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特别是“大学英语课
,我们发现,堂教学比赛”和“高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比赛”我国的外语课堂教学,
特别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研究薄弱1.
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从很多文章研究的内容和相关度看,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际的课堂教学需求相去甚远。Ein(1987)曾ky
指出,从许多一线教师的角度看,二语习得研究几乎不值一读,因为它们所讨论的问题离教师们所关心的课堂教学问题过于遥远。即使研究者们讨论的问题可能与教师们有直接关系,但使用的语言往往过于专业,教师们根本没阅读的兴趣
。我国目前的许多二语习得理论或耐心(转引自CSochranmith&Ltle1993)- y
研究或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与Ein二十多年前描述的情况几乎完全相符。教ky
师们基本上得不到理论的直接指导,实际教学过程往往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或集体的一些实际经验。
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2.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现成的外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供借鉴。这个问题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比赛”中暴露得非常明显。首届大赛时,大赛筹备组曾试图寻找现成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但未能如愿。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大赛组委会为评审专家们提供了以下评审标准:英语基本功、课堂内容、课堂设计、电子课件和课堂效果评价。很明显,这样的评课标准不但过于模糊,在实际评审过程中也过分依赖评审者的主观感受,而且,其内容主要是从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评价课堂教学,凸显的是几个传统的评价要素: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这样的标准未能充分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的语言能力,忽略了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求的基本功能。评审标准在随后几届的比赛中虽然根据专家的意见做了几次修订,但仍然存在过于模糊、实际操作中个人主观性过强、课堂教学指导意义不大等问题。
?教学比赛虽然与实际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区别,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447·
教学目标模糊3.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教师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把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目标。殊不知,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之一,是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可通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来达到这些目标。因此,教师不应该唯教材是从,照本宣科,而应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取舍。如果现有的教材不能帮助学生达到相关学习目标,教师就应改编或补充相关材料。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语言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技能训练中,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往往脱离真实生活、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脱离学生的发展需要。相关的主题和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知识体系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以教师为中心4.
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进行语言操练、展示学习成果的场所。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根据学生的不同
(情况,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国外早就有“协商式教学大纲”eotiatedng
)(和“个性化教学”等,强调根据学生的实际sllabusndividualizedinstruction)i y
情况进行教学。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外语课堂设计时,往往只看材料本身,单向决定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而且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上我们只看到与教材有关的教学内容,看不到教授这些材料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看不到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学生在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依旧处于被动地位。
教学过程缺乏创新5.
就课堂教学结构和形式而言,几乎千人一面。从会话分析的视角看,课堂话
)(,具有共同的话语组织结构。这是课堂语属于“机构性话语”nstitutionaltalki
会话区别于其他行业会话的特征之一。尽管如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具体的教学情境用不同方式对课堂结构进行设计,安排和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
((或“导入”开始,,很多教师一堂课往往是由“热身”然后uiarm-eadn)wl-p)
是教材讲解和语言知识或结构的练习,最后是布置作业。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语
(、呈现)练习)言操练基本上以P即p和pPP模式为主,esentation(acticeorrr-p
(。尽管教师也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就几个语言结构进行操输出)duction
练,但由于学生数量多,操练时间少等原因,教师基本无法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这样的学生小组活动徒有其表,缺乏有效性。这可能是由于很多出版社在提供教材时,同时也提供了电子教案,教师们为了省事,往往照搬现成的教案;另一·448·
方面,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尤其是教学目标基本上还是应试的情况下,教师往往缺乏创新的动力。
教师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亟待提高6.
课堂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重要场所,教师的语言是其模仿和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外语使用多限于课堂组织,教师与学生之间
,而且语言表达不丰富,语法和用词错误多。这样的语言缺乏真正的“人际交流”
很难成为学生的有效输入,有时还可能强化学生的错误。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
。由于综合素质还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掌控、知识拓展和自由发挥(束定芳2013)
无法用外语自由表达,教师常常会采取“回避”或“缩略”策略,呈现给学生的是不地道、不准确的外语。同时,由于缺乏自信,有些需要教师主导或指导的活动或交流也无从展开或拓展。
生搬硬套教学理论7.
、一些教师在介绍其课堂方法的时候,用到了如tbaskasedinstructionau--
、但实际上在随后设计和开tcommunicativeteachinonomouslearnin g等术语,g
展的课堂活动中却丝毫没有真实和生活化的任务,也没有提供给学生基于真实交际场景进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毫无疑问,教师课堂的行为取决于他们对外语教学的信念,即对教育、语言本质、语言教学本质和特点的理解,还包括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些教师可能在阅读或培训中看到或听说过某些教学理念或方法,为了给听课者一个好的印象,往往会声称其采用的是某一教学方法。而实际上,他(她)并没有真正理解那种方法,骨子里还是他(她)最熟悉的路子和方法;即使采用,也往往限于形式,过分机械,未必用得恰到好处:任何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变通。
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未形成有效的统一8.
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学习脱节。许多教师都表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课堂上我们看不到针对这些方面所展开的活动,尤其是将学生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联系或结合起来的努力。很多教师上课,为了突出本课的完整性,往往都以“导入”等形式开头,似乎每一次新课都是到上课时才直接导入,学生没有预先学习或自主学习的环节。现实中,很少有学生事先对要学的教材内容不做任何的预习。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缺乏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和监控。大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最后一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但往往语焉不详,显然只是泛泛的号召。如果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任务或评估方式中,学生就很可能不付诸行动,不去认真地自主学习。而且如果课堂教学上没有
·449·
本文关键词: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5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xrw/22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