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本科论文 >

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型教师人力资源特征及其管理对策研究——以上海D大学五年来理工类学术论文的计量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16 05:08

  本文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型教师人力资源特征及其管理对策研究——以上海D大学五年来理工类学术论文的计量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上海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D大学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该校五年来理工类学术论文的计量分析,探究新升本科院校的科研现状,分析科研型教师所具备的人力资源特征。研究发现,该类院校升本后科研实力有所加强,科研型教师的特征为:学历高,年轻化,性别结构均衡,职称以中级和副高级为主。研究认为,要进一步提升新升本科院校的科研水平,应建立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并就科研型教师的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宣传部;浙江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 科研型教师 人力资源特征 管理
【基金】: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egd10023)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0引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由于各高校所属类型不同,在进行功能定位与职责担当时必然也有所侧重。对于新升本的应用型高校而言,注重教学质量,抓好教学工作,无疑是该类院校工作的重心。然而,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科研是促进学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惠雄;胡孝德;;基于职称-职能配置定位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07年05期

2 朱中华;论新建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3 吴跃章;论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质量[J];江苏高教;2004年06期

4 李晓飞;席与亨;马长伟;;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5 冯承强;吴伟;赵书峰;;高校科研型核心人力资源结构特征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12期

6 王雷;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型教师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飞;;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误区及矫正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马媛;;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J];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3 柳友荣;;国内外“新大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盛正发;;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困境的破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5 陈建平;;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郭海红;;“剪刀差”在高校教师评价中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4期

7 朱中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思考[J];高教探索;2005年06期

8 王丹;李正华;黄兴国;杜晓艳;黄瑞;沈涛;徐艳;王嘉楠;崔马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职国土类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Z1期

9 郭颖梅;;基于“金字塔”形状的高校教师多通道职业生涯管理[J];经济师;2011年02期

10 王鲜萍;;高校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基本方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蕤;西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翁朝葵;高校教师岗位管理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飞全;内蒙古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慧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梅;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6 李中军;新升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校内自我评估机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龚剑;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治军;求之于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之道[D];中南大学;2007年

9 陈杰斌;新建本科院校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10 万一春;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华;美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新变化及原因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胡国强;马英华;;高校教学科研型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年18期

3 郝敬习;;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织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章新胜;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对策[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陈万明;冯承强;;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理性评析与展望[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4期

6 刘德富,张朔;论合并组建的地方综合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兼论三峡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陈惠雄,吴丽民;浙江高校教师苦乐源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8 吴水珍,李玲娣;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5期

9 赵勇戈,刘志云,张子岚,夏方智,潘高峰;湖北省高校体育院系师资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永;周增桓;;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带头人的需要分析与激励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论新升本科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张平;顾金兰;;论新升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J];商业经济;2008年12期

3 曾洁;;论新升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J];华章;2009年17期

4 来永宝;;著名革命老区新升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J];老区建设;2009年20期

5 李凌艳;;从教学理念转变谈提高新升本科院校教学质量[J];华章;2010年22期

6 宋艳;胡永政;;新升本科院校教学活动中的知识共享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7 陈超;;浅谈新时期新升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8 殷冬玲;朱永君;杨磊;;新升本科院校后发优势之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张旷怡;卢青;;新升本科院校人才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科技广场;2008年06期

10 罗英;;论新升本科院校领导班子的观念更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林达良;作业不加量 社团活动多[N];苏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继军;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功能与发展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贞;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迅;新升本科院校知识管理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4 黄泽湘;新升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中军;新升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校内自我评估机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莹;有效的大学—中小学合作个案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黄珊珊;山东省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蒋超;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谭晓燕;高校科研合著网络及其演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明;山西高校对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型教师人力资源特征及其管理对策研究——以上海D大学五年来理工类学术论文的计量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xrw/369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