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青少年亚文化视阈下的中国网络同人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3 05:28

  本文选题:同人艺术 + 青少年亚文化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我国正当兴盛的一些网络同人动画现为研究例子引出本文的核心研究对象同人艺术,通过线上参与的形式了解同人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结合网络文化研究的理论分析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同人艺术,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的作用下,青少年作为一种思维活跃的群体快速的吸收和消费着来自各种不同文化形式的符号,在消费的过程中,青少年本身的欲望催使青少年去对这些符号进行占有,同时,对于自己不满的内容进行剔除和改造。当代的青少年已经不再只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信息,对于生产信息也抱有热情,现代教育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有足够的文化水平能够独立学习更多更新的创作技能,这为同人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更为创作技能。这样由热爱同人的青少年,和同人作品逐渐增多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同人艺术文化圈。中国的同人艺术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在中国大陆发展起来的,笔者认为,这样的同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网络文化,今时今日,网络文化也深具后现代主义的特色,当代的同人艺术作为网络文化中的一种也深刻呈现出后现代主义中解构、去中心、去权威、非同一性、多元共生、折中主义、否定权威、蔑视限制等特征。一方面同人艺术的参与者——青少年以边缘者的姿态站在了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对于主流文化的抗拒让同人爱好者对于众多来自主流文化中的符号有着破坏的欲望,在这种破坏的意识形态的促使之下,青少年对于主流文化作品中的符号进行解构,同时青少年并不只满足于破坏,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表现欲望,将破坏的结果表现出并且加入自己的精神意识重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内容,这是青少年的一种心理特征。同人艺术在这种破坏和重塑的过程中,运用拼贴和戏仿制造出了一场文化的狂欢。在这种拼贴和戏仿的过程中,青少年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抵抗着主流文化态度。笔者认为在这种抵抗的过程中,通过这种瓶贴和戏仿的形式完成了自我的认同,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性别的确认,就像是同人艺术中的耽美同人对于女性的性别象征性的塑造。同时抵抗并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这是一种群体共同的意识形态,共同的意识形态让青少年们组建自己的群体,在群体中获得一种群体认同,同时群体认同的过程中积累起了大量的文化资本,更吸引了社会对于同人群体的关注。
[Abstract]:This article draws the cor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article, the art of the same person, through the form of online participation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same person art, which is the research example of some network animation that is just flourishing in our country. Combining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tudy of network culture, the author studies the art of the same person in the new media age. In the course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find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umption culture in today's society, Young people, as a group of active thinking, absorb and consume symbols from various cultural forms quickly. In the process of consumption, the desire of teenagers themselves urges them to occupy these symbols, and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eli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temporary teenagers are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receiving information passively, and are enthusiastic about producing information.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young people have sufficient cultural level to learn more and more creative skills independently. This provides more creative skills for the generation of fellow works. Thus, the youth who love the same people and their works gradually increase and finally form the circle of art and culture that we see no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the art of homophobia in China is developing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is art is itself a kind of network culture, and nowadays, the network culture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ism. Contemporary art of congener, as a kind of network culture, also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onstruction, decentralization, authority, non-identity, pluralistic symbiosis, eclecticism, denial of authority, contempt of restriction and so on. On the one hand,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art of the same person-teenagers stan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with the posture of the marginal, and the resistance to the mainstream culture makes the enthusiasts have a desire to destroy many symbols from the mainstream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destructive ideology, teenagers deconstruct the symbols in mainstream cultural works. At the same time, teenagers are not only satisfied with destruction, they have a stronger desire to express themselves. It is a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teenagers to recreate the result of destruction by adding their own spiritual consciousness to create a new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de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collage and parody are used to create a cultural carnival. In the process of collage and parody, teenagers show a strong resistance to mainstream cultur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resistance, the self-identifica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is form of bottle sticker and parod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lf-gender is confirmed, which is just like the symbolic portrayal of the female sex by the female in the art of homonym. At the same time, resistance is not a personal act, it is a collective ideology that allows young people to form their own groups and gain a collective identity within th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amount of cultural capital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the process of group identification,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community.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明;胡希军;熊辉;;论我国农村文化景观及其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02期

2 王和平;赵玉秀;;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毛志成;;当前的“文化类别”及其他[J];文学自由谈;2009年06期

4 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J];东南文化;2010年02期

5 赵士林;;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景观[J];粤海风;2010年03期

6 刘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面观[J];中华建设;2010年06期

7 ;南京文化景观揽胜[J];民主;2011年11期

8 刘红纯;;文化景观基础性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J];风景园林;2012年01期

9 张莉;;浅谈文化景观的内涵和现实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方明;李晟;王宽;;谈衡阳市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湛;田建华;;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3 霍晓卫;孙yN曲;张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探索——以临海巾山、东湖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4 李晓黎;;景观与精神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整合的无形价值[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赵智聪;;“削足适履”,抑或“量体裁衣”?——中国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辨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智聪;;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文化景观清查项目评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王晓文;;试论福建的可持续发展文化[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殷国明;;欲望都市:女性诱惑与流行文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卢一华;;文化体验型绿道模式探索——以礼佛亲海绿道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固原市文体局总支书记、副局长 张志忠;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对策[N];固原日报;2008年

2 薛世君;“名人故里之争”争的是伪文化[N];广州日报;2010年

3 秦岩 王衍用;如何认识世界遗产中的文化景观[N];中国旅游报;2012年

4 张文燕;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有临终关怀[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 褚清源;学校文化现象观[N];中国教师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陶世安;文化遗存保护亟待加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曹学文 韩燕平;旅游文化景观的构成及特点[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曹学文;文化景观分类及其内涵浅析[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李四平;大学文化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赵振杰邋张海涛 芦瑞;让历史告诉我们文化的价值[N];河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杰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学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D];武汉大学;2010年

4 赵智聪;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认知与保护[D];清华大学;2012年

5 吴卫;游客视角的文化景观与地方性认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9 胡晓岚;文化史视野中的美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10 于茜虹;商业街的传统文化属性与魅力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炎;东西方游客对中国文化景观的符号认知差异[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刘燕菁;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晓娜;洛阳文化在语文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武肖敏;明清时期重庆地区山岳文化景观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樊欣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勇;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孙盟盟;回族文化变迁、整合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陈慧萍;常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5年

9 宋博;文化软实力视角下大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10 张娟娟;回族文化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92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092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