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31 14:11
【摘要】:通常传统的纪录片,会出现缺乏历史影像资料的困境。一些失去影像记录的历史事件,编导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利用口述去讲述历史,并且辅以图片、声音资料,最后依靠解说词来完成叙事,20世纪80年代,单调、刻板的纪录片形式已经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通病。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推出了第一个真实再现的样片《忘不了》,这是真实再现手法首次在国内电视节目中出现。随后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节目,如《故宫》等,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同,它丰富了电视画面,弥补了创作过程中一些历史影像资料不足的遗憾,并且提高了观赏性。然而,许多争论和强烈的批判随之而来。但是,不论学术界为此争论多么激烈,真实再现的使用呈逐渐上升的态势,,并且在纪录片中得以广泛应用,这种手法的燎原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本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全文主体,深入研究了真实再现在具体应用中的技术层面的相关问题。结合国内外大量优秀真实再现作品,从纪录片作为一种叙事手段的表述方式着手,从镜头语言机器及音效处理、纪录片叙事手段、后期处理技巧等方面深入剖析与研究这一手法,通过实例分析来全面展示真实再现这一表现手法。从电视节目制作的创作技巧这方面来分析,这一表现手法是对其的延伸与突破。强调其作品的叙事性和叙事结构特征是真实再现最突出的特点,因此,考虑纪录片中真实再现时结合技术应用层面研究和叙事性与叙事结构是很重要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冶夫;纪录片是什么????[J];中国电视;2003年04期

2 倪祥保;论纪录片真实及其象限阈[J];中国电视;2003年04期

3 郭艺芳;纪录片的多种“解说”形式[J];中国电视;2003年05期

4 肖平;纪录片知觉形式及类型研究论纲[J];中国电视;2003年06期

5 曹迟;纪录片的故事性浅谈[J];当代电视;2003年08期

6 冷冶夫;纪录片商业化的理性思考[J];当代电视;2003年12期

7 高建国;纪录片形态选择的制约因素[J];声屏世界;2003年11期

8 欧阳宏生,赖黎捷;走出电视纪录片创作低谷[J];新闻界;2003年06期

9 禹成明;调转枪口的施润玖——看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J];现代传播;2003年06期

10 贾爱民;纪录片创作中的主体意识[J];青年记者;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小玉;;纪录片“真实”性的再解读[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赵剑;;试论纪录片的关系真实[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谭俐莎;;底层纪录与时代见证(摘要)——中国独立纪录片掠影[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邢虹文;;纪录片编导人才素质与培养方式的创新(摘要)——以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为视角[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孙红云;;中国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发展及其特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石屹;;白玉兰国际纪录片评奖活动的发展格局与趋势[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郭讲用;;从《体育人间》看中国电视体育纪录片[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吴国庆;;借鉴国际纪录片风尚 打造传播精品[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何苏六;;加快纪录片改革发展,凝练和提升文化气质[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何白;;基于“钻石体系”的我国纪录片产业竞争力研究[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海贝;纪录片:如何完成“纪录”的使命[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黄海贝;纪录片:如何完成纪录使命[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舫;人文纪录片:寻找失落的文化精神[N];人民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臻青;纪录片为啥没有院线观众?[N];辽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英子;青海是纪录片创作的高地[N];青海日报;2010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刘瑜;纪录片,赔本赚吆喝?[N];深圳商报;2010年

7 喻德术;国产纪录片现状艰难出路何方?[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实习生 毛君 本报记者 张树伟;推动纪录片人才自觉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于帆;纪录片制作:从记录到表达[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淼;纪录片钟情新媒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曦;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2 余权;宣传性纪录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瑛;“狂喜的真实”:沃纳·赫尔佐格的纪录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罗锋;“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灵革;纪录片下的中国[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丽平;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王增伟;新纪实主义纪录片[D];重庆大学;2009年

3 周菲菲;新虚构纪录片的美学特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王润田;论大型历史考古纪录片《巴人之谜》与《远祖之谜》对“渝派纪录片”的建构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5 唐莉;作为“民间记忆”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6 王静波;纪录片创作的艺术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国春;论技术支撑下的纪录片[D];河北大学;2008年

8 陈勇志;纪录片形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苏淑洁;类型学视角下数字纪录片的选题与叙事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楠;纪录片声音要素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89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489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