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空间建构美学
[Abstract]:From the objective form of film space aesthetics,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context of "space turn", the Noumenon of film media language, "space", is no longer a wonder container for viewing and imagining only "the other", but no longer just a screen, a scene frame, the place of events, the shell of the story, and no longer in a state of deep sleep in narrative, ideographic and symbolic aspects. However, more functions of space are awakened, from subordinate to temporal narration to rising to narrative center, becoming narrative elements, occupying a considerable narrative position. Based on the minority films since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film media language expression strategy and na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through spatial constru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spatial expansion, freehand brushwork and symbolism, and how to realize the grasp of "nationality" through space aesthetics and establish the audio-visual language style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民族电影对西部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意识的强化和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12YJC760111)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文化内涵的可视性呈现——民族原生态电影人类学价值研究”(2014SZYQN13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9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谛;胡志刚;;走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写给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诞生六十周年[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2 邹华芬;刘波;;以原生态的名义——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呈现(2000—2008)[J];电影文学;2010年07期
3 赵岚;;性别与文化自觉——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11期
4 王娇;;浅析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2年27期
5 谭志湘;;谈少数民族题材戏曲创作[J];民族艺术;1988年04期
6 陆耀儒;;谈近几年少数民族题材的历史剧创作[J];民族艺术;1989年04期
7 田子馥;;时代与种族心理的阐发——略谈少数民族题材戏剧[J];戏剧文学;1993年09期
8 秦忠;试论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有关民俗的开掘[J];电视研究;1999年02期
9 马曼书;毛成利;;论文化局限性改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J];神州;2013年28期
10 袁江名;;“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探析[J];大众文艺;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谛;胡志刚;;走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写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诞生60周年[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长爱;黄迎新;;浅析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参与少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形式和影响[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4 王华;;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类型与发展思考——从《鄂伦春族》谈起[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若语 杨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关注现实 突破创新[N];中国电影报;2006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王若懿;谁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市场化带路?[N];中国电影报;2006年
3 饶曙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成就与困惑[N];人民日报;2006年
4 记者 晋美南杰;我省藏语电视剧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优秀作品三等奖[N];青海日报;2009年
5 胡谱忠;强劲复苏中的新契机[N];文艺报;2010年
6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马戎;警惕艺术制作中的民族区隔[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赵晏彪;民族视觉:少数民族电影的魅力所在[N];文艺报;2013年
8 记者 杨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大放异彩[N];中国电影报;2006年
9 郭学勤;《内蒙人民的胜利》,开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之先河[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国家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赵实;加大对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支持力度[N];中国电影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尹爱华;意识形态·民族·民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华;民族影像与现代化加冕礼[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05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0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