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海洋》的生态美学之维
发布时间:2019-08-01 16:41
【摘要】:摘要:纪录电影《海洋》是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代表作之一。该片于2010年“世界地球日”上映后,即在业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被称为“自始至终闪耀着康德式的非功利和真诚”。本论文试对纪录电影《海洋》的生态美学之维进行探讨,主张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启迪人们走向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介绍生态纪录电影产生的背景,纪录电影《海洋》及其研究现状。第二章紧扣影片,从“和谐之美、生命之美”两个层面阐述电影《海洋》的审美构成。第三章分析《海洋》的审美特质,包括“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结合,“纪实性”与“故事性”的并重,“生活化”与“艺术化”的共存。第四章以比较的视野探讨《海洋》对中国生态纪录电影的美学启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纪录电影与生态美学文化融合的切入点,两者的融合不仅使电影在哲学和美学层面上的内在蕴含得到提升,还对传播生态美学,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自由境界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海洋》不止赋予我们一场关于自我现状反思的声光饕餮盛宴,更可贵的是建立了一种纪录电影的范本,提供了生态美学的艺术范例,展现了纪录电影如何做到思想性、艺术性与传播性的多赢,这也是当前中国纪录电影需要探索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52
本文编号:2521872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王天;;大型自然类纪录片《海洋》评析[J];今传媒;2011年12期
3 赵善青;李明贤;;从“祛魅”到“复魅”——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现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4 王俊;余虹;;论生态美学思想及当代诠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韩玉春;;纪录片的情感营造[J];当代电视;2006年11期
6 李啸闻;;生态危机下的中西方生态电影思考[J];当代电影;2011年02期
7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8 杨春时;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9 陈家平;;编导意识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纪录片《草台帮的头家》创作谈[J];东南传播;2005年08期
10 聂振斌;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2521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21872.html